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編輯︰聞華

  四川三星堆,是中國最神秘的考古遺址之一,可能也是「科技」元素最多的一個。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面具被形容好似「外星人」,考古現場更出現「太空艙」,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三星堆「太空艙」有甚麼秘密?

  香港故宮9月底開始舉辦「凝視三星堆」的特別展覽,展出120件珍貴文物,當中近半數是近3年內最新發掘的重要文物,神秘的三星堆再一次引發關注。

當代中國-三星堆考古科技
2021年的一次三星堆考古發現超過500件文物,包括半張獨特的黃金面具,約28厘米高,已有數千年歷史,令網友大喊驚艷。同時,三星堆考古科技一樣受到網友關注。(圖片來源:Getty)

  2020年,三星堆遺址重啟考古發掘工作,到2022年,在新發現的6座「祭祀坑」中,共出土了金面具、青銅神樹、絲綢等近1.3萬件古蜀文明文物,驚艷世人。

當代中國-三星堆考古科技
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2020年,在三星堆遺址周邊挖出一隻陶豬,激似電子遊戲「憤怒鳥」裏的反派綠豬,引發熱議。(圖片來源: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微博)

  同樣令人驚歎的,還有三星堆考古現場出現的「太空艙」。

  這是考古團隊首次啟用的工作艙,配備了小型變頻環境控制系統、高壓微霧加濕系統等科技設施,達到恆溫、恆濕的效果。

當代中國-三星堆考古科技
考古團隊在現場搭建近2,000平方米的考古大棚,其內搭建恆溫恆濕工作艙、考古實驗室等等,將三星堆考古現場變成「高科技」實驗室。(圖片來源:Getty)

  工作艙搭建在需要發掘的祭祀坑上,將整個祭祀坑完全籠罩在艙內,相當於將考古現場變成實驗室。艙內配備的載人工作台可自動升降,搭載考古工作人員和文物落坑、出坑。工作人員還可以趴在工作台上,懸空清理坑內文物,令考古人工作環境更舒適,亦更有益保護文物。

三星堆考古科技:電磁感應與高光譜分析

  三星堆考古應用的「黑科技」,遠不止這一種,貫穿了整個考古過程。

  發掘文物之前,首先要進行勘察。電磁感應技術,可以幫助考古團隊探測地下金屬文物的位置。

當代中國-三星堆考古科技
最新三星堆考古應用大量科技手段,在恆溫恆濕工作艙內,工作人員趴在自動載人工作台上,懸空清理文物。(圖片來源:Getty)

  高光譜分析掃瞄技術,可以對土壤一層一層地進行掃描,幫助考古人員發現一些「沒有想到的」文物,例如絲織品之類。考古團隊會因應掃描結果,調整發掘方案。

  深埋地下幾千年的文物比較脆弱,如絲綢、漆器、象牙等,取出時隨時可能損壞。

  考古團隊在現場設立多個應急保護實驗室,包括有機、無機實驗室、應急分析實驗室等,以便即時對文物進行「搶救」,這也是一個創舉。

三星堆考古科技:3D打印文物「保護套」

  3D數碼和3D打印技術,被用來給文物製作「保護套」。考古工作人員先對文物進行3D掃描,在電腦中製作成3D影像,再透過3D打印技術製作出一模一樣的模型,根據模型為文物製作硅膠保護套。在文物出土時,就為文物貼上一層保護套,再裹上石膏,小心取出,進行修復處理,避免文物因接觸空氣而氧化。

當代中國-三星堆考古科技
最新三星堆考古「科技感」十足,技術、設備今非昔比。考古工作人員用3D打印技術製成1:1文物模型,並據此製作硅膠保護套,保護出土文物。(圖片來源:Getty)

  對出土象牙的搶救性保護,是發掘工作的一大難點,被稱為「和時間賽跑」。考古團隊首次採用了高分子繃帶等新技術:首先用鐵絲帶着棉線、紗布穿過象牙之間的縫隙;再為象牙裹上一層保鮮膜,避免「酥化」碎裂;然後用浸過水的高分子繃帶裹住象牙,待其變硬固化後,將棉線、紗布綁在繃帶上,就可以將象牙完好無損地提取出來。

三星堆科技-象牙
三星堆6個祭祀坑共發掘出700多根象牙,無一損毀,堪稱是傳統手藝與現代科技融合的傑作。(圖片來源:記錄片《又見三星堆》影片截圖)

  文物上的細節隱藏着許多重要信息,普通顯微鏡未必能捕捉到這些細節,這時就輪到「超景深顯微鏡」出手。

  這種顯微鏡能夠將文物樣品放大幾千倍,同時進行3D掃描,拍攝3D影像。考古工作人員在現場發現疑似紡織物的殘留痕迹,第一時間用超景深顯微鏡進行觀測,看到了清晰紋路,證明三星堆地區早在3,000多年前已開始使用絲綢。

三星堆科技-文物修復
在對文物展開修復前,考古團隊會記錄其尺寸、重量、材質等信息,每次取樣後都要記錄樣品的提取位置、比例並拍照留存,所採集的海量信息可為日後修復、研究工作提供堅實基礎。(圖片來源:紀錄片《又見三星堆》影片截圖)

三星堆考古高科技 料成行業新標桿

  三星堆目前共發現8個祭祀坑,考古發掘工作曾因技術問題中斷30多年,直到2020年重啟。一系列最新科技手段的應用,顛覆了人們對於傳統考古工作「灰頭土臉」的印象。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認為,三星堆考古採用了多種現代科技手段,開創了考古發掘現場保護新模式,「可以說為今後考古發掘和研究豎起一個新標桿」。

三星堆科技-對比
三星堆考古今昔對比,左圖為1986年,右圖為2021年。(網上圖片)

  目前,三星堆已發掘的面積不到2萬平方米,僅佔整個遺址面積的千分之二。未來,這個來自古蜀文明的龐大遺迹還會帶來甚麼驚喜?三星堆考古現場又會出現哪些新的「黑科技」?大家都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由兵馬俑考古 看中國文物保護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

1400年窯火不絕 陝西古鎮如何重塑「瓷都」?

翻滾而不熄滅?神奇滾燈登上杭州亞運開幕式

1:39

從日用品到工藝品 「一壺一世界」的內畫絕技

1:40

從河泥到千古名硯 澄泥硯工藝是怎樣復活的?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香港故宮三星堆展覽

香港故宮三星堆展開幕 120件文物亮相 精彩不止最大金面罩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香港故宮三星堆

香港故宮 三星堆|古蜀文明重見天日 回顧近百年發掘過程

四川省三星堆博物館新館

四川旅遊|三星堆新館打卡攻略 邂逅千年古蜀文明

又見三星堆-紀錄片-四川-考古科技

紀錄片《又見三星堆》:解密古蜀文明 揭秘高科技考古

25歲手作KOL 用500克黃金「神還原」三星堆面具

三星堆

香港故宮 三星堆|戴金面罩人頭像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