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1/08/2023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浙江錢塘江潮,自古以來就被譽為「天下奇觀」,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8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錢塘江觀潮日 一年有120天
錢塘江出海口的地勢,是外寬內窄的「喇叭狀」,江潮行至此處,「道路」急劇收窄,水流受阻,後浪推前浪,因此形成沖天而起、磅礴壯觀的潮汐奇觀。

延伸閱讀:杭州、西湖與錢塘江有甚麼關係?
錢塘觀潮的習俗興盛於唐、宋時期,一年中約有120天可以觀潮,民間傳統以農曆八月十八日為最佳觀潮日。每年農曆七月的錢塘江潮,被稱為「鬼王潮」,有時規模會勝過八月大潮。

錢塘江兩岸的地形,以及堤壩等工程,令潮水具有了多變的形態。在浙江地方志《浙江通志·錢塘江專志》中,記錄了6種「潮景」:一線潮、交叉潮、回頭潮、二度潮、兜潮和對撞潮。

其中,交叉潮、二度潮、對撞潮,是兩股、或多股潮水交叉、疊加、碰撞所產生的景觀。
回頭潮、兜潮則是江潮遇到山體、堤壩或江道大轉彎時出現的景觀。二者區別是,回頭潮的潮水大致與障礙物平行,是從正面碰撞。如果潮頭線與障礙物形成一個較大角度,還會在轉角處產生兜潮:急速前進的潮水如同被網兜罩住,形成沖天水柱,最高可高達10多米,因此也被稱為「沖天潮」。

最新錢塘江潮景 2021年才發現
2021年,在對於錢塘江湧潮的科考活動中,考察隊員又發現了2種的新的潮景:波紋潮和魚鱗潮。

波紋潮是湧潮動力較弱,潮頭呈現波紋狀,故名。
魚鱗潮非常罕見,需要先形成一線潮和波紋潮,波紋潮所在的江水要有一定深度,兩股潮水交叉,產生類似水波干涉的現象,才可能令潮水出現魚鱗狀波紋。並且魚鱗潮出現時間較短,通常只有幾分鐘,最長也不過20分鐘。

錢塘江潮存在幾千年,為甚麼近年會出現新的潮景呢?浙江錢塘江湧潮研究會名譽會長徐有成解釋,魚鱗潮的形成原因,或與近年水下地形變化有關,如果今後有其他的複雜地形情況,還可能繼續出現新的潮景。

延伸閱讀:浙江地理冷知識 海島數量全國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