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水稻專家楊華德 用中國技術解決非洲吃飯問題

編輯︰許可

  2024年4月公布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水稻專家楊華德是其中一位。他援助非洲逾10載,用中國的技術和經驗,解決當地的吃飯問題。

楊華德:淋過雨 所以想為別人撑傘

楊華德援非超過十年,布隆迪是他的第二站。圖為楊華德(左)與專家組成員在一處雜交水稻田考察。(網上圖片)

  楊華德1964年出生在四川內江農村。他很記得上世紀70年代,村裏的水槄產量一直很低,後來當局派來了農業技術員,為大家解決種植技術問題,那一年大家即實現水稻產量翻倍,往年只半滿的櫃子裝滿糧食。

  這次經歷讓楊華德決心學農,希望能幫助更多人吃上飽飯,「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也想為別人撑傘。」他說。

  楊華德從農業專科學校畢業,又完成研究生課程,此後一直從事農業技術工作,成為水稻專家。2013年,他被農業農村部選派為援非專家,到莫桑比克工作,這是他在非洲的第一站。

  2015年,在莫桑比克工作期滿,楊華得沒選擇回國,他和七位同事一起,主動申請到另一個非洲國家布隆迪,參與中國另一個「硬骨頭」援助項目。

饑荒嚴重 楊華德抵布隆迪感震撼

楊華德希望中國技術能令布隆迪人民都吃得飽;當地農民在中國技術支援下,水稻大幅增產。(網上圖片)

  有1,000多萬人口的布隆迪是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貧窮人口超過六成,當時還是非洲饑荒程度最嚴重的其中一個國家。

  抵達布隆迪的第一天,作為專家組組長的楊華德,被道路兩旁破舊民房和赤腳乞討的孩子所震撼。他發現,當地大部分鄉下人家每天只吃一頓飯或者兩頓飯,且只能吃木薯或者玉米,「還吃不飽」。

  此後楊華德和同事克服飲食不適應、衛生條件差等困難,並用了半年時間走遍布隆迪種植水稻省份,了解造成當地作物產量低的原因,並鎖定以推廣雜交水稻作為援助策略。

  楊華德說:「雜交水稻能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也一定能夠在布隆迪取得成功。」

親自示範 楊華德創非洲水稻高產紀錄

楊華德幫助當地農業發展,2022年獲布隆迪總統頒發榮譽證書。(網上圖片)

  推廣中國雜交水稻不是一帆風順,此後不少外國農業專家曾在布隆迪推行增產試驗,但都未能成功,所以當地人對這新技術一開始很冷漠。

  當然,楊華德和同事沒有氣餒,他們又是講解,又是親自示範。2016年,他試種的雜交水稻產量達到每畝924公斤,刷新非洲水稻高產紀錄,這驚人數字終於讓布隆迪人心服口服,自此來自中國的技術廣泛推展開去,也有更多當地農民因而吃得飽、生活改善。

  在布隆迪,楊華德還培養了很多當地技術人才,他接受訪問時,曾提到一名叫恩達伊克基的「弟子」。

  90後的恩達伊克基原是義務翻譯員,楊華德見他聰慧好學,便選定他做青年農民帶頭人,手把手教他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

  延伸閱讀:為中國人吃上飽飯奮鬥一生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徒弟感恩楊華德 為兒子取名「Yang」

楊華德為布隆迪培養了不少農業技術人員,圖為他在田間講解。(網上圖片)

  恩達伊克基不負期望,他不單靠這些技術致富,還配合中國農業專家們工作,協助示範村的村民豐收脫貧。

  後來恩達伊克基娶妻生子,把第一個孩子的中文名起為「Yang」,也就是楊華德的「楊」。

  自2015年來到布隆迪,楊華德已多次主動申請延期工作,盡力為這個國家「撑傘」。

  他的工作一直很忙碌,「我們幾乎每周都出差,經常一個月有20多天都在其他區縣的水稻田裏工作」;皮膚乾澀、雙手皴裂,是他和同事的常態。因為工作等原因,他更多次放棄每年一度的回國休假,甚至缺席了獨子的婚禮。

  「在布隆迪的生活條件確實比較艱苦,工作任務也頗為繁重。然而自然條件優越,我們有機會為當地居民推廣更多農業技術,創造價值,改善民生。即使再辛苦我們也心甘情願。」

援助工作進入攻堅期 楊華德延遲退休

援非逾十載,楊華德工作備受各方肯定。圖為他獲頒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獎。(網上圖片)

  2024年,楊華德已屆60歲,但因為援助布隆迪的工作正處於攻堅期,他決定延遲退休。

  「經常有人問我是否願意繼續留在布隆迪?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說,在這片土地上,生機勃勃的稻田寄托着布隆迪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希望,也飽含着中國農業專家傳授技術、共築友誼的情懷。  

  2024年4月,楊華德當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頒獎詞說:「絲綢包裹的種子,來自中國,飽滿飄香的稻穀,長在非洲。從一個項目,到一個產業,黃皮膚漢子的執著,讓黑皮膚的兄弟,理解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意。稻浪千重,路遠情長。」

  延伸閱讀:百歲楊振寧的家國情懷

飛天的文科生 神舟十八號太空人李廣蘇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中國畫家吳冠中

筆法融匯中西 畫壇大師吳冠中與香港「相遇相知」

七下冰洋 26天建起長城站 南極拓荒者郭琨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乘神舟十八號一飛沖天 「農村娃」李聰有甚麼期待?

創新先鋒

小米造車

小米造車|從無到有只需3年 雷軍:小米正式成為一家車廠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女性第一人!董紅娟登頂全部14座8000米級高峰

運動健兒

乒乓球員之最 馬龍擁30個世界冠軍!

影視巨星

姜大衛,《新獨臂刀》、《大內群英》、《再見亦是老婆》、《白日之下》

金像獎2024|香港首位亞太影帝 姜大衛為一個原因堅持演武俠片

編輯推薦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廣州新地標|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似天鵝又似遊輪 必看5大亮點

深圳美術館新館

北上新地標|深圳美術館新館打卡攻略 三大必看展覽

東莞虎門站擴容

東莞新地標|虎門站大變身 三鐵超級轉車站 15分鐘融入大灣區

廣州海珠區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範區

AI新地標 |廣州海珠區建全國首個 AI大模型應用示範區

深圳京東電器城市旗艦店

華強北新地標!京東電器城市旗艦店登場 連電競賽場都有?

國際金融論壇永久會址-廣州南沙橫瀝島

南沙新地標|國際金融論壇永久會址登場 最高規格綠色建築有亮點

2:30

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 一文認識「國家安全」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1:54

一帶一路科普篇|如何以「中國方案」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2:25

一帶一路科普篇|RCEP是甚麼?它與一帶一路如何1+1>2

2:46

一帶一路科普篇|「鋼鐵駝隊」是甚麼?解密中歐班列

坐在輪椅的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欣賞別人的幸福

道濟會堂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基督教跟革命的關係密切?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2010年4月30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上海世博會舉行開幕式

上海世博會舉行開幕式

百丈竿頭須進步 VS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鼓勵別人再接再厲,我們會說「祝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古書中,則有「百丈竿頭須進步」,哪一個才對?

  先說百丈竿頭須進步,出自道原《景德傳燈錄 招賢大師偈》。竿頭是竹竿的最頂部,高於竹竿的頂處,就是用來比喻一個人學問和成就即使已達到一定高度,也要繼續努力,不斷求進。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則見於宋.朱熹《答鞏仲至書》:「故聊復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勢也。」及元.張養浩《折桂令.功名百...

28年1次

  今年能「穿越」回1996年?大家都買起了1996年日曆?因為今年的公曆日曆,跟1996年完全一樣。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巧合」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