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法融匯中西 畫壇大師吳冠中與香港「相遇相知」

撰文︰紀小婷

  近日,已故畫壇大師吳冠中的兒子吳可雨向香港藝術館捐贈1億港元,設「吳冠中藝術讚助」專項基金,以支持推廣中國近現代藝術。

  吳家如此鍾情香港不是沒有原因,吳冠中中西相容的創作風格,與香港中西融合的城市精神不謀而合,有種「相遇相知」的情感。

糞筐作畫架 吳冠中艱苦年代堅持創作  

  吳冠中的藝術之路並不平坦。

  1936年,17歲的吳冠中進入杭州藝術學校學習。一年後,抗日戰爭爆發,他不得不跟隨學校四處漂泊、躲避戰火,艱難地完成了學業。 

中國畫家吳冠中01
吳冠中1919年出生、2010年逝世,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下,他都堅持創作,最終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圖為80年代吳冠中在陝西寫生。(網上圖片)

  40年代,吳冠中遠赴藝術之都巴黎學習,學成歸來後,進入中央藝術學院任教。他一腔熱忱向學生介紹西方藝術,卻被批成「走資派」,受到不少冷遇。因為不願向大環境妥協,他背上笨重的油畫箱,開始了遊走江湖的寫生生涯,一走就是三四十年。  

  文革時期,他被安排到農村勞動,每星期只有末能畫畫一次。於是平時,他就趁勞作之餘構思作品;到了末,就用小黑板作畫板、牛糞糞筐作畫架,到農地創作。  

吳冠中02
上世紀40年代,吳冠中曾經遠赴巴黎求學,學習西方繪畫。圖為80年代他重返巴黎,參觀凡爾賽宮。(網上圖片)

  在最艱苦的幾十年間,吳冠中堅持創作,慢慢摸索出了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兼有中西方背景的他,創作了一批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可惜當時內地畫壇還很保守,的風格並不受重視,甚至有人批評他「不中不西」。 

吳冠中03
中西融合是吳冠中作品的最大特點,他將西方水彩和東方水墨融合起來,形成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圖為吳冠中作品《水巷》。(網上圖片)
吳冠中07
這幅畫名叫《朱顏未改》,之前一直掛在吳冠中家中客廳,就在去世之前,吳冠中將這幅畫連同其他4幅絕筆贈予香港。(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 開啟吳冠中與港情緣  

  直至改革開放,吳冠中的作品才逐漸受到重視。也正是改革開放,開啟了吳冠中與香港的一段情緣。 

  1977年,一批內地藝術家的作品在深圳展出,藝術評論人莫一點「北上」看展,回港後在雜誌上撰文介紹吳冠中。吳冠中的畫作以方格形式印在雜誌上,首次和香港讀者見面了。  

  其後,吳冠中在香港的展覽頻繁,作品也受到香港民眾的喜愛。香港藝術館曾在千禧年為他舉辦回顧展,當時平均每天有超過800人次入場看展,打破了當時中國書畫展每日入場人數的最高紀錄。  

  延伸閱讀:吳冠中的「點.線.面」

吳冠中04
香港曾經數度舉辦吳冠中作品展覽,千禧年的回顧展在當時創下中國書畫展參觀人數的記錄。圖為香港藝術館2019年重開之後集中展示吳冠中畫作。(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放棄高價拍賣 吳冠中將畫作贈香港 

  吳冠中對香港也有很深的情感。他生前數次來到香港寫生。得雲茶樓、西港城、康樂......這些市井風光在他畫筆下非常生動,為90年代的香港留下了珍貴記憶。 

  吳冠中成名後的唯一一次公開寫生也是在香港。2002年,他到訪香港,維港邊推了個餐車就開始舞動畫筆,很多市民和學生前來觀看。 

吳冠中05
吳冠中2002年到香港寫生,用畫筆記錄香港街景,當時他還在維港旁公開寫生,這亦是他成名之後唯一一次公開寫生。(網上圖片)

  他說,藝術家創作的時候,是不願意有人旁觀,也不願意表演的;但現在的畫家很少寫生,而他這次公開寫生就是為了給年輕一代一些示範。  

  2010年6月25日,吳冠中在北京辭世。就在前一天,他的5幅作品,包括4幅「絕筆」和1幅在他客廳懸掛多年的畫作剛剛運抵香港,這是吳冠中第4次捐贈自己的作品給香港藝術館。此前,他曾數次放棄高價拍賣的機會,把作品無償捐贈給香港。也因此,香港藝術館成了世界上收藏吳冠中作品最多的博物館。

吳冠中06
吳冠中生前多次將自己的畫作贈予香港藝術館,香港藝術館亦是全世界收藏吳冠中作品最多的博物館。圖為陳列在香港藝術館的吳冠中雕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曾任藝術館館長的司徒元傑評價,吳冠中與香港有「相遇相知」的情感。這份相遇相知並非偶然,而是因為兩者有共通的精神內涵。吳冠中自己也說,香港是「可以看到東方,也可以看到西方」的交匯點,與他的藝術創作不謀而合。  

  延伸閱讀:桌球觸發靈感 貝聿銘從中國文化領略天人合一建築觀

  這些年來,吳冠中的作品愈來愈受重視,逐漸成為收藏家的心頭好,幾次在拍賣會上打破紀錄。而起初受到批評的「不中不西」,也終於成了他最為人稱道的風格特色。1919年出生到2010年逝世,吳冠中一生見證幾個時期的變化,但無論環境如何,他始終初心不改,追尋心中的藝術理想。  

圖輯:吳冠中筆下的香港

吳冠中補充相
《維港寫生》
吳冠中08
《維港寫生》
吳冠中09
《夜香港(尖沙咀)》
吳冠中10
《都市之夜》
吳冠中11
《雀仔街》
吳冠中12
《得雲茶樓》
《中銀大廈》
吳冠中《華燈初上憶香江》
《華燈初上憶香江》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水稻專家楊華德 用中國技術解決非洲吃飯問題

七下冰洋 26天建起長城站 南極拓荒者郭琨

研發「中國芯」 黃令儀年過80仍在奮戰

「靈魂擺渡人」劉德文 20年義送近300赴台老兵魂歸故里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水稻專家楊華德 用中國技術解決非洲吃飯問題

創新先鋒

小米造車

小米造車|從無到有只需3年 雷軍:小米正式成為一家車廠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女性第一人!董紅娟登頂全部14座8000米級高峰

運動健兒

2:58

港隊單車造王者 沈金康的傳奇故事

影視巨星

姜大衛,《新獨臂刀》、《大內群英》、《再見亦是老婆》、《白日之下》

金像獎2024|香港首位亞太影帝 姜大衛為一個原因堅持演武俠片

編輯推薦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金像獎2024|《白日之下》:改編真實案件 揭露殘疾院舍黑幕

毒舌大狀-黃子華-香港電影1億票房

金像獎2024|毒舌大狀奪最佳電影 如何煉成「史上最強港產片」

金像獎2024|港產片《金手指》 重現香港「全民皆股」黃金年代

姜大衛,《新獨臂刀》、《大內群英》、《再見亦是老婆》、《白日之下》

金像獎2024|香港首位亞太影帝 姜大衛為一個原因堅持演武俠片

金手指|20年後再交手!華仔偉仔鬥戲經典作品盤點

《神鵰俠侶》 、《大隻佬》、《金手指》發布會

《金手指》與梁朝偉重逢鬥戲 劉德華怎樣從偶像變影帝?

黃子華影視作品-男親女愛-飯戲攻心-絕代商驕

黃子華影視作品盤點 攀上影藝事業高峰全靠這套劇?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1:54

一帶一路科普篇|如何以「中國方案」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2:25

一帶一路科普篇|RCEP是甚麼?它與一帶一路如何1+1>2

2:46

一帶一路科普篇|「鋼鐵駝隊」是甚麼?解密中歐班列

2:52
一帶一路科普篇

一帶一路科普篇|亞投行與絲路基金扮演甚麼角色?

坐在輪椅的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欣賞別人的幸福

道濟會堂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基督教跟革命的關係密切?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2004年4月19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2004年4月19日

中國第一顆納型衛星「納星一號」發射升空

春雨貴如油

  踏進春天,大家可能對濕悶的天氣感到煩悶,不過對農夫來說,春雨是非常可貴的,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

  這種說法在宋朝已出現。宋《景德傳燈錄》卷一道:「春雨一滴滑如油。」古時油是一種貴價的生活用品,因為油能夠點燈、煮菜、生火、取暖,是賴以生存的用品。

  春天下一場雨,是喜雨,能潤澤大地萬物,像油一樣重要。

  明代《春雨》也有說:「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滑倒解學士,笑壞一群牛。」可以看到古人對春雨...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