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法融匯中西 畫壇大師吳冠中與香港「相遇相知」

撰文︰紀小婷

  近日,已故畫壇大師吳冠中的兒子吳可雨向香港藝術館捐贈1億港元,設「吳冠中藝術讚助」專項基金,以支持推廣中國近現代藝術。

  吳家如此鍾情香港不是沒有原因,吳冠中中西相容的創作風格,與香港中西融合的城市精神不謀而合,有種「相遇相知」的情感。

糞筐作畫架 吳冠中艱苦年代堅持創作  

  吳冠中的藝術之路並不平坦。

  1936年,17歲的吳冠中進入杭州藝術學校學習。一年後,抗日戰爭爆發,他不得不跟隨學校四處漂泊、躲避戰火,艱難地完成了學業。 

中國畫家吳冠中01
吳冠中1919年出生、2010年逝世,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下,他都堅持創作,最終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圖為80年代吳冠中在陝西寫生。(網上圖片)

  40年代,吳冠中遠赴藝術之都巴黎學習,學成歸來後,進入中央藝術學院任教。他一腔熱忱向學生介紹西方藝術,卻被批成「走資派」,受到不少冷遇。因為不願向大環境妥協,他背上笨重的油畫箱,開始了遊走江湖的寫生生涯,一走就是三四十年。  

  文革時期,他被安排到農村勞動,每星期只有末能畫畫一次。於是平時,他就趁勞作之餘構思作品;到了末,就用小黑板作畫板、牛糞糞筐作畫架,到農地創作。  

吳冠中02
上世紀40年代,吳冠中曾經遠赴巴黎求學,學習西方繪畫。圖為80年代他重返巴黎,參觀凡爾賽宮。(網上圖片)

  在最艱苦的幾十年間,吳冠中堅持創作,慢慢摸索出了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兼有中西方背景的他,創作了一批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可惜當時內地畫壇還很保守,的風格並不受重視,甚至有人批評他「不中不西」。 

吳冠中03
中西融合是吳冠中作品的最大特點,他將西方水彩和東方水墨融合起來,形成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圖為吳冠中作品《水巷》。(網上圖片)
吳冠中07
這幅畫名叫《朱顏未改》,之前一直掛在吳冠中家中客廳,就在去世之前,吳冠中將這幅畫連同其他4幅絕筆贈予香港。(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 開啟吳冠中與港情緣  

  直至改革開放,吳冠中的作品才逐漸受到重視。也正是改革開放,開啟了吳冠中與香港的一段情緣。 

  1977年,一批內地藝術家的作品在深圳展出,藝術評論人莫一點「北上」看展,回港後在雜誌上撰文介紹吳冠中。吳冠中的畫作以方格形式印在雜誌上,首次和香港讀者見面了。  

  其後,吳冠中在香港的展覽頻繁,作品也受到香港民眾的喜愛。香港藝術館曾在千禧年為他舉辦回顧展,當時平均每天有超過800人次入場看展,打破了當時中國書畫展每日入場人數的最高紀錄。  

  延伸閱讀:吳冠中的「點.線.面」

吳冠中04
香港曾經數度舉辦吳冠中作品展覽,千禧年的回顧展在當時創下中國書畫展參觀人數的記錄。圖為香港藝術館2019年重開之後集中展示吳冠中畫作。(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放棄高價拍賣 吳冠中將畫作贈香港 

  吳冠中對香港也有很深的情感。他生前數次來到香港寫生。得雲茶樓、西港城、康樂......這些市井風光在他畫筆下非常生動,為90年代的香港留下了珍貴記憶。 

  吳冠中成名後的唯一一次公開寫生也是在香港。2002年,他到訪香港,維港邊推了個餐車就開始舞動畫筆,很多市民和學生前來觀看。 

吳冠中05
吳冠中2002年到香港寫生,用畫筆記錄香港街景,當時他還在維港旁公開寫生,這亦是他成名之後唯一一次公開寫生。(網上圖片)

  他說,藝術家創作的時候,是不願意有人旁觀,也不願意表演的;但現在的畫家很少寫生,而他這次公開寫生就是為了給年輕一代一些示範。  

  2010年6月25日,吳冠中在北京辭世。就在前一天,他的5幅作品,包括4幅「絕筆」和1幅在他客廳懸掛多年的畫作剛剛運抵香港,這是吳冠中第4次捐贈自己的作品給香港藝術館。此前,他曾數次放棄高價拍賣的機會,把作品無償捐贈給香港。也因此,香港藝術館成了世界上收藏吳冠中作品最多的博物館。

吳冠中06
吳冠中生前多次將自己的畫作贈予香港藝術館,香港藝術館亦是全世界收藏吳冠中作品最多的博物館。圖為陳列在香港藝術館的吳冠中雕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曾任藝術館館長的司徒元傑評價,吳冠中與香港有「相遇相知」的情感。這份相遇相知並非偶然,而是因為兩者有共通的精神內涵。吳冠中自己也說,香港是「可以看到東方,也可以看到西方」的交匯點,與他的藝術創作不謀而合。  

  延伸閱讀:桌球觸發靈感 貝聿銘從中國文化領略天人合一建築觀

  這些年來,吳冠中的作品愈來愈受重視,逐漸成為收藏家的心頭好,幾次在拍賣會上打破紀錄。而起初受到批評的「不中不西」,也終於成了他最為人稱道的風格特色。1919年出生到2010年逝世,吳冠中一生見證幾個時期的變化,但無論環境如何,他始終初心不改,追尋心中的藝術理想。  

圖輯:吳冠中筆下的香港

吳冠中補充相
《維港寫生》
吳冠中08
《維港寫生》
吳冠中09
《夜香港(尖沙咀)》
吳冠中10
《都市之夜》
吳冠中11
《雀仔街》
吳冠中12
《得雲茶樓》
《中銀大廈》
吳冠中《華燈初上憶香江》
《華燈初上憶香江》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水稻專家楊華德 用中國技術解決非洲吃飯問題

七下冰洋 26天建起長城站 南極拓荒者郭琨

研發「中國芯」 黃令儀年過80仍在奮戰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李振聲——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傑出名人

塔吉克族家庭三代義務戍邊70年 巴依卡:守護中國每一寸土地

創新先鋒

「無創產前檢查之父」盧煜明

盧煜明獲任香港中大校長 帶你認識這位「無創產前檢查之父」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烈士紀念日|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徐少強、《天蠶變》、《武狀元蘇乞兒》

徐少強逝世 從《天蠶變》大俠到《武狀元蘇乞兒》大反派

編輯推薦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中國粉黛亂子草

秋天限定!中國「粉紅芒草」仙氣美景 鑽進亂子草海洋世界

最美中國符號?「曬秋」曬的是甚麼?

踏入初秋之際,神秘又迷人的彼岸花開花了!在杭州植物園内,七彩絢麗的彼岸花競相綻放,美得讓人宛如置身現實版的莫奈花園,成為秋日一道亮麗風景。

今日風景|秋月彼岸花開 一期一會的浪漫花事

2:38

中國旅遊|遊歷四大賞楓勝地 欣賞秋冬最美「楓」景

1:40
西安千年銀杏樹

西安古寺最美秋景 揭開千年銀杏樹「不老」之謎

内蒙古烏蘭布統

内蒙古旅遊|「天然畫廊」烏蘭布統 邂逅秋天的童話

遼寧盤錦紅海灘

秋日限定!遼寧紅海灘 大自然的曠世奇觀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3:02

非凡75年·政經篇|社會民生「七個有」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社保體系

2:48

非凡75年·政經篇|75年糧食增產5倍 中國人吃飽了 也吃好了

2:11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經濟取得巨大發展。

非凡75年·政經篇|書寫奇迹 持續超越 中國經濟走過怎樣歷程?

中國一間鋼鐵廠內的工人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憶中國十八世紀思想文化僵化 難以發展現代科學自由經濟

母子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兩張帳單看親情何價

1964年10月16日
原子彈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宋代夜市營業至幾點?

  現代人逛夜市,是愈夜愈精彩,甚至通宵至天光。古時所謂的夜宵又是甚麼時候呢?

  北宋孟元老曾經以宋代京城生活日常為主題寫成作品《東京夢華錄》,提及到北宋時期的夜市,說「夜市直至三更盡,纔五更又復開張」。意思是說夜市營業至11時,到凌晨3時又預備第二天的營業。

  古時沒有電燈,晚上11時已非常漆黑了,此時還有夜市,可見宋代的夜生活豐富多彩。

  延伸閱讀:「半夜雞啼」有甚麼特別...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