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如何由工科生蛻變藝術大師?

撰文︰華思齊

  1936年夏天,中國藝術家吳冠中與其他十來歲的孩子,來到杭州一軍營集訓,認識了後來同樣在藝術界享負盛名的朱德群。放暑假時,貧寒的吳冠中沒有回家,在中國藝術家搖籃杭州藝專唸書的朱德群邀請他到學校住上幾天。

中國藝術大師吳冠中 不顧家人反對投身藝壇

吳冠中是江蘇宜興人,父親是個鄉村教師,吳冠中為家中長子,對下有5個弟妹。圖為少年的吳冠中。(圖片來源:《留法三劍客》)

  當時吳冠中在浙江唸工科,從未接觸過西方藝術,初次見到杭州藝專前衛的雕塑畫作,給他極大震撼,像嬰兒睜眼初見世界。

  吳冠中後來在自傳描述:「17歲的我拜倒在她(藝術)的腳下,一頭撲向這神異的美之宇宙,完全忘記自己是一個農家窮孩子,為了日後謀生好不容易考進了浙大高工的電機科。」

考取公費留學法國 吳冠中立志揚名巴黎

   他對藝術一見鍾情,被徹底俘虜,不顧父母反對,棄工從藝,更決定「寧可窮一輩子,也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十年後,抗戰結束,教育部重啟公費留學。吳冠中金榜題名,如願到了法國習畫唸藝術。他坦言到巴黎前,曾決定不再回國,原因是國內搞美術沒有出路,認為當權者視西方現代藝術如毒蛇猛獸。他立下宏願要在巴黎揚名,飛黃騰達。

1946年吳冠中成功考取功費留學資格,到夢寐以求的法國巴黎學藝術。(圖片來源:《留法三劍客》)

感悟藝術真締 吳冠中離開巴黎回國

  到了巴黎,吳冠中潛心學習,一天到晚不是上課、看展覽,就是旅行寫生。然而,他的畫技日長,吳冠中卻漸漸發現,自己並不屬於巴黎。這從他在1949年寫給恩師吳大羽的書信可見一斑:「一年半來,我知道這個社會,這個人群與我不相干,這些快活發亮的人們於我很隔膜。燈紅酒綠的狂舞對我太生疏。我的心,生活在真空裡......」

  巴黎是他的夢想之都,是他學藝之鄉,但是,真正的故鄉只有中國。他明白到:「藝術的學習不在歐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師們的畫室,在祖國,在故鄉,在家園,在自己的心底。」因此,他決定回家。

  延伸閱讀【作品觀賞】筆法融匯中西 畫壇大師吳冠中與香港「相遇相知」 

1989年吳冠中重返巴黎,在街頭寫生。(圖片來源:«留法三劍客»)

作品賣價高 吳冠中繼續樸實創作

  當時中國正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新中國剛成立,及後發生文化大革命,讓他的藝術之路荊棘滿途。很多人事後問他當年回國的決定,吳冠中在90年代這樣回應:「半個世紀的舊事重提,仍觸動我的心弦,因我當年只能作一次選擇。至今步入暮年,仍無法對自己的藝術生涯作出結論,也許我以一生的實踐提供人們一個作比較研究的例證,是功是過,任人評說。」

  2000年後,吳冠中的畫作在拍賣會場屢創成交價新高,成為國際公認的中國藝術大師,他卻依然過著平凡簡樸的生活,孜孜不倦創作,正如他所說:「我來日無多,我將仍奮力攀向我將跌死的高點。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1990年,吳冠中在香港李節街寫生,身旁為他的太太朱碧琴。(網上圖片)

  2010年今日,吳冠中在北京醫院裏,直至兒子吳可雨致電他,辦妥捐贈作品到香港藝術館的事,他才合上眼睛,離開人世。

  吳冠中離開前,囑咐家人不要舉辦任何悼念活動,只是留下一句話:「想念我,就去看我的畫吧。」

吳冠中曾經說過,朱德群影響了他的人生,是對方帶領他走進藝術之門。圖為1992年吳冠中(左)與摰友朱德群(右)在英國。(網上圖片)

「人生是一個過程,在過程中間把價值體現出來,方式有兩種:其一掠奪,搶的財富越多越好;其二創造, 在於發明、在於探險,把好東西留下來。」──吳冠中

2:27

七一勳章|演藝界唯一獲得者藍天野:從地下黨員到話劇演員

女扮男裝從軍5年 現代花木蘭郭俊卿成戰鬥英雄

偵辦無數名人大案 李昌鈺:為普通人破案更難忘

2:38

【父親節】郎朗父親如何栽培兒子成鋼琴大師?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靈魂擺渡人」劉德文 20年義送近300赴台老兵魂歸故里

創新先鋒

生態磚塊梁美儀

生態磚塊梁美儀|從重考生到大學教授 廢物利用也能守護海洋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95後小夥奪「世界麵包冠軍」 靠中國原料征服世界

運動健兒

港隊單車造王者 沈金康的傳奇故事

影視巨星

黎明,新秀歌唱比賽(左)

「四大天王」黎明 90年代紅遍半邊天 他更是樂壇「金句王」

編輯推薦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會員活動

中國航天|停留太空時間最長中國人 王亞平和世界紀錄還差多遠?

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

張陸 曾夢想當歌手的太空人

乘神舟十四號再征穹蒼 陳冬:要為祖國飛出新高度

王亞平長駐中國太空站半年 女太空人遇「例假」影響大?

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

神舟十七號|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21

杭州亞運|18屆亞運奪38金 香港金牌運動員逐個睇 哪位贏最多金牌?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澳門、中山、珠海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文化深度遊2023前瞻 走進歷史現場

2004年12月3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陳省身逝世

著名數學家陳省身逝世

光棍節有大中小?

  每年11月11日,已經成為消費者最滿心期待的日子,因為「雙十一」是著名的網購平台進行大型促銷活動的日子,也就是一個網上的購物節。電商通過一連串拆扣優惠,讓民眾「血拚」個夠。 

  其實「雙十一」除了是購物節日,在內地高校界內也是著名的「光棍節」。    「光棍」是社會上對單身男性一個俗稱,光棍節就是一個「慶祝」男性單身人士的日子。    據說在1993年南京大學的男生們發起11月11日為單身而慶祝的日子,由於1與木棍形態相似,因此有四個1的11月11日便成為光棍節...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