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飲食|中國人自古愛羊肉 冬天溫補健脾暖身

編輯︰康文
撰文︰禾末

  踏入冬季,不少人都認為多吃肉,有助身體儲存能量,抵禦寒冷。但要吃什麼肉,也是有講究,俗語是這樣說的:「吃豬不如吃牛,吃牛不如吃羊」,可見中國人把羊肉捧到肉類金字塔的尖端。

羊肉營養豐富口感好 自古已是高端食材

  冬天飲食中應更多選擇高蛋白質的食物,這樣在消化吸收後可以產生較高熱量。羊肉跟牛肉一樣含有豐富蛋白質及鐵質,口感又跟牛肉類似,但肉質更為鮮嫩,而且脂肪含量低,因此若能夠接受羊肉獨有的「香氣」,即是一般大眾認為的羊羶味,羊肉絕對是種「性價比」高的肉類,多食無妨。

  在中國畜牧業史上,養豬的歷史更久遠,但是在羊和豬之間,古人顯然更偏愛羊肉。從食物相關的字眼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用「羊」作為邊旁的漢字,例如是形容食物味道的詞語「鮮」、代表王公貴族飲食的「膳」、中國餐桌上不可缺的「羹」等等,無一不在說明古人把「羊肉」跟「高質素」掛鈎,羊肉就是「好食品」的指標。

百味中國-羊肉上1
每年冬季都是羊肉需求高峰期,各地羊肉價格都會高漲,餐廳也紛紛推出羊腩煲、羊肉火鍋等招攬客人,可見冬天食羊肉已變成中國人約定俗成的飲食習慣。(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另外,有補養、哺養之意的「養」字,同樣由「羊」字組成,說明古人很早就了解羊肉強大的補益功效。中國長久以來有「醫食同源」、「寓醫於食」的文化,食物除了用作充飢,亦能調理身體。

  在中醫學角度,豬肉性平,牛肉、雞肉性溫,羊肉則性溫熱,能夠「補益虛損,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淺白來說,就是有助改善容易疲倦、無精神、腰酸乏力及夜尿等情況,並有保護胃壁,幫助消化、驅寒、暖身等作用,可以減少染上風寒機會。因此中醫常推薦民眾在冬季吃羊肉補身子。

  延伸閱讀:山西只有刀削麵?探索「麵麵俱備」的山西飲食文化

羊肉溫補不可過量 忌同時進食寒涼食材

  羊肉溫和,適合大部分人食用,其豐富的鐵質,尤其適合虛寒體質、氣血不通人士用來食補。中醫也建議經歷大病、手術後的病人、孕婦產後及老年人利用羊肉進補,回復氣血。

  不過,必須適量控制羊肉進食量,因為羊肉多食會容易「熱氣」。一旦上火,陰虛火旺,就很容易誘發過敏、濕疹、牙肉腫痛等症狀。而且肉類本身就較難消化, 不小心注意,就會出現消化不良、滯食及腹脹等情況。

百味中國-羊肉上2
中醫普遍認為現代人年少時大都貪涼,因此在夏天可以適當地食用熱性食物,因此屬性溫熱的羊肉是夏季、冬季皆相宜的食品。圖為陝西特色小食水盤羊肉,食用時在羊肉湯中加入辣椒,會使人出汗,有助祛暑,所以反而是夏季的應節菜式。(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此之外,食羊肉時也要慎防同時進食相剋的食物,否則容易影響健康。其實法則很簡單,只要不是同為「溫熱」屬性的食材,例如南瓜,或是涼性食物及生冷食品,如西瓜、冰淇淋等都不要配搭羊肉食用。不然進食後,不是大大增加上火機會,就是大大降低羊肉的溫補作用,且阻礙脾胃運作消化。

  延伸閱讀:人多不接待 菜式不外賣 不走尋常路的太二酸菜魚

一場考試引發的滷鵝風潮 看鮮美鵝肉如何俘虜人心

冬季飲食|暖身佳品 細數風味各異的羊肉料理

人多不接待 菜式不外賣 不走尋常路的太二酸菜魚

山西只有刀削麵?探索「麵麵俱備」的山西飲食文化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冬季飲食|平平淡淡才是真 清湯火鍋原來這樣講究?

冬季飲食|禾稈冚珍珠 連古代王室都鍾愛的煲仔飯

冬季飲食|中國人自古愛羊肉 冬天溫補健脾暖身

冬季飲食|不止麻辣 中國還有哪些特色火鍋?

冬季飲食|暖身佳品 細數風味各異的羊肉料理

百味中國

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不是來自德州?原來竟是中國「火車美食」霸主

旅遊風物

汕頭南澳島

高鐵沿線遊|短線遊之選!汕頭南澳島 打卡天涯海角無...

影視時尚

愛情神話-上海方言-海派文化

滬語電影《愛情神話》:細味中年男女的愛情觀人生觀

編輯推薦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1260km²|中國最大濕地——額爾古納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300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一圖看清「十四五」規劃8大範疇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2015年3月28日
一帶一路白皮書

中國發布首份「一帶一路」 政府白皮書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