主頁 標籤︰諺語

標籤︰諺語

屋漏偏逢連夜雨

  形容不幸事接連發生,廣東俗語有:「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個形容詞原來有一個典故的。

  這句話見於馮夢龍《醒世恆言》:「這等苦楚,分明是: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意思是屋頂已經破掉,偏偏遇上連日下雨,夜晚還下個不停;此外,船隻已經較預定的航行時間晚了,偏偏又遇上逆風,令航行變得更慢。真是禍不單行。  

  

「三月天孩子臉」下一句是甚麼?

  有沒有聽過中國一句有趣的歇後語「三月天孩子臉」?下一句是甚麼呢?

  這句話是一句民間諺語,在農村地方經常聽到,不過不是陽曆的3月,而是農曆3月份,大約就是陽曆的4月。

  意思是:到了農曆3月之後,可能會遇到頻繁的陰雨天氣,原本上午是晴空萬里,結果下午就開始暴雨連綿。而農曆3月正是播種的時候,雨水較多的話,農作物就會受到影響,所以農民最害怕農曆3月的天氣。

  農曆...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可能你也曾經望出窗外,看見左邊的天空陽光普照,右邊的天空卻下起雨來,跟「東邊日出西邊雨」一樣,這現象好像不是晴天,但其實晴天仍在,而這個「晴」也跟「情」相關聯。

  這是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全文: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是一篇描寫少女情懷的詩歌。在青青楊柳的江邊,少女聽到心上人的歌聲。他一邊朝着江邊走來,一邊唱着歌,他是不是對自己也有意思呢? 看到天上驟晴驟雨的天氣,東邊出着太陽、西邊下着雨,...

一生之計在於勤 一年之計在於春 一日之計在於寅

  要計劃一年大計,在春天進行是最理想的,要計劃好一天的事情,則清晨時分進行也是最佳的。

  我們常聽到這句話「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自南朝.梁蕭繹《纂要》。

  而有另一句意思十分相近的,出自《增廣賢文》:「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一日之計在於寅。」

  中國以農立國,對農耕十分重視,農耕亦跟天氣季節息息相關。在二十四氣節之中,以立春最為重要,立春為二十四氣節之首。立春...

「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下兩句是甚麼?

  踏入春天,想起一首好玩的打油詩《四時不讀書樂》,雖然出處不詳,但絕對是經得起時代考驗。

  上世紀30年代,林語堂先生在一次題為《論讀書》的演講中已引用過,到今時今日這首打油詩依然瑯瑯上口,可見它確實道出莘莘學子的心聲。

  《四時不讀書樂》首兩句「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大家都耳熟能詳,但下兩句是什麼呢?原來流傳着很多版本,包括「秋高氣爽正好耍,嚴冬難耐望來年」,以及「秋有蚊...

春雨貴如油

  踏進春天,大家可能對濕悶的天氣感到煩悶,不過對農夫來說,春雨是非常可貴的,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

  這種說法在宋朝已出現。宋《景德傳燈錄》卷一道:「春雨一滴滑如油。」油能夠點燈、煮菜、生火、取暖,是賴以生存的用品,在古時頗為昂貴。

  春天下一場雨,是喜雨,能潤澤大地萬物,像油一樣重要。

  明代《春雨》也有說:「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滑倒解學士,笑壞一群牛。」可以看到古人對春雨的重視。

  延伸...

情人眼裏出西施

  今天是情人節,中國有一句「情人眼裏出西施」,是甚麼意思呢?

  自宋代詩話《苕溪漁隱叢話後集》中就有「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裏有西施」。就是說無論長相如何,在情人眼中都如西施一樣美麗。

  不過,相傳這句話最初出自一個與愛情完全無關的故事。

  相傳在春秋時期,當時一名居住在越國都城外的樵夫秦仁,機緣巧合地在路上遇到三名正在逃亡的女子。

  三人當中有一人是四大美...

正月十五鬧元宵 一鬧吃 二鬧燈 三鬧謎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就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晚上便為元宵節。在這節日,人們一般會吃湯圓、賞花燈及猜燈謎,有「一鬧吃、二鬧燈、三鬧謎」之說。

  元宵節相信是起源於漢朝。相傳在東漢初年,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把持朝政。周勃等大臣在呂后死後,剷除呂氏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據說,平息諸呂的日子適逢是正月十五日,因此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年初五 趕五窮 迎財神  

   農曆年初五有甚麼習俗?就有「趕五窮」的習俗。

  「五窮」,又稱為「五鬼」,是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種窮鬼。單從字面便知「五窮」是負面東西,在唐代大文豪韓愈的《送窮文》中便提及「凡此五鬼,為吾五患」,所以必須要送走。

  那麼,在年初五要做甚麼來「破五」呢?通常人們會早起床放鞭炮、打掃衛生。打掃衛生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臘月三十到...

天雨粟 鬼夜哭

  「天雨粟 鬼夜哭」這句話與倉頡有甚麼關係?

  語出西漢淮南王劉安主持編寫的《淮南子》卷八《本經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傳說,黃帝的史官倉頡創造文字,如根據雀鳥的形態造「鳥」字,山峰形象造「山」字等。當文字完成之日,天上掉下如雨點般的金色稻穀,代表大豐收,同時嚇得天魔外道鬼哭神嚎,不能為害人間。這反映了倉頡造字此事大...

初一早 初二早 初三睡到飽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非常重視農曆新年,更有「開個好頭」的觀念,反之也十分避忌做錯事導致流年不利的行為。

  中國民間有「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的說法,意思就是年初一和年初二都要早起床,到了年初三就可以不用早起,能夠好好睡個夠了。

  年初一要早起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年初一是一年之始,若懶洋洋不起床的話,未來一年都會懶洋洋,因此一定要早起。此外,年初一當日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例如祭拜祖先與神明,到了初二...

初一不出門 初二拜家門  

   大年初二,有甚麼傳統呢?民間有一個說法是「初一不出門,初二拜家門」

  古代人們相信,初一是一年之始,人人都是有財氣、有福氣的,如果出門的話便會令財氣外泄,未來一年便會變得貧窮,「不出門」也有保守一家平安及留住福氣的意思。

  到了年初二,大家便開始出門拜年,便有「初二拜家門」的說法。在古代,每到初二,人們都會到指定的地方拜家門。

  拜家門即是拜家譜,通過供奉袓先祈求...

爆竹一聲除舊歲 桃符萬象迎新春

  「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象迎新春」,祝大家新年如桃花一樣絢爛,長年行好運。

  這句詩化用自北宋王安石的作品《元旦》,將春節的新景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在眼前。  

  原詩為「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陣陣轟隆的爆竹聲響起,代表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着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着千家萬戶,他們都忙着取下...

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

  「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這句中國人過年時的俗語很多人都知,是表達希望孩子在過年前戒除懶惰的陋習,新的一年努力學習。

  這個風俗流行於廣東地區。除夕夜,家家戶戶會上燈(點燈,在客家人的習俗中,燈和丁想通,因此添燈也有添丁的意義),然後給每個小孩一隻紅雞蛋,點着一炷香,讓他提着燈籠,到街頭巷尾去邊走邊唱道:賣懶,賣到年三十晚,人懶我不懶!

  過年前,大家都會進行家居大清洗,去舊迎新,添置新用品、新衣服、新鞋襪等,小...

年廿八 洗邋遢

  廣東傳統有「年廿八,洗邋遢」的習俗,也有「年廿八洗邋遢,若然不洗豈會發」的說法。每家每戶都會在這天把家裏徹底打掃一遍,甚至以碌柚葉洗澡,象徵洗去霉運,迎接富有和美好的新一年。

  為甚麼選擇年廿八這一天來洗邋遢呢?廣東話廿八與「易發」音近,所以取其「好意頭」;此外,「財不入污門」的觀念也深入民心,認爲財神不會走進不乾淨的家裏,所以趁着年廿八這一天把家裏打掃乾淨,迎接財神、迎接發財之運。

  「洗邋遢」除了潔淨房子之外,亦有除惰性、去惡習的意思。

  至於北方,則有民謠說「臘月...

盆菜,還是盤菜?

  農曆新年將至,又是吃傳統盆菜的時候了!盆菜的特色就是用一個大盆子,將不同的餸菜一層一層鋪在盆子裏,愈名貴菜式愈放在最上層,看起來就有盆滿砵滿的好意頭。不過,有人會把「盆菜」說成是「盤菜」,究竟那個才是對的呢?

  盆菜是廣東人的菜式,將不同的菜式一層一層的鋪在盤子裏,盆子就像洗臉盆的盆子那般大,足夠一家人食用。

  至於盤子呢?就是淺底的器皿,比碟子大一些。北方人常常把碟子說成盤子,一盤菜也就是一碟菜。因此將「盆菜」改成「盤菜」,就一定不足夠一家人食用了。 

  「盆」與「盤」廣州話同音,普通話卻不同音,普通...

亦余心之所善兮 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很多詩篇都反映其愛國情操,「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就是其中名句。這句話出自戰國時期屈原的長篇抒情詩《離騷》,意思是這些都是我內心之所珍愛,就是讓我九死(即死很多次)依然不會後悔的。

  「九死不悔」是屈原面對理想矢志不渝的誓言,同時也表達他勇於拼搏、敢於犧牲的精神。

  他的理想是抗擊強秦,維護楚國的獨立,實行清明的政治,可惜壯志未酬,最終投江自盡,後人就以端午節紀念他。

  2018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也引用此名句,...

千金難買子孫賢

  你有沒有「千金難買心頭好」的經驗?

  「心頭好」就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很喜歡的東西,有時就算有千金也未必買到。

   語出明·馮惟敏《商調·集賢賓·題長春園》:「好弟兄宦業成,老夫妻福壽全,喜的是千金難買子孫賢。」此處說的,是子子孫孫的賢孝,當然是「千金」也難以買到的。

   後來也有人把「子孫賢」換成「心頭好」,形容購物時的樂趣。

五味雜陳

  形容人生,我們會寫「百味人生」,不過,「百味」可以說是由「五味」混合出來的,所以亦有人會說「五味雜陳」。

  五味,即酸甜苦辣鹹,是舌尖上最直接的體驗。

  「酸」代表人生中的辛酸與努力,如參加運動比賽前付出的準備和汗水;「甜」代表人生中的幸福感覺,如跟相愛的人組織家庭、新生命的來臨等;「苦」代表遇到的痛苦與磨難,面對失敗、困難、病痛、死別等;「辣」代表遇到的意外和令人激動的事情,有刺激的,也有興奮莫明的...

「快刀斬亂麻」的下一句是甚麼?

  「快刀斬亂麻」出自《北齊書.文宣帝紀》:高祖嘗觀諸子意識,各使治亂絲,帝獨抽刀斬之,曰:「亂者須斬」。

  故事說:一天,東魏丞相高歡為了測試兒子們的才智,每人各發一把亂麻,鬥快整理。 當其他兒子都全神貫注地抽出亂麻,高洋不慌不忙找來一把刀,三兩下便把亂麻斬斷了,並對高歡解釋:「亂者須斬!」高洋後來成為了北齊文宣帝。

  後人把這故事概括至一個成語:「快刀斬亂麻」,形容以果斷快捷的手段,解決錯綜複雜的問...

「女人心海底針」下一句是甚麼?

  「女人心、海底針」這句俗語,從字面看,一根針掉進大海,當然很難找到,比喻女性心思難以捉摸。

   女性的心思細密、感情細膩,喜好和情緒,有時候就像3、4月的天氣,驟晴驟雨,難以捉摸。雖然這句話出處已難以考究,但相信很大機會來自男性。

   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如今已很少人知道,下半句是:「就算撈到還扎人」,意思是即使能在海底撈到針,但這針仍是會扎人的。

   兩句話連在一起,是形容女性根本不講道...

編輯推薦
香港賽馬會、香港體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

一文看清香港賽馬會行善百年 「體院」演藝學院是誰出資興建?|馬會故事

1:35
花朝節漢服潮

漢服潮|穿漢服祭花神 農曆二月花朝節是甚麽?

2:30

御花園有幾種花?一文看清故宮賞花地圖

深圳春季賞花全攻略 15大花海公園2大花展 地鐵通達|建議收藏

深圳賞花2024

踏春正當時 4個深圳賞花勝地 打卡必去!

1:43
雲南羅平油菜花田

春暖花海|雲南最美油菜花田 盤點羅平旅遊必去打卡位

1:36

春暖花海|世界僅存!嘉陽蒸汽小火車 從虧損古董變旅遊熱點

1:15

春暖花海|西藏旅遊必到林芝花海 600年古樹背後的中國文化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1:49
佛山揮春街

春節|佛山最「紅」一條街 手寫揮春滿載廣東年味

台灣問題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台灣問題是一根高壓電線 歐洲勿輕視

中國科技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國已成西方眼中科學超級大國

沉默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預測中國經濟增長 不能忽視這種詭異的「沉默」

1978年3月18日
全國科學大會

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

搞掂與搞定

  廣東話「搞掂」是十分傳神的方言,把一個原本不妥當或麻煩的事情理順。這個詞彙進了內地,變成普通話「搞定」一詞。

  「搞掂」中的「掂」原意是直。「橫掂都係」中的「掂」字,就明顯是直的意思,相對於橫。

  「搞掂」後引伸為順暢、妥當。如在辦公室文化中,完成了一個大項目,同事們會大喊「搞掂!」

  又例如在農曆新年期間,年輕人會以「掂過碌蔗」來互相祝賀,寓意萬事勝意,事事順景。「掂過碌蔗」其實是來源於嶺南文化的一些習...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