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6/11/2020
1986年春天某日,一封信封面註明「私人密函,非收信人不得拆閲」的函件放在他的枱頭。 他的秘書把它放在當眼處,好讓他一眼看到。 或許她會感到好奇,但她的專業操守,就是把信放好。
信是由香港中文大學寄出,說大學校長將於年內退休,校長遴選委員會主席邀請高錕申請。雖然高錕和中大素有淵源,10多年前他曾在中大任教;此前1年前還獲中大頒發榮譽工程學博士學位,以表揚他對工程學及15年前替中大建立電子學系的貢獻,但這封信來得有點意外。
在收到那封意外的來函後,立即便有多位來自中大的「密使」與他聯絡。 他們向他講述學校的現狀和未來發展,並鼓勵他提出申請。
他和太太採取了最直截了當的做法,就是把申請書投到信箱中。他的想法是邀請他申請,不等如把職位交給他,又或者他一定要接受這職位。不過,他知道還可能有別的申請者,他只能走着瞧。
事實上,他剛完成科學行政總裁任期之後,美國的ITT已經在它的研究實驗所ATC給他留了一個職位,他亦忙於整頓各個先進研究項目。雖然法國的Alcatel正洽購ITT的電訊業務,但他絲毫沒有不安的感覺,如果合併成事,在新的機構中他亦肯定仍可佔一席位,所以若中文大學不聘請他,他也沒有甚麼損失。
接到香港來的電話時,高錕正身在歐洲。中文大學的秘書長告訴他,已就大學校長應徵者定下會面日期,請他準備動身到香港,並在香港停留3天。高錕立即查看了一下行事曆,發覺可以從歐洲直接飛回香港,完事後,下一個行程也是歐洲。
當時,他完全沒有想到,遴選委員會邀他見面,更沒有想到,在會面後便立即要求他回覆是否接受委任。對,只有一個晚上去決定是否應聘。
高錕在自傳《潮平岸濶》中說進入會面室時有點緊張,校董會主席請他坐到他身旁,其他委員則坐在他和主席對面。 後來他才知道,主席是位知名銀行家。為了令他輕鬆點,他們輪流發問,都是環繞着他未來的職務問題。高錕對中大有一定的認識,回答時倒對答如流,甚至可以在對方用英語,普通話和粵語發問時,用相同的語言回答。高錕相信他們是要測試他兩文三語,尤其是他蹩腳的廣東話的能力吧。
談着談着,他發覺特別容易口乾,也許話說得太快了,像怕沒有足夠時間充分表達意見似的。他說近10多、20年來,從沒參加過甚麼面試,大部分時間都是他發問,甚至盤問對方,已忘記了作為回答一方的感受。會面終於完結,互相握手後,他總可鬆一口氣。
之後,他們用司機開車送他回酒店,等待他們指示明天的活動。 高錕以為可以輕輕鬆自己吃飯,但時差令他昏昏欲睡,差不多到晚上9點,這時,校董會主席來電說:「校董會一致通過委任你由下一學年起出任校長,你明天將會與大學職員代表,以及學生會代表會面,讓你和與校長聯絡與校方有關兩個團體溝通一下。請你想想還有甚麼問題要問我,你明早通知我你是否願意接受我們的任命。」
校董會主席想了想又說:「我相信你已經清楚關於校長職責和聘任條件的所有資料,」主席快人快語,嚴肅認真,當時高錕覺得他有點難以接近。 後來與他熟絡了,才發覺他待人溫厚,善體人心,是位務實的領袖。 在他出任中大校長的9年期間,他曾多次給高錕籌謀獻策,助他度過最困難的局面,只是他天性沉厚寡言,每每給人拒人千里的感覺。
通完電話,高錕在酒店房間內踱來踱去,考慮好不好要校方多給他一點時間。他將接受和拒絕的理由都擺出來一一琢磨⋯⋯打電話給太太美芸時已是午夜。一般而言,他會告訴她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讓她猜猜。這一次,他決定令她大感意外,他說:「我只有一個好消息告訴你,他們請我當校長,明早只要我說『行 』,這職位就是屬於我的,今晚我要好好睡一覺,好等明天提起精神跟教職員和學生會面,我已經決定接受這份差事。」
高錕於198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第3任校長,像過往一樣,太太美芸對他的決定給予理智而毫無保留的支持。1996年他從中大退下來,同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宣布命名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為「高錕星」(國際編號3463),以表揚他在科學上所做的傑出貢獻。
2004年初,高錕證實罹患早期阿茲海默病(認知障礙症);2009年,他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獎委員會核定其獎項算在標準電信實驗室和香港中文大學名下。這是歷史上第一次香港研究機構列名於諾貝爾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