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用「中國神藥」改變世界

編輯︰許可
撰文︰思明

  屠呦呦是首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人。她從古典中醫文獻中找到線索,研發出對抗瘧疾的青蒿素,拯救千萬人的性命,改變了世界。沒有博士學位,沒有留學海外,也沒有院士頭銜、被戲稱為「三無科學家」的屠呦呦,有着甚麼的故事?

屠呦呦出身名門望族 名字取自《詩經》

  屠呦呦1930年出生於浙江寧波名門望族。她名字取自《詩經》裏的「呦呦鹿鳴,食野之苹」,當中的「苹」,就是蒿草。或許從那一刻起,屠呦呦已注定與草藥有不解之緣。

  屠呦呦從小接受良好教育。16歲時,她染上肺結核,被迫暫緩學業兩年,而這段經歷也萌起了屠呦呦對醫藥學的興趣。她的腦中閃起了一個想法:「醫藥學的作用很神奇,如果我學會了,不僅可以讓自己遠離病痛,還可以救助更多人。」

屠呦呦出生望族,這是她11歲時和母親的合照;這也是現在能找到屠呦呦的最早照片。(網上圖片)

  不過屠呦呦和很多科學家不同,她中學階段並非學霸。她入讀的效實中學至今保留着一份成績單,該校一位老師說,從成績單看來,屠呦呦的學習不是非常突出,「成績單上有90多分的,也有60多分的」,所以她後來能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藥學系,還是有點「爆冷」。

  屠呦呦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中藥研究所工作,並接受了兩年半中醫培訓。該研究所1969年接下了「523項目」任務,展開中草藥抗瘧疾的研發;當時正值文革,很多老專家「靠邊站」,有中西醫背景、科研功力紮實的屠呦呦遂被委以重任,擔任組長,開始一生對抗瘧的研究。

屠呦呦尋找青蒿素道路一波三折

  其實當時已經有「氯喹」等治療瘧疾的藥物,但因為瘧原蟲出現抗藥性,令藥物失效,東南亞多地疫情失控,正處於戰火中的越南情況尤為慘烈,戰爭雙方因瘧疾造成的傷亡人數,竟然超過了戰鬥傷亡人數。

  為此,時任北越領導人胡志明向中國提出請求,希望中國施援,找出對付抗藥性瘧疾的方法。中國領導人答應請求,決定全展開相關研究;由於項目始於1967年5月23日,所以就稱為「523項目」。

  延伸閱讀:屠呦呦:此生執著青蒿素

屠呦呦科研功力紮實,她成為中草藥抗瘧課題組組長時,只有39歲。圖為屠呦呦年輕時當實習研究員期間的照片。(網上圖片)

  接下重任,屠呦呦和團隊查閱大量古代醫學典籍,又尋訪民間藥方,終於篩選出200多種中藥,並從中鎖定了青蒿。

  雖然青蒿很快被確定下來,但由於初時團隊利以水煎或乙醇來提取青蒿素,實驗結果並不理想。如何取得突破?屠呦呦決定「重新埋下頭去,看醫書」;為了工作有突破,她只能犧牲家庭。

  1971年的一天,屠呦呦讀到東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當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的句語,大意是把青蒿用水浸泡,再榨汁服用。

  她突然醒悟到,或許是青蒿中的成分不耐高溫,影響藥效。於她和團隊決定調整方案,以低沸點的乙醚來提最青蒿素。

為驗證藥物安全 屠呦呦冒險親自試藥

   那時研究條件簡陋,團隊只能以7口老百姓用的水缸來盛載乙醚做實驗;沒有通風系統,也沒防護設備,化學品發出刺鼻的氣味令人頭暈眼花,有人出現流鼻血、皮膚過敏,而屠呦呦更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大家為了工作,已顧不得許多。

  幾經努力,團隊付出終於有了回報,「那時藥廠都停工,只能用土辦法。我們把青蒿買來先泡,然後把葉子包起來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實驗,才真正發現了有效成分。」屠呦呦說。

  191次實驗提取的青蒿素,對鼠瘧原蟲的抑制率達到100%。

屠呦呦研發的青蒿素,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爲首選抗瘧藥物。圖為中年時期的屠呦呦進行實驗的照片。(網上圖片)

  此後青蒿素展開臨床試驗,為了驗證藥物安全無憂,屠呦呦決定親自試藥,「我是組長,我有責任第一個試藥」。

  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員在醫院監控下,進行一周的試藥觀察,未發現副作用。

  此後青蒿素經過多年反複試驗和臨床試用,屠呦呦的團隊在1977年發表論文,首次向全球報告了青蒿素這一重大原創成果。1986年10月,青蒿素獲得衛生部頒發的《新藥證書》,開始在各地大規模推廣。

  至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把青蒿素類藥物作爲首選抗瘧藥物,在全球推廣。該組織《瘧疾實況報道》稱,2000年至2015年期間,全球各年齡組危險人群中瘧疾死亡率下降了6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了65%。

 屠呦呦:青蒿素是中醫藥送給世界禮物

  在青蒿素問世和推廣以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億人次感染瘧疾,至少有100萬人死於此病。

  2011年,為抗瘧默默耕耘了40多年的屠呦呦,得到了世界的肯定。那一年她獲得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到了2015年10月,她更獲頒諾貝爾醫學獎,成為首位拿下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後表示,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

2015年12月,屠呦呦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諾獎獎章。(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她又說:「榮譽不是我個人的,還有我的團隊,還有全國的同志們。」「這是屬於中醫藥集體發掘的一個成功範例,是中國科學事業、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

  另外,說起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很多人還會記得當時曾掀起一陣「三無科學家」的爭議。「三無」指的是屠呦呦沒有博士學位,沒有留學海外,也不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與其他著名科學家的背景很不同。特別是最後的一點,有人就奇怪為甚麼屠呦呦能得到世界最頂尖獎項,卻連國內的院士都沒評上呢?

  誠然,「三無」有着歷史背景和其他原因,三言兩言難以說得清楚。但重要是,屠呦呦對這些「虛名」毫不在乎,她競競業業,繼續對科學的執着追求,繼續對抗瘧藥和中西藥結合的研究。

  而且,「三無科學家」屠呦呦能獲得諾貝爾獎,絕對是一個勵志的故事。

  延伸閱讀:為中國核武隱姓埋名17年 王淦昌錯過諾貝爾獎

根據資料,屠呦呦是第三位因抗瘧而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野菜充饑 算盤計數據 彭士祿逆境...

下田工作專用 袁隆平「超級駕駛執照」全國唯一

中國科學家多運動健將 鍾南山曾破400米欄全國紀錄...

「巨浪」導彈總設計師黃緯祿 打造中國核反擊力量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中國計算機之母」 夏培肅的永恒傳奇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用「中國神藥」改變世界

中國高鐵為何這麼穩?女總設計師梁建英:因為我暈車

蔣丹丹 中國第一位客機女試飛員 C919翱翔藍天...

離美歸國上熱搜 「科研女神」顏寧是甚麼人?

華春瑩 最多「粉絲」的中國外交官

中國航天首位女性「01指揮員」 張潤紅:5 4 3...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李東生

TCL李東生|「終一生 成一事」 堅守40多年屢創...

潮流人物

王珮瑜;京劇

王珮瑜:「揮着鬍子的女人」 她是推廣京劇第一人

小城大事

大熊貓 仿真公仔

一隻公仔50道工序 成都男生劉滔 製仿真大熊貓 遠...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甄子丹,《殺神John Wick 4》,《葉問 》,《精武門》

甄子丹捲起葉問熱潮 創事業高峰 「宇宙最強」稱號如...

編輯推薦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1260km²|中國最大濕地——額爾古納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300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一圖看清「十四五」規劃8大範疇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2015年3月28日
一帶一路白皮書

中國發布首份「一帶一路」 政府白皮書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