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第一人!董紅娟登頂全部14座8000米級高峰

編輯︰紀小廷

  8,000米高山(The Eight Thousanders),是指地球上14座高度超過海拔8,000米的獨立山峰,征服它們是登山界的最高榮譽之一。中國登山者董紅娟,是中國首位登頂這14座高峰的女性。

「希望名單有中國人」成攀登動力

  董紅娟第一次與登山結緣是在四川的四姑娘山。「剛開始是因為好奇,想看看海拔5,000米是甚麼樣,爬完之後覺得自己身體好像還行,於是就想看看6,000米、7,000米甚麼樣,就慢慢從四川『爬』到了西藏。」她說。

  高海拔攀登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體能訓練必不可少。董紅娟10年來堅持每周鍛煉6次,跑步、攀巖、游泳,風雨無阻,幾乎沒有間斷。

  「知道有這個(8,000米山峰攀登者)名單後,就希望上面能有中國人的名字。」抱着這樣一個純粹的信念,董紅娟2013年開始了14座8,000米高峰的攀登工程。

攀登14座8000米高峰董紅娟03
董紅娟登上海拔8,027米的希夏邦馬峰頂。(網上圖片)

「登錯就重登」 體力心理雙考驗

  攀登高峰,不單需要超出常人的體力和毅力,對心理也是極大的考驗。

  有次攀登位於尼泊爾的安納布爾納峰時,董紅娟所在的11人團隊在沖頂過程中耗盡氧氣、食物和水,在海拔7,000多米的地方過了一夜。「我當時唯一的想法就是如果我能活着回北京,一定要泡一周溫泉。」董紅娟說。

  回國後,因為治療凍傷,她在輪椅上坐了一個月,醫生換藥前要把她腳趾上的腐肉和鮮肉一起刮下來,每隔三四天就要經歷一次,那種疼痛她至今記憶猶新:「我那時候的心態還是很樂觀的,心想即使殘疾了,我也已經把最難的山登完了。」

攀登14座8000米高峰董紅娟02
為了准確抵達所有山峰的最高點,董紅娟重複攀登了馬納斯魯峰、布洛阿特峰、安納布爾納峰、道拉吉里峰和希夏邦馬峰。(網上圖片)

  然而更難的挑戰還在後面——這次登頂沒有通過認証。

  雖然全球尚無官方組織或機構對登頂進行認證或統計,但由登山人士營運的統計網站8000ers.com專門收集14座8,000米級山峰登頂信息,其登頂認證在國際登山界具有權威性。

  根據8000ers.com的介紹,一些山峰存在海拔高度接近主峰的副峰,一些登山者會誤將登上副峰當作登頂主峰。而董紅娟這次正是類似的情況。

  「告訴我哪裏是頂峰我就去登,登錯了我就重登。我只想做一個誠實的攀登者。」時隔六年,董紅娟再次登頂安納布爾納峰,這一次她成功了。

攀登14座8000米高峰董紅娟04
董紅娟曾說:「我沒有吹噓的資本,因為這是在大家的幫助下共同完成的,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圖為董(後排左三)與隊友合影留念。(網上圖片)

轉戰攀岩「保持攀登精神」

  類似的故事並非只有這一次,為了準確抵達所有山峰的最高點,董紅娟重複攀登了好幾座高峰。登山界的同好評價她:雖然全世界海拔超過8,000米的獨立山峰只有14座,但董紅娟攀出了「19座」。

  2013年登頂珠穆朗瑪峰,2014年登頂卓奧友峰、迦舒布魯姆Ⅱ峰,2017年登頂喬戈里峰、南迦帕爾巴特峰、迦舒布魯姆I峰,2018年登頂干城章嘉峰、洛子峰、布洛阿特峰,2021年登頂安納布爾納峰,2022年登頂馬卡魯峰、道拉吉里峰、馬納斯魯峰,2023年登頂希夏邦馬峰……歷時10年,年過40的董紅娟終於完成夙願。

攀登14座8000米高峰董紅娟01
懷着「希望攀登者名單有中國人」的願望,董紅娟用10年時間征服了14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高峰。(網上圖片)

  雖有第一的名號,但董紅娟仍然保持內心的敬畏:「登山者太渺小了,每一次的天氣變化都可以把我吞沒。我從來沒覺得是我征服了山,相反,我覺得是山在接納我。」

  隨着年歲的增長,董紅娟表示,以后高海拔攀登可能會離她越來越遠:「但是我會經常去攀岩,保持這種攀登的精神。」

  延伸閱讀:幾度與死神擦肩 69歲無腳攀登者征服珠峰

  延伸閱讀: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相關標籤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編輯推薦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談中美對帳 最令美國人震驚7件事是?

「收山」源自閩南話?

  形容某人退休、退役等,會說「收山唔做」。收山,在廣東話的意思就是結束某種職業生涯的意思。

  這個俗語的由來,有指是從閩南話而來,根據《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收山」有結束、總結的意思。例如「事業做傷大,煞袂收山」,意思就是事情做得太大,很難收場。

  「收山」這俗語在廣東話中出現,早於上世紀40年代。當年在《華商報》連載著名作家黃谷柳的《蝦球傳》,當中一篇名為《黃埔登入》的文章中就用上...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