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標籤︰古語

標籤︰古語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這兩句出自北宋歐陽修的詞《生查子·元夕》,描寫元宵佳節時,一輪皎潔的明月剛上柳梢頭,一對戀人相約在黃昏後見面,卿卿我我,然而,看罷整首詞後,卻會明白作者欲表達凄美之情。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是詞的上半部份。描寫去年元宵夜,花市上燈光明亮,猶如白晝。在明月剛上柳梢頭之時,一對戀人相約在黃昏後見面,談情說愛,場面溫馨。

  詞的下半部分卻是這樣的:「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今年元宵夜,明月與彩燈依舊明亮,可是...

乾冬濕年

  古代有「乾冬濕年」之說,即冬至日如果沒有下雨,農曆新年當天便會下雨;相反,如果冬至日下雨,農曆新年當天便會天晴,即「濕冬乾年」。這說法是否正確呢?

  冬至日一般在12月的21或22日,一年之中,冬至日的日照時間最短,過了這天,日照時間便慢慢增長,所以冬至代表冬天結束的意思。

  我們剛剛過去的冬至日(2021年12月21日)天氣晴朗,日間的天氣也接近20度,如果「乾冬濕年」這說法準確,意味著即將到臨的農曆新年(2022年2月1日)將下雨,出現「...

覆巢之下無完卵

  這話的意思是傾覆了的巢穴,怎可能有完整的卵可以留下?比喻整體一旦傾覆,個體也無法倖存。這話出自孔子後人,兩個八、九歲兒子之口。

  語本《後漢書 . 孔融傳》:「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動。左右曰:『父執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

  孔融是孔子之後,年少時已因道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已被讚頌,亦有「孔融讓梨」的故事。長大後的孔融,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嗤之以鼻,經常譏諷曹操。官渡之戰前夕又公開散佈失敗...

活到老 學到老

  「活到老,學到老」這話的出處眾說紛紜,其中一個比較可信的來源是來自南宋理學家朱熹。此話意思是成長和學習是息息相關的,即使成長到老年,也要不斷學習。

  莊子曾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海無涯,不斷學習,是人生的大智慧。年青時學習,多數是為了理想,但現代社會的知識壽命只有十多二十年,很快便會過去,所以學習應不斷更新。況且,在成長的過程中,可涉獵不同範疇,如一個專長數理的人,也可探索歷史,開闊自己眼界,貫徹終身學習的目標。此外,智能手機的應...

以其人之道 還治其人之身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大家應該不會陌生,但又知不知道原來與讓梨的孔融有關呢?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就是使用別人自身已有的道理和方法,來修養他自身。

  語出宋·朱熹《中庸集註》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另一個關於孔融的故事,便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在孔融約10歲的時候,曾拜訪李膺。李膺...

囫圇吞棗

  「囫圇」這個字原來指整個的意思。

  「囫圇吞棗」把棗兒整個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將內容生吞活剝。

  此成語典出宋·圓悟禪師《碧岩錄》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侖吞個棗。」

  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人看書的時候,總會把書中文章大聲唸出來,但他卻從不動腦筋思想一下書中的道理,卻...

耳聽三分虛 眼見未為真

  西方有句說話:Seeing is believing ,跟中方話語「眼見為實」意思相同,但大儒學家孔子卻有「耳聽三分虛,眼見未為真」的說法,究竟那種說法孰優孰劣? 

  孔子的說法與他跟弟子的一次經歷相關聯。話說孔子曾經與幾名弟子困於陳、蔡之間,已經七天沒有東西吃了。

  後來弟子顏回從人家那裡討來一些大米煮飯。當米飯快熟時,孔子路過廚房,遠遠看見顏回竟用自己的手抓取鍋中的飯吃。孔子思考片刻,故意裝作沒有看見。 

  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說:「我夢到祖先了,...

又要馬兒好 又要馬兒不吃草

  這是一句諺語,意思是要求馬兒長得健壯,但又希望馬兒少吃草料,比喻有人吹毛求疵,要求過高卻又吝於付出,這個比喻,原來來自一個有趣的故事。

  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卷一一.鐵公雞》:「濟南某富翁,擁資數十萬,性慳吝,居積取嬴……鄉人號為鐵公雞,謂其一毛不拔也。年近五旬,無子,議納妾,價欲極廉,而人欲至美,媒笑曰:『翁所謂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也。』」 

  這個故事,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話說有位濟南富翁, 十分吝嗇,快張50歲了,但...

人無千日好 花無百日紅 早時不算計 過後一場空

  人生總會遭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與磨難,很難一帆風順,古人雲「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英雄自古多磨難,就好像花朵一般,怎能永遠燦爛奪目?這話也比喻好景不長或友情難以持久。

  這句話出自元·楊文奎《兒女團圓》楔子,原句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早時不算計,過後一場空。」

  中國歷史中不少風雲人物的人生也起伏不定,有些早年得志,但因種種原因晚年落泊。這裏談談《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家族的沉浮。

  曹雪芹生於清朝,其祖先曾被金軍俘虜,亦被金人賞識,封為大官。到了清順治期間...

馬善被人騎

  「馬善被人騎」或許你未聽過,但上一句你肯定耳熟能詳,上一句就是「人善被人欺」。善良的人就會被欺負,和善的馬匹就會被人騎,這是否表示我們做人不應如此善良呢?

  有些長輩會如此教導年幼的孩子:「人善被人欺,若有人欺負你,一定要拼命鬥到底,否則對方就會變本加厲。」事實上,有些性格強悍的人,會特意找一些和善的人去欺負。誠實善良的人似乎一直在吃虧,處處受人制約。

  然而,做人還是應該有一顆善良的心,對着一些強硬的人,表現上也可強硬一些;即便真的被欺負,也不應懷...

在邦無怨 在家無怨

  這句話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這句之前的兩句諺語,說出來之後,大家一定耳熟能詳。

  《論語.顏淵第十二章》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孔子學生仲弓,問孔子如何處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一個人待人接物要嚴肅認真對待,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不論在朝在野,都不輕易發牢騷。」

  大儒學家孔子所倡導的,就是「待...

和稈擒珍珠

  說「和稈擒珍珠」大家未必知,但說「禾稈冚珍珠」大家一定知。

  「禾稈」指的是成熟稻草曬乾的稻莖,「珍珠」是價值不菲的珍寶,也比喻為珍貴的東西,「冚」有遮蓋的意思。「禾稈冚珍珠」指的是以不值錢的稻草掩蓋貴重的珍珠,寓意珍貴的東西被掩蓋,未能被發現,也比喻其貌不揚但暗藏實力的人。

  有些富翁雖然家財萬貫,但卻喜歡低調行事,平日的衣著樸實,行徑也與一般平民無異,...

只要功夫深 鐵杵磨成針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句話比較少見,但它是來自「只要有恆心,鐵杵磨成針」,兩句都有同一意思。

  先談談典故。唐代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也跟一般小孩無異,貪玩不愛讀書,跟「恆心」沾不上邊。有一天,他見到一位老太婆在磨一根大鐵棒,誓言要磨成一根鏽花針,小李白好奇地問道:「怎樣可以?」婆婆回話:「只要有『恆心』,一定會成功的!」

  這句話給小李白當頭棒喝,從此李白用功讀書,若干年後,他寫出了不少驚世...

天有不測之風雲 人有旦夕之禍福

  天氣可以不似預期,人也隨時有意外發生。這話比喻世事吉凶難以預料。

  這出自三國時期一個典故。東漢末年,東漢丞相曹操屯兵赤壁欲進攻東吳,東吳孫權手下的周瑜與劉備手下的諸葛亮兩大軍師合力抵禦曹操。周瑜和孔明商量用火攻,可是當時季節已過,沒有東南風。周瑜氣得生病,孔明去看他,周瑜説:「人有旦夕禍福,豈能自保?」生病只是小問題,人是必須經歷的。諸葛亮説:「天有不測風雲,...

寧可不識字 不可不識人

  這句話,不是認識人咁簡單,「識」這個字原來可以這樣理解。

  廣東有句俗語:「識人好過識字」,意思指透過人事關係去達到某一目標,例如通過人事關係達至升職等等。當聽聞有孩子透過人事關係取得學位時,有家長便會慨歎道:「識人好過識字」。

  不過,這裏「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跟以上說法不盡相同。

  「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是出自清朝高官曾國藩的名言。這裏的「...

死馬當活馬醫

  「死馬當活馬醫」比喻明知事情已經無可挽救,仍然抱着一絲希望去做;也泛指作最後的嘗試,已經做好最壞打算,姑且放手一試,就算是出現最壞結果,也早有心理準備了。   這一句與「陳勝、吳廣起義」的歷史事件有關係。

  語出宋·集成《宏智禪師廣錄》卷一:「若恁麼會去,許爾有安樂分,其或未然不免作死馬醫去也。」

  秦末年間,陳勝吳廣揭竿起義便是一例。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徵調淮河流域的居民去戍守漁陽邊境,他們共有九百人,這些人在途中屯駐在大澤鄉。陳勝、吳廣兩人都在這次徵配的行列中,並當了屯隊的隊長。剛巧,當時遇上大...

平生不作虧心事 夜半敲門也不驚

  平生指有生以來;虧心事指違背良心的事。如果從來沒有做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時分有人來敲門,也不會感到吃驚。比喻做人處事光明磊落,就不用擔驚受怕、惶恐終日。

  此語出自魯迅《天花的薔薇》: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乙校不自心虛,怎能給恐嚇呢?

  用這話來形容明朝諫官海瑞的作為,實在非常貼切。海瑞父親在他年幼時就去世了,他與母親二人相依為命,家裏生活十分貧苦。二十多歲他中了舉人,後來被調到浙江做知縣。

  海瑞正直不阿,並沒有跟當時的貪官同流合污,又...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一種處世態度,強調的是不偏不倚,客觀、公正、持平的處世哲學。學者認為,這是在堯、舜、禹時期已建立的處世之道,並在孔子及其弟子之間發揚光大。

   《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南宋理學家程頤曾解釋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另一位理學家朱熹則說:「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中庸」就是適度,不偏不倚之意。孔子也提及「過猶不及」之說。孔子弟子子貢曾經問孔子說:子張與子夏這兩個弟子那個更賢能些...

他朝君體也相同

   一個人一生無論是窮困潦倒,或是飛黃騰達,也必須面對死亡,因此可以用一句「他朝君體也相同」來概括。這也告誡在生者要珍惜生命,對任何事情都應放下執着。

   「他朝君體也相同」的上一句是「今夕吾軀歸故土」。這對聯在香港跑馬地天主教墳場大門前懸掛着。

  據理解,這話原出自查理曼大帝的老師寫的拉丁文詩句,意思是人無法逃離死亡的現實,生命十分短暫,所以要珍惜活着的日子,珍惜眼前人。

  自古以來,不少君王都追求長生不老之術,但最終沒有人成功。在生死問題上,...

望梅止渴

  新冠病毒肆虐,疫情延宕了二年,大家無法出門遠遊,唯有透過相片及視頻,令眼睛去旅行,望梅止渴了吧!望梅止渴這成語出處何在?

  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三國時期,漢丞相曹操,帶兵到一個沒有水喝的地方,口渴難行。曹操傳令說:「前面有許多梅樹,又甜又酸。」士兵聽後流下口水,不再感口渴了。

  後來,大家便用「望梅止渴...

自古無場外舉人

  場指考場,自古以來,沒有人可以不進考場而能中舉,換句話說,若要中舉,必須進場,進了場內參加考試,才有機會中舉。這話諷刺那些只說不做的人,沒有實際行動,永遠没有結果。

  很多人都知道投資理財的重要性,若然只把儲蓄放在銀行,通脹會蠶食儲蓄,相反,將儲蓄適當地投資,財富便可增值。樓房、基金、股票、保險、外幣、衍生工具等,都是可選擇的投資工具,但部分比較保守的人往往不願對這些投資工具多加了解而拒諸門外,但卻對能在此等工具上獲利的人投以艷羨目光。

  所謂「力不到,不為財...

編輯推薦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懸崖咖啡館

用生命來喝咖啡?這杯索價400元的「懸崖咖啡」有何特別?

茅台咖啡!「醬香拿鐵」首日熱銷1億元 喝完還能駕車嗎?

特調咖啡

生蠔咖啡、章魚拿鐵 為何這些創意特調咖啡席捲中國?

「世界最孤獨咖啡館」有多難到達?

深圳露營咖啡地圖

灣區打卡|深圳超火露營咖啡地圖 鬧市中體驗真實露營

15.9萬家企業|中國咖啡市場巨大 郵局藥店都「跨界」

1:20

百年同仁堂玩轉傳統 推「知嘛健康」Café歎中藥咖啡

2:30

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 一文認識「國家安全」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1:54

一帶一路科普篇|如何以「中國方案」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2:25

一帶一路科普篇|RCEP是甚麼?它與一帶一路如何1+1>2

2:46

一帶一路科普篇|「鋼鐵駝隊」是甚麼?解密中歐班列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坐在輪椅的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欣賞別人的幸福

道濟會堂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基督教跟革命的關係密切?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范仲淹燒蚊帳

  節儉是中國傳統美德,在司馬光《資治通鑑 · 梁紀》就有一句名言:「儉約,所以彰其美也。」就是指勤儉節約,可以彰顯一個人的美德的意思。

  北宋名臣范仲淹本是以節儉聞名的,他曾對兒子說過:「我最不願意的,是看着兒女安享父官的富貴俸祿。」

  當年,第二位兒子純仁結婚時,曾請匠人以高貴的綺羅製作蚊帳。范仲淹知道後十分生氣,對兒子訓斥一番:「吾家素清儉,安得亂我家法」,並警告說:「如將羅帳拿來家中,『當火於庭』。」兒子聽後慚愧不已,遂不再...

28年1次

  今年能「穿越」回1996年?大家都買起了1996年日曆?因為今年的公曆日曆,跟1996年完全一樣。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巧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