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4/04/2022
去年東京奧運,24的張家朗贏得男子花劍金牌,為香港繼1996年李麗珊奧運第1金後,相隔25年迎來第2金。張家朗的成功絕非僥倖,早在2016年4月,他已是亞洲賽王者,一直將目標瞄準奧運。
張家朗小四愛上劍擊 父母支持當上全職運動員

身高193cm的張家朗,父母都是1980年代的籃球運動員,因此從小就接觸籃球,直至小四暑假,他學習劍擊後就愛上,覺得「篤吓篤吓」很有趣,也喜歡臨場戰術運用、體能和速度的挑戰性。
張家朗得到父母的同意下,便專心一致打劍擊。短短數年間,進步神速,中四那年更決定輟學成為全職運動員。2014年,張家朗在亞洲青少年劍擊錦標賽橫掃4金後躋身大港隊,同年9月在韓國亞運會中,贏得男子男子花劍團體賽銅牌。2015年,再次出戰亞洲賽奪得個人賽季軍,成績相當不俗。

2016年奪亞洲錦標賽金牌 成為香港首個亞洲賽王者

2016年,張家朗更在亞洲劍擊錦標賽中,展現王者風範。當時年僅19歲的他,先後打敗韓國亞洲賽冠軍許俊、日本世界冠軍太田雄貴、中國奧運金牌得主雷聲,以及日本世青冠軍敷根崇裕,勇奪個人賽金牌,成為亞洲冠軍,也是香港歷來的亞洲賽王者。
那次比賽,讓張家朗感受最深是決賽時一度大比數落後,只差一分便要落敗,但頂住了壓力,冷靜地一劍劍打,追至平手時,敢於出手,放開去打,結果成功反敗為勝。當時張家朗被媒體稱為「少年劍神」,但他未有自滿,反而定下更高的理想,指向奧運冠軍這個永恆目標。
東奧前陷迷失期 張家朗積極解難勇奪金牌

2016年,張家朗首次取得奧運參賽資格,惜在16強出局。這次經驗令他激發更大意志,不斷改善自己的力量、速度、技巧、步法和臨場策略等,希望為香港爭取劍擊奧運獎牌。2017年,分別奪得世青賽青年組冠軍、亞洲錦標賽亞軍和世界盃季軍等,不論意志和技術等也持續進步。
看似一帆風順,但也曾有過暗湧。張家朗在2021年東京奧運前,曾經歷一段狀態飄忽的日子,令他對自己產生懷疑。「曾經排名跌出前16名,問自己是否不值得在前16呢?曾經猶豫過一排,尋找不同方法,又和教練傾,應該用什麼心態去打。」

延伸閱讀:香港奧運獎牌得主逐個數
努力總會得到回報。當張家朗在東京奧運花劍決賽中,擊敗上屆金牌得主奪得夢想的奧運金牌,揭去面罩的一刻,他一臉的難以置信。
由最初懷疑自己可否踏上頒獎台,到一步步打敗對手,達成冠軍的夢想,張家朗形容整個過程非常夢幻。賽後他更鼓勵大家,「要堅持,不要太容易放棄。」不論是運動員或平凡人如你我,也是至理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