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水」懶人料理 自熱火鍋憑甚麼火爆?

編輯︰莫利
撰文︰禾末

  一杯涼水,加上10分鐘的等待,一碗熱氣騰騰的食物就準備好,如此簡單快捷的操作已不再是即食麵的「專利」,近年來在內地迅速崛起的「網紅選手」——自熱食品,已經成為了它的升級版,不僅同樣操作方便,而且食材更豐富、味道更多元,深得年輕人青睞。自熱食品的市場規模逐年增長,而且品類眾多,由自熱小火鍋、自熱米飯到自熱酸菜魚,選擇相當豐富。自熱食品到底為何如此受歡迎?一起來了解背後的故事吧!

自熱火鍋「火」遍網絡 疫情期間形成百億市場

  顧名思義,「自熱食品」即是不需要電和火等方式,只用自帶發熱包就能加熱的預包裝方便食品。發熱包內含有生石灰、活性炭等成分,只要與冷水接觸,就會發生反應並迅速釋放熱量,使鍋內快速升溫,從而將食材煮熟。

  自熱食品最初其實是軍用食品,自1990年代開始逐漸流入市場,出現了諸如自熱米飯這樣的產品。不過,以往的自熱食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滿足熱食需求,在口味選擇、食材豐富度等方面都欠佳。就算研發廠商在市面上大力推銷,成效都非常低,還獲得「又貴又難食」的評價。

北京超市莫小仙自熱火鍋銷售區
現時的自熱火鍋口味豐富,初期大多都是偏麻和偏辣的傳統四川重慶口味,其後亦有不少創新口味問世,例如番茄湯底、清湯底等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直至2015年,重口味的自熱火鍋研發成功,並開始量產,其後線上加線下大力推廣,終於令自熱食品走上爆紅之路。火鍋向來都是中餐裏比較受歡迎的品類,可是它仍然受人數及地點所限。

  而售價便宜、方便快捷的一人份自熱火鍋,就解決了人數少、空間有限未能吃火鍋的難題,可完美實現「一人食」。

  此外,自熱火鍋配料豐富,通常包括5款以上食材,還可用來當作配菜、宵夜、旅行快餐等,因此受到市場青睞。

自熱火鍋內配料豐富,一般會加入粉條作為主食,配菜就有各種肉類、豆製品和蔬菜。(網絡圖片)

  自2015年自熱火鍋問世至2018年,內地的自熱火鍋市場規模由2.3億元(約等於2.7億港元)增至44.9億元人民幣(約等於52.6億港元)。而在疫情反覆的最近兩年間,傳統餐飲業備受打擊,卻也令自熱食品行業迎來爆發。2021年,自熱火鍋市場規模擴大至103.7億元人民幣(約等於122億港元)。淘寶和蘇寧等電商平台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20日至2月2日期間,自熱食品均位於熱銷產品前列,在不少電商平台上的銷量同比漲幅超過200%。

  現時的自熱食品已有眾多品牌,例如有專注自熱食品的莫小仙、自嗨鍋等新興品牌,亦有不少傳統火鍋餐飲公司,例如海底撈、小龍坎、大龍燚、德莊等。除此以外,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休閒食品也加入「戰局」。

現時市面上的自熱火鍋品牌已過百個,熱門的品牌平均單價為30至40元人民幣。(網絡圖片)

萬物皆可自熱?各類自熱食品層出不窮

  自熱火鍋的成功,令各大商家積極研發不同種類的新產品,例如自熱米飯、自熱燒烤、自熱麻辣燙、自熱螺螄粉等。與此同時,亦帶旺不少其他非自熱型的方便食品,如紅油面皮、酸辣粉、鴨血粉絲等。

自熱米飯、自熱燒烤及自熱螺螄粉
現今的自熱食品雖然在口味和食材新鮮度上,未必比得上在餐廳堂食,但是勝在方便簡單又味道多元,可以滿足突如其來想吃某樣食品的心。(網絡圖片)

  在廣東省、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區域,自熱食品尤其受歡迎,這也和當地人工作繁忙、消費力相對較強勁有關。自熱食品甚受年輕一代歡迎,網上串流平台不時都有「網紅」上載食評影片,比較不同品牌的味道。自熱食品爆紅的背後,其實反映的是近年來人們生活節奏逐漸加快,宅經濟、懶人經濟的興起,以及「直播帶貨」等新零售形式帶來的商機。

2020年6月17日,在轉播英超足球賽事前,蘇寧旗下PP體育在北京的直播間變身「吃播」現場,多位體育解說和主播為等待觀看比賽的球迷直播帶貨,推介看球美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自熱食品雖然能夠發揮應急食品的作用,亦為宅家日常帶來一些慰藉,不過亦有營養師提示,自熱食品畢竟屬於速食食品,有一定的營養流失,不適合長期食用。而且如果發熱包使用不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隨着疫情稳定,內地大部分地區生活恢復如常,自熱食品市場也難免將迎來挑戰。

  延伸閱讀:四川推全國首架「火鍋巴士」 打住邊爐遊成都

  延伸閱讀:重慶必食洞子火鍋 防空洞內品嘗熱辣鮮香

夏季飲食|復古、新派「快樂水」 齊爭上「國民汽水榜...

衛龍赴港上市「辣條第一股」草根零食如何變出600億...

四川推全國首架「火鍋巴士」 打住邊爐遊成都

「53度」茅台雪糕開賣 一口就醉?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53度」茅台雪糕開賣 一口就醉?

「一杯水」懶人料理 自熱火鍋憑甚麼火爆?

百年同仁堂玩轉傳統 推「知嘛健康」Café歎中藥咖...

四川推全國首架「火鍋巴士」 打住邊爐遊成都

北京故宮冰窖變身網紅餐廳 帶你體驗御用涼爽

重慶必食洞子火鍋 防空洞內品嘗熱辣鮮香

景點雪條掀打卡熱 「品嘗」中國文物名勝

百味中國

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不是來自德州?原來竟是中國「火車美食」霸主

旅遊風物

汕頭南澳島

高鐵沿線遊|短線遊之選!汕頭南澳島 打卡天涯海角無...

影視時尚

愛情神話-上海方言-海派文化

滬語電影《愛情神話》:細味中年男女的愛情觀人生觀

編輯推薦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1260km²|中國最大濕地——額爾古納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300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一圖看清「十四五」規劃8大範疇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2015年3月28日
一帶一路白皮書

中國發布首份「一帶一路」 政府白皮書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