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5/03/2024
近日,已故畫壇大師吳冠中的兒子吳可雨向香港藝術館捐贈1億港元,設「吳冠中藝術讚助」專項基金,以支持推廣中國近現代藝術。
吳家如此鍾情香港不是沒有原因,吳冠中中西相容的創作風格,與香港中西融合的城市精神不謀而合,有種「相遇相知」的情感。
糞筐作畫架 吳冠中艱苦年代堅持創作
吳冠中的藝術之路並不平坦。
1936年,17歲的吳冠中進入杭州藝術學校學習。一年後,抗日戰爭爆發,他不得不跟隨學校四處漂泊、躲避戰火,很艱難地完成了學業。
40年代,吳冠中遠赴藝術之都巴黎學習,學成歸來後,進入中央藝術學院任教。他一腔熱忱向學生介紹西方藝術,卻被批成「走資派」,受到不少冷遇。因為不願向大環境妥協,他背上笨重的油畫箱,開始了遊走江湖的寫生生涯,一走就是三、四十年。
文革時期,他被安排到農村勞動,每星期只有周末能畫畫一次。於是平時,他就趁勞作之餘構思作品;到了周末,就用小黑板作畫板、裝牛糞的糞筐作畫架,到農地創作。
在最艱苦的幾十年間,吳冠中堅持創作,慢慢摸索出了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兼有中西方背景的他,創作了一批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可惜當時內地畫壇還很保守,他的風格並不受重視,甚至有人批評他「不中不西」。
改革開放 開啟吳冠中與港情緣
直至改革開放,吳冠中的作品才逐漸受到重視。也正是改革開放,開啟了吳冠中與香港的一段情緣。
1977年,一批內地藝術家的作品在深圳展出,藝術評論人莫一點「北上」看展,回港後在雜誌上撰文介紹吳冠中。吳冠中的畫作就以方格形式印在雜誌上,首次和香港讀者見面了。
其後,吳冠中在香港的展覽愈來愈頻繁,作品也受到香港民眾的喜愛。香港藝術館曾在千禧年為他舉辦回顧展,當時平均每天有超過800人次入場看展,打破了當時中國書畫展每日入場人數的最高紀錄。
延伸閱讀:吳冠中的「點.線.面」
放棄高價拍賣 吳冠中將畫作贈香港
吳冠中對香港也有很深的情感。他生前數次來到香港寫生。得雲茶樓、西港城、康樂街......這些市井風光在他畫筆下非常生動,為90年代的香港留下了珍貴記憶。
吳冠中成名後的唯一一次公開寫生也是在香港。2002年,他到訪香港,在維港邊推了個餐車就開始舞動畫筆,很多市民和學生前來觀看。
他說,藝術家創作的時候,是不願意有人旁觀,也不願意表演的;但現在的畫家很少寫生,而他這次公開寫生就是為了給年輕一代一些示範。
2010年6月25日,吳冠中在北京辭世。就在前一天,他的5幅作品,包括4幅「絕筆」和1幅在他客廳懸掛多年的畫作剛剛運抵香港,這是吳冠中第4次捐贈自己的作品給香港藝術館。此前,他曾數次放棄高價拍賣的機會,把作品無償捐贈給香港。也因此,香港藝術館成了世界上收藏吳冠中作品最多的博物館。
曾任藝術館館長的司徒元傑評價,吳冠中與香港有「相遇相知」的情感。這份相遇相知並非偶然,而是因為兩者有共通的精神內涵。吳冠中自己也說,香港是「可以看到東方,也可以看到西方」的交匯點,與他的藝術創作不謀而合。
這些年來,吳冠中的作品愈來愈受重視,逐漸成為收藏家的心頭好,幾次在拍賣會上打破紀錄。而起初受到批評的「不中不西」,也終於成了他最為人稱道的風格特色。從1919年出生到2010年逝世,吳冠中一生見證幾個時期的變化,但無論環境如何,他始終初心不改,追尋心中的藝術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