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飲食|禾稈冚珍珠 連古代王室都鍾愛的煲仔飯

編輯︰康文
撰文︰禾末

  每逢天氣轉涼,香港街頭巷尾都會有這樣的風景:地鋪食肆,尤其是港式餐廳,都會在店外路旁架起一排排煤氣爐頭,熊熊的爐火燒着十個八個瓦煲。負責顧爐的人,在炊煙四冒的環境下,似有三頭六臂般左轉右揭,單憑肉眼和嗅覺,烹調出一個個口味多變、焦香油潤的煲仔飯。很多人以為煲仔飯只是平民美食,殊不知在二千多年前的周朝,煲仔飯可是王室貴族尊享的美味。

肉醬油飯 誕生於貴族餐桌上的首個煲仔飯

  在以前,凡是用小砂鍋配上佐料烹煮的,都會被稱為煲仔飯。這個烹煮方式之所以會沿用千年,跟砂鍋的特質有關。砂鍋傳熱秏時,但保溫力強,能夠透過慢煮的方式,鎖住鍋中食物營養和風味,特別受歡迎。因此它成為周朝貴族八珍中首兩珍的烹調方式。

  據《禮記註疏》等書記載,周代八珍中,第一珍名為「淳熬」。做法是先煎香肉醬,然後放在用旱稻做成的飯面上,再澆上油脂即可。而第二珍「淳母」就是按一樣的做法,放在黃米上。這款煲仔飯看似簡單,但在當時實為很名貴的食品。

百味中國-煲仔飯1
「周八珍」是中國最早的宮廷宴席標準,這裏的八珍不是指八種美食,而是八種烹飪珍奇美食的方式。周八珍中的「淳熬」和「淳母」據考究就是煲仔飯的前身。(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上述的做法,往後一直流傳、稍作微調。直至唐朝,新一款煲仔飯終於面世,放在煲仔飯面上的配料改為肉絲和蛋,肉絲的油份跟濃稠的蛋漿滲進飯粒,口感豐富。這道菜取名為「御黃王母飯」。

  延伸閱讀:冬季飲食|暖身佳品 細數風味各異的羊肉料理

煲仔飯走入百姓家 美味關鍵在於火候

  煲仔飯在廣東地區,又名瓦煲飯。 皆因聰明懂吃的廣東人,得知煲仔飯這回事後,果斷地轉用薄身又高密度、傳熱極快而且平均的瓦煲,裝米注水,再放入豬肉、牛肉、滑雞、臘味等不同配料,慢火燒出帶有飯焦、香味濃郁的煲仔飯。

  但後來又因為瓦煲容易受熱過度而裂開,廚師們都紛紛改回用陶泥和砂漿混合製成的砂煲。剛買回來的砂煲,氣孔較多、較大也較疏,行內人稱之為「眼」,故在拿去煮煲仔飯之前,砂煲都要先用水浸兩天,或是先用來煲粥,令水和粥漿將「眼」填充,使它的傳熱效果更快、更保溫,有助鎖住食物原汁原味。

百味中國-煲仔飯2
製作煲仔飯的時間一般為20分鐘,師傅需要耐心地在不同時間點放入不同的材料、轉火、轉動砂煲方向,確保能煮出一煲帶有飯焦的煲仔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雖說煲仔飯很百搭,任誰做,流程都差不多,但是要煲出一鍋好飯,不在於時間控制,而是火候。顧爐的人,可說就是烹調煲仔飯的關鍵人物。他需要精準地按下鍋的配料和米的質量,判斷需要燒製的水量及火候。除了不同肉類受熱限度不一,一般製作用的絲苗米產地、新舊程度,又會影響其吸水量。這些都很視乎師傅對食材的熟悉程度和經驗。

  合格、味美的煲仔飯,鍋內米飯應是粒粒分明、晶瑩剔透的,而底部被油浸過的米飯,則會形成一片色澤金黃的鍋巴,自帶三分香脆,七分嚼勁。 煲好的飯,還未算完成,最後還需澆上豉油,隨着嗞嗞的響聲,讓鹹香味滲進米飯中。這個動作,彷彿就像禮成的儀式,做過了,才叫完滿。為了提升整個飯的味道,不少店家都是親自調配鼓油的味道,讓自家的煲仔飯成為獨一無二的招牌菜。

百味中國-煲仔飯3
在煲仔飯上澆上豉油,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昇華米飯味道,可說是煲仔飯精髓之一。(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秋天飄來臘味香 「送飯神器」臘腸的魅力何在?

香港茶餐廳|早期卡位是相睇勝地?水上人結婚在茶餐廳擺酒?

2025-04-20

香港茶餐廳|瑞士雞翼源於美麗誤會?咕嚕肉的「咕嚕」有何含意?

2025-04-13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冬季飲食|中國人自古愛羊肉 冬天溫補健脾暖身

2021-11-29

冬季飲食|不止麻辣 中國還有哪些特色火鍋?

2021-12-21

冬季飲食|暖身佳品 細數風味各異的羊肉料理

2021-12-06

冬季飲食|平平淡淡才是真 清湯火鍋原來這樣講究?

2021-12-27

冬季飲食|禾稈冚珍珠 連古代王室都鍾愛的煲仔飯

2021-12-13

冬季飲食|中國人自古愛羊肉 冬天溫補健脾暖身

2021-11-29

冬季飲食|不止麻辣 中國還有哪些特色火鍋?

2021-12-21

冬季飲食|暖身佳品 細數風味各異的羊肉料理

2021-12-06

冬季飲食|平平淡淡才是真 清湯火鍋原來這樣講究?

2021-12-27

冬季飲食|禾稈冚珍珠 連古代王室都鍾愛的煲仔飯

2021-12-13

冬季飲食|中國人自古愛羊肉 冬天溫補健脾暖身

2021-11-29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貴州花江峽谷大橋

世界第一高!解鎖貴州花江峽谷大橋4大玩法 附周邊景點推薦

17小時前

影視時尚

《長安十二時辰》《風起洛陽》《繁城之下》《定風波》

煲劇精選片單|4套內地古裝懸疑劇 燒腦劇劇迷必追

2025-09-30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貴州花江峽谷大橋

世界第一高!解鎖貴州花江峽谷大橋4大玩法 附周邊景點推薦

17小時前

影視時尚

《長安十二時辰》《風起洛陽》《繁城之下》《定風波》

煲劇精選片單|4套內地古裝懸疑劇 燒腦劇劇迷必追

2025-09-30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貴州花江峽谷大橋

世界第一高!解鎖貴州花江峽谷大橋4大玩法 附周邊景點推薦

17小時前

影視時尚

《長安十二時辰》《風起洛陽》《繁城之下》《定風波》

煲劇精選片單|4套內地古裝懸疑劇 燒腦劇劇迷必追

2025-09-30
編輯推薦
文化新三樣國產電子遊戲

文化新三樣|黑神話原神風靡海外 打造中國文化軟實力|國產電子遊戲

2025-09-27
十五運會場館

躍動灣區|全運會史上首次不新建大型場館 設施如何升級?|場館篇

2025-09-23
1:47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東莞 「世界工廠」的飛速崛起

2023-07-03
1:46
肇慶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肇慶 「中國硯都」為何最宜居?

2023-07-29

澳門英文名稱為何是Macao?這個說法令人會心一笑|神州冷知識

2023-06-19
2:09

灣區百科|5個數字認識廣州 曾不屬於廣東省?為何被稱為「花城」?

2023-06-18
2:25

深圳=大水溝? 「圳」是甚麼意思?|神州冷知識

2023-05-24
1:43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佛山 這座城市與「佛」有何淵源?

2023-06-29
1:42
灣區百科-惠州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惠州 嶺南名郡為何叫「鵝城」?

2023-07-06
1:47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東莞 「世界工廠」的飛速崛起

2023-07-03
1:46
肇慶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肇慶 「中國硯都」為何最宜居?

2023-07-29

澳門英文名稱為何是Macao?這個說法令人會心一笑|神州冷知識

2023-06-19
2:09

灣區百科|5個數字認識廣州 曾不屬於廣東省?為何被稱為「花城」?

2023-06-18
2:25

深圳=大水溝? 「圳」是甚麼意思?|神州冷知識

2023-05-24
1:43

灣區百科|5個數字帶你認識佛山 這座城市與「佛」有何淵源?

2023-06-29
3:22

抗戰勝利80周年|3000熱血華僑回國 守護抗戰生命線

2025-08-28
2:34

抗戰勝利80周年|秘密大營救:在港文化人士如何虎口脫險?

2025-08-25
2:58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2025-09-30
2:37
抗日戰爭

系列專題|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09-02
2:50

抗戰勝利80周年|浴火重生:城市受戰火重創 如何重獲新生?

2025-09-01
2:44

抗戰勝利80周年|國際友人援手 拉貝保護25萬中國人

2025-08-29
3:22

抗戰勝利80周年|3000熱血華僑回國 守護抗戰生命線

2025-08-28
2:34

抗戰勝利80周年|秘密大營救:在港文化人士如何虎口脫險?

2025-08-25
2:58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2025-09-30
2:37
抗日戰爭

系列專題|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09-02
2:50

抗戰勝利80周年|浴火重生:城市受戰火重創 如何重獲新生?

2025-09-01
威尼斯影后辛芷蕾

威尼斯影后|辛芷蕾遇甄子丹點名入行 追夢者由被嘲笑到揚名國際

2025-09-13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四川白馬關 蜀道上的三國傳奇

2025-10-05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十五五規劃前瞻|張維為與鄢一龍談AI與人類的雙重進化

2025-10-03
1925年10月10日
北京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開院

一言既出 駟馬難追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意思是說已講出口的承諾必須遵守。說話為甚麼與馬匹有關?

  此語出自《論語·顏淵》:「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鄧析子·轉辭》:「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

  駟馬,古時用四匹馬拉一輛車。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的車也追不上,形容話已說出口,沒法再收回。也作「一言出口,駟馬難追」或單作「駟馬難追」。

  古代對君子的道德標準很...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