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聲——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編輯︰許可

  說到讓中國人都能吃飽,很多人想起的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其實中國還有一位與袁老齊名、並稱「南袁北李」的農業科學家,他就是「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李振聲。

李振聲為有飯吃報考農校?

圖為年輕時的李振聲。
李振聲打算找一份教書工作,但一張招生廣告,改變了他的一生。圖為年輕時的李振聲。(網上圖片)

  李振聲1931年2月出生在山東淄博一個農家,小時候捱過餓,經歷過戰火。他靠着親戚接濟讀到高中二年級,原本打算到省會濟南謀取一個教職糊口,但街頭一則招生廣告改變了他的命運。

  當時是1948年,濟南剛解放,山東農學院重新招生,「免費食宿」4個字吸引了李振聲。「又有飯吃,又能上大學,這是我從來都不敢想的事。」他決定試一試,結果一試成功,成為了小麥育種與栽培專業的學生。

  那時在中國北方農村,人們主要靠玉米、大豆填飽肚子,小麥產量低,又容易遭受乾旱和病蟲害,可謂來之不易,吃上一頓用小麥磨成的「白麵」,是很多人的盼望。

  一次學校假期,李振聲把培育出的小麥良種帶回家,有鄉親們試種果然收成大增,此後大家紛紛登門換種。看到這情景,他深刻體會到科學對提高糧食產量的重要,也堅定了研究方向。

牧草為李振聲開拓育種新領域

中國小麥產量佔糧食總產量約兩成
中國小麥產量佔糧食總產量約兩成,所以李振聲的研究至關重要。(網上圖片)

  1951年畢業,李振聲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北京遺傳選種實驗館。能進入中國科學最高殿堂,對李振聲是意外驚喜,但也有一絲遺憾,因為他最想做的是小麥遺傳育種研究,卻被分到栽培組研究牧草。那時李振聲當然不會想到,小小的牧草,日後會幫助他開拓出育種新領域。

  5年後,李振聲響應國家支援大西北號召,轉往陝西小城楊陵的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

  那一年,中國爆發了史上最嚴重小麥條銹病。這種病被稱為「小麥癌症」,是公認世界性難題,它的傳染性極強,會導致小麥大幅減產,甚至絕收。

  據報道,當時因病減產的小麥達幾十億公斤,約佔全國糧食總產量二十分之一,影響非常嚴重。

遠緣雜交 李振聲挑戰高難度

李振聲一生致力小麥遺傳育種的研究與教學
李振聲一生致力小麥遺傳育種的研究與教學,圖為上世紀80年代李振聲(左一)和學生在麥田裏。(網上圖片)

  看到許多農民對着染病麥苗失聲慟哭,農家出身的李振聲感同身受。他下決心要戰勝小麥病害、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從何處着手呢?李振聲想到在北京研究了5年的牧草:「小麥有5,000年的歷史,一直是人工栽培,抗病能力弱。而牧草則是在自然環境下生存繁衍,自身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和抗體基因,對條銹病有很好的抗性。如果把它的抗病能力轉移到小麥上,不就能大大提高小麥的抗病性嗎?」

  要把牧草抗病能力轉移到小麥,就要讓兩種不同的植物雜交,學術上稱之為「遠緣雜交」,難度極大。

  為了得到最優質品種,李振聲挑選最好的小麥雜交繁育,再篩選,再雜交,又再篩選……​​8年過去,可是抗病小麥還沒有培育出來。

耗23年 李振聲育成高產抗病新種

李振聲除了是農業科學家,也是農業發展戰略專家。
李振聲除了是農業科學家,也是農業發展戰略專家,他曾率領專家組,就中國農業發展問題進行調查和撰寫報告。(網上圖片)

     非議接踵而來,李振聲甚至受到「研究工作脫離實際」的批評。「那段日子,我的壓力最大。」但他選擇了堅持。

  1964年,小麥收成期前接連下了40多天雨,等到天氣放晴,1,000多份雜交品種小麥幾乎悉數乾枯了,只有一份舒展着葉片,保持着金黃顏色。李振聲興奮不已,帶着這棵小麥又投入了新的研究,這一做又是十多年......

  1979年,也就是李振聲研究小麥遠緣雜交的23年後,轉移了牧草基因,抗病性強、產量高、品質好的小麥品種「小偃6號」育成,開始在黃淮流域冬麥區廣泛種植。陝西農村一句民謠漸漸流傳開:「要吃麵,種小偃。」

  到21世紀之初,「小偃6號」系列及其衍生品種多達50多個,在全國累計推廣3億畝以上,增產超過150億公斤。國際公認的糧食安全線是每年人均400公斤,只要簡單計算,就能理解150億公斤是甚麼概念。

獲共和國勳章 李振聲受肯定

李振聲(左)在2006年獲國家最高科技獎,由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的胡錦濤頒獎。
李振聲(左)在2006年獲國家最高科技獎,由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的胡錦濤頒獎。(網上圖片)

  此後中國的農學界把李振聲和袁隆平合稱「南袁北李」;李振聲也被譽為「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

  當然,李振聲對解決中國糧食問題的貢獻絕不止是培育「小偃6號」,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糧食產量兩度徘徊不前,他還受當局指派,帶領農業專家就此展開調查,並提出至關重要的戰略性對策和建議。

  李振聲亦一直堅持科研和教學,90歲後他不能親自到田間地頭去了,但仍用微信了解着第一線工作進展。

  李振聲1991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曾出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2024年,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李振聲被授予「共和國勳章」,成為繼袁隆平之後第二位獲得該獎項的農業學家。

  延伸閱讀:為中國人吃上飽飯奮鬥一生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 中國試爆原子彈的關鍵之人

王永志開創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他還研發了2款火箭 6款導彈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板門店談判當翻譯 兩彈元勳朱光亞有何秘密任務?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李振聲——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傑出名人

塔吉克族家庭三代義務戍邊70年 巴依卡:守護中國每一寸土地

創新先鋒

「無創產前檢查之父」盧煜明

盧煜明獲任香港中大校長 帶你認識這位「無創產前檢查之父」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烈士紀念日|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徐少強、《天蠶變》、《武狀元蘇乞兒》

徐少強逝世 從《天蠶變》大俠到《武狀元蘇乞兒》大反派

編輯推薦
3:30

非凡75年·環保篇|中國自然保育的5個「第一次」

3:05

非凡75年·文體篇|新中國體育75年 從零到4000個世界冠軍

2:48

非凡75年·政經篇|75年糧食增產5倍 中國人吃飽了 也吃好了

2:47
近年,網劇、網文、網遊已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新三樣」。

非凡75年·文體篇|中國文化出海「新三樣」:網劇 網文 網遊

3:09

非凡75年·政經篇|中國的脫貧奇迹

2:52
新中國成立75年,逐步成為清潔能源冠軍。

非凡75年·環保篇|中國何以成為「清潔能源冠軍」?盤點3大成就

2:11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經濟取得巨大發展。

非凡75年·政經篇|書寫奇迹 持續超越 中國經濟走過怎樣歷程?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3:02

非凡75年·政經篇|社會民生「七個有」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社保體系

2:25
中央贈港大熊貓安安與可可

中央贈港大熊貓|將入住安安佳佳舊居 即睇安安可可小簡介

2:59

非凡75年·政經篇|新中國外交75年 從「一邊倒」到「大國外交」

中國一間鋼鐵廠內的工人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憶中國十八世紀思想文化僵化 難以發展現代科學自由經濟

母子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兩張帳單看親情何價

1998年10月13日
崔琦

華裔科學家崔琦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冬季冷暖看重陽  

  中國古代以農立國,因此非常看重氣候變化。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節與冬季氣候原來也有關係?

  古代有一種說法:「今年重陽不打傘,明年地裏光杆桿。」意思就是重陽節那天不下雨(不打傘代表不下雨),那麼之後的冬天就會較為乾旱,在水份不足的情況下明年糧食收成也會出現問題。

  相類似的農諺也有:「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旱。」意思就是說如果農曆十三前後沒有雨,往後雨水就比較少了,整個冬天雨雪匱...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