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4/03/2024
捐贈1,500萬元人民幣,興建18幢教學樓,32間教室和宿舍樓、圖書館……說的不是某個地產富商,而是香港一名靠賣茶葉蛋和大閘蟹為生的小商販。
終其一生,他節衣縮食,幾乎將自己的積蓄全數捐出。曾有人勸他買樓,但他說:「我一想,買屋只有自己受益,但是200萬元造一間學校,能有多少人受益啊。」
漂泊求生 張傑不忘回饋家鄉
他的名字叫張傑,在香港他默默無聞,但在浙江上虞,他家喻戶曉。至少一半50歲以下的上虞人,都曾直接或間接地受到他的幫助:或靠他設立的獎學金完成求學夢想;或在他捐錢建造的教學樓上過堂;或使用過他贈送的教學器材。
1928年,張傑出生於上虞梁湖鎮,幼年時他家境貧困,小學尚未畢業就外出謀生,輾轉來到香港,從幫工到成為一間南貨店的夥計,一做就是20年。1978年,他在尖沙咀加連威老道租了一個不足6平方米的樓梯口,靠賣茶葉蛋、粽子和大閘蟹為生。
在香港的生活不算太富裕,但他對家鄉上虞念念不忘,產生了助學的念頭。
1979年,張傑為上虞中學捐出一台價值3,000元的彩色電視。其後每次返鄉下,他都到各個學校走走看看,發現哪裏有困難,就為他們建校舍、買設備。
上世紀80年代,張傑陸續為上虞中學捐建了教學樓、圖書館、宿舍樓,又購買了電視、樂器、風扇等物資,同時為學生設立1萬元的獎學基金。
到了90年代,張傑得知國家開展「希望工程」,他特意來到上虞四明山區的小中學,當地條件惡劣令人動容,他先後拿出120萬,在最邊遠的村子建了2所中學和3所小學。
延伸閱讀:希望工程 知識改變命運
「睡地板 吃豆瓣」節衣縮食為慈善
相比對家鄉的慷慨,張傑對自己可謂非常吝嗇。曾有人誤以為他是香港富豪,他曾調侃說:「人家叫我老闆,其實我睡的是地板,吃的是豆瓣。」
日常生活中,他吃粗茶淡飯,穿廉價衣衫。好不容易存下點積蓄,親戚都勸他買樓,但他盤算一下又放棄了:「我一想,買屋只有自己受益,但是200萬元造一間學校,能有多少人受益啊。」
有一年,張傑生了一場病。一次手術花費了他已列入「捐錢計劃」的一部分積蓄。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他翻來覆去睡不着:怎麽補上這個缺口呢?最後,這位有幾十年煙齡的「老煙槍」硬逼自己戒了煙。
一點一滴,聚沙成塔。40多年間,張傑共捐資1,500萬元,建了18幢教學樓,32間教室和宿舍樓、圖書館,並設立200多萬元的教育基金資助困難學生。
隨年歲增長,近幾年張傑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視野,最近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是2023年8月,上虞當地民眾派出代表到香港為他慶祝95歲大壽,這也是張傑第一次過生日。
70大壽時,張傑的子女曾想為他張羅生日宴,但他卻把子女為他準備的5,000元現金捐給上虞中學購買圖書資料。當時他說:「有人問我,長壽的秘訣是什麽?舍得!我把一生節衣縮食的鈔票都捐給家鄉,我心裏很開心。長壽大概是老天對我的回報。」
2024年2月18日,張傑因突發心臟病離世,享年95歲。錢一分分賺,東西一樣樣捐,張傑畢生的善舉,正如上虞人為他修建紀念館的牌匾所寫一般,訴說着「大道之行」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