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煜明獲任香港中大校長 帶你認識這位「無創產前檢查之父」

編輯︰王子傑

  香港最高學府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周五(27日)通過任命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為下任校長,將於2025年1月8日起就職,任期5年。

  盧煜明是著名分子生物學臨床應用專家,不過相信外界會對於「無創產前檢查之父」這個稱號更加熟悉。盧煜明堪稱是「最接近諾貝獎的香港人」,皆因他利用血漿DNA診斷技術,為孕婦開創的「無創產前診斷」(T21)。

  科研創新的結果,有時不單單只為名成利就,更多的是追求真理,進而造福全人類,盧煜明就是最佳例子之一:「我覺得科學研究像去一趟探索之旅,能夠親眼目睹前人未見過的事情,真是無上光榮!」

盧煜明與T21。
盧煜明利用血漿DNA診斷技術,為孕婦開創的「無創產前診斷」(T21),每年數以百萬計孕婦受惠。(圖片來源:Getty)

盧煜明希望改變世界 不忘科研初衷造福人類

  全球每800名初生嬰兒中,就有1人患上唐氏綜合症。在2011年之前,孕婦要產前檢查胎兒有沒有唐氏綜合症,只能直接從胎兒身上抽取遺傳物質以檢測。但這種具入侵性的羊膜穿刺術(即「抽羊水」),對孕婦而言有0.5%至1%的流產風險。2011年,盧煜明研發的T21開始臨床應用,只要孕婦的血液即可,準媽媽終於可以安心接受檢查。

  時間回去1980年代,盧煜明在英國牛津大學修習婦產科,當時他就立志要找出消除流產風險的檢測方法。盧煜明首次接觸當時仍屬新技術的「核酸檢測」(PCR),「教授話呢個技術可以改變世界喎,我都想學吓點樣改變世界」,遂嘗試將其應用於產前檢查。

年輕時的盧煜明。
盧煜明在英國牛津大學讀書時,就已立志要找到更安全的產前檢測方法。(網上圖片)

  一開始,盧煜明專注於在孕婦血細胞內尋找胎兒細胞的蹤迹,再藉此研究出檢測方法。可惜8年時間過去,他發現這種方法不可靠。

  面對失敗,盧煜明選擇回來香港,一方面與久未見面的親人多相聚,另一方面也想好好沉澱,思考下一步。他不斷自省自己的研究到底錯在哪裏,因而想得更透徹,答案也更清楚。

  適逢當時有研究指出,癌細胞會在血漿中釋放DNA,盧煜明靈光一閃,既然腫瘤都會釋放DNA,那麼胎兒是否一樣呢?盧教授之前只是在母親血液中找到胎兒細胞,但原來血細胞以外的地方,也能找到許多胎兒DNA。

盧煜明。
盧煜明的科研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即使「浪費」足足8年時間,他亦未有放棄,最終找到成功之路。(圖片來源:Getty)

艱苦8年卻失敗 盧煜明永不言棄找到成功路

  盧煜明的發現開創了一個全新領域,在1997年,他取得重大突破,確認孕婦血漿內有胎兒DNA。盧煜明隨後進一步發掘相關的特徵,例如用作診斷胎兒的性別、血型組合等。經過10年多時間的努力,盧煜明逐步邁向目標,成功開發唐氏綜合症產前檢測方法,準確率近乎百分百。T21的原理是,只要檢驗孕婦血漿內胎兒DNA的21號染色體,若發現有多一條染色體,即可確診嬰兒患上唐氏綜合症。

  臨床測試後,T21在2011年正式推出,至今已被全球90多個國家或地區採用,每年數以百萬計孕婦受惠。

  盧煜明並未就此停步,他進一步拓展血漿DNA診斷技術,將其應用於篩查癌症,包括常見的鼻咽癌、肝癌等。其中在鼻咽癌方面已見成果,陽性預測值達11%,較一般癌症檢測約3%高出數倍。

  科研之路一點也不容易,但盧煜明十分感恩那失敗的8年:「如果在我做醫學生的時候,就已經在血漿DNA研究中取得成果,我反而不能培養出續航能力。」

盧教授團隊利用血漿DNA診斷技術篩查鼻咽癌。
盧煜明(右)與團隊拓展檢測血漿DNA,將技術應用於篩查癌症,其中在鼻咽癌領域已見成果。(圖片來源:Getty)

  對於獲得任命為中大校長,盧煜明表示深感榮幸,因為中大不但是享譽全球研究型綜合大學,也是他服務了27年的院校,對它感情很深厚。

  盧煜明又指,中大如今已重拾正軌,未來會集中推動學術及教育。

  延伸閱讀:港產科研團隊 助「嫦娥」月球「挖土」 

  延伸閱讀:中國科學家研發出人工合成澱粉 糧食可以無中生有?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傑出名人

沈靖韜

港產鋼琴家|沈靖韜國際大賽奪冠創歷史 「鋼琴神童」怎樣煉成?

創新先鋒

Labubu龍家昇

潮流新寵Labubu之父 香港藝術家龍家昇中西合璧無限創新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編輯推薦
Labubu龍家昇

潮流新寵Labubu之父 香港藝術家龍家昇中西合璧無限創新

沈靖韜

港產鋼琴家|沈靖韜國際大賽奪冠創歷史 「鋼琴神童」怎樣煉成?

朱芸編

哪吒2|動畫電影也是音樂盛典 原來香港音樂人有份打造?

黑暗之中唱出真我 香港視障女高音膺「感動中國」人物

中國電動車的「領航員」 香港科學家陳清泉

香港故宮|港產設計師嚴迅奇 讓古今東西隔空對話

拍拉美吳德川

港產ChatGPT人材 拍拉美吳德川如何令「冇價值」變成功?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香港智慧物流新篇章 盡在《物暢其流》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必先擺脫外國的資本控制

2022年6月17日
福建艦

第二艘國產航母福建艦下水

冷僻字系列|槑

  槑(音:梅),是「梅」的異體字。《康熙字典》記載,「槑,古文梅字」。槑在方言裏也有「呆笨」的意思,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說法。

  陝西人常說:槑倯(音:梅鬆)、槑得很、老槑等。山東方言也有此字,形容詞,意思接近不善言辭、無能,例如槑神,老槑,槑呲。在江蘇,這個字更通指智障患者、精神病患者,也有長輩用來嚇唬小孩子,說:老槑子來了。

  網絡文化盛行後,一些古字詞竟然成為網絡流行用語,只是意思完全變了樣。「槑」字就是其中之一。

 ...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