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9/09/2024
說到讓中國人都能吃飽,很多人想起的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其實中國還有一位與袁老齊名、並稱「南袁北李」的農業科學家,他就是「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李振聲。
李振聲為有飯吃報考農校?
李振聲1931年2月出生在山東淄博一個農家,小時候捱過餓,經歷過戰火。他靠着親戚接濟讀到高中二年級,原本打算到省會濟南謀取一個教職糊口,但街頭一則招生廣告改變了他的命運。
當時是1948年,濟南剛解放,山東農學院重新招生,「免費食宿」4個字吸引了李振聲。「又有飯吃,又能上大學,這是我從來都不敢想的事。」他決定試一試,結果一試成功,成為了小麥育種與栽培專業的學生。
那時在中國北方農村,人們主要靠玉米、大豆填飽肚子,小麥產量低,又容易遭受乾旱和病蟲害,可謂來之不易,吃上一頓用小麥磨成的「白麵」,是很多人的盼望。
一次學校假期,李振聲把培育出的小麥良種帶回家,有鄉親們試種果然收成大增,此後大家紛紛登門換種。看到這情景,他深刻體會到科學對提高糧食產量的重要,也堅定了研究方向。
牧草為李振聲開拓育種新領域
1951年畢業,李振聲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北京遺傳選種實驗館。能進入中國科學最高殿堂,對李振聲是意外驚喜,但也有一絲遺憾,因為他最想做的是小麥遺傳育種研究,卻被分到栽培組研究牧草。那時李振聲當然不會想到,小小的牧草,日後會幫助他開拓出育種新領域。
5年後,李振聲響應國家支援大西北號召,轉往陝西小城楊陵的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
那一年,中國爆發了史上最嚴重小麥條銹病。這種病被稱為「小麥癌症」,是公認世界性難題,它的傳染性極強,會導致小麥大幅減產,甚至絕收。
據報道,當時因病減產的小麥達幾十億公斤,約佔全國糧食總產量二十分之一,影響非常嚴重。
遠緣雜交 李振聲挑戰高難度
看到許多農民對着染病麥苗失聲慟哭,農家出身的李振聲感同身受。他下決心要戰勝小麥病害、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從何處着手呢?李振聲想到在北京研究了5年的牧草:「小麥有5,000年的歷史,一直是人工栽培,抗病能力弱。而牧草則是在自然環境下生存繁衍,自身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和抗體基因,對條銹病有很好的抗性。如果把它的抗病能力轉移到小麥上,不就能大大提高小麥的抗病性嗎?」
要把牧草抗病能力轉移到小麥,就要讓兩種不同的植物雜交,學術上稱之為「遠緣雜交」,難度極大。
為了得到最優質品種,李振聲挑選最好的小麥雜交繁育,再篩選,再雜交,又再篩選……8年過去,可是抗病小麥還沒有培育出來。
耗23年 李振聲育成高產抗病新種
非議接踵而來,李振聲甚至受到「研究工作脫離實際」的批評。「那段日子,我的壓力最大。」但他選擇了堅持。
1964年,小麥收成期前接連下了40多天雨,等到天氣放晴,1,000多份雜交品種小麥幾乎悉數乾枯了,只有一份舒展着葉片,保持着金黃顏色。李振聲興奮不已,帶着這棵小麥又投入了新的研究,這一做又是十多年......
1979年,也就是李振聲研究小麥遠緣雜交的23年後,轉移了牧草基因,抗病性強、產量高、品質好的小麥品種「小偃6號」育成,開始在黃淮流域冬麥區廣泛種植。陝西農村一句民謠漸漸流傳開:「要吃麵,種小偃。」
到21世紀之初,「小偃6號」系列及其衍生品種多達50多個,在全國累計推廣3億畝以上,增產超過150億公斤。國際公認的糧食安全線是每年人均400公斤,只要簡單計算,就能理解150億公斤是甚麼概念。
獲共和國勳章 李振聲受肯定
此後中國的農學界把李振聲和袁隆平合稱「南袁北李」;李振聲也被譽為「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
當然,李振聲對解決中國糧食問題的貢獻絕不止是培育「小偃6號」,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糧食產量兩度徘徊不前,他還受當局指派,帶領農業專家就此展開調查,並提出至關重要的戰略性對策和建議。
李振聲亦一直堅持科研和教學,90歲後他不能親自到田間地頭去了,但仍用微信了解着第一線工作進展。
李振聲1991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曾出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2024年,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李振聲被授予「共和國勳章」,成為繼袁隆平之後第二位獲得該獎項的農業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