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02-27
2007年2月27日,中國頒發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予小麥育種專家李振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兩名,李振聲是此獎項的第10位獲得者,也是2006年度唯一獲得這項殊榮的科學家。
李振聲在糧食產量提升方面有着卓越貢獻,他與水稻雜交之父袁隆平齊名,業內尊稱二人為「南袁北李」,他同時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研究員、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李振聲主要從事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研究,同時開展農業發展戰略研究,他開創了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育種新領域並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種。他育成的「小偃6號」已經成為中國小麥育種的重要骨幹親本,是中國北方麥區的兩個主要優質源之一。
李振聲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與小麥打交道,那時候的中國北方很多人都盼望天天能吃到白面,但當時相比玉米、土豆等主食,小麥的產量很低,因為它容易遭受到病害。1956年黃河流域正正就流行一種叫條鏽病的嚴重小麥病害,令到每畝小麥減產20%到30%,整個黃河流域就減產一百多億斤,就在此時李振聲開始了自己對小麥的研究。
當時為了提高中國小麥的抗病害能力,李振聲循很多人不敢輕易涉及的「遠緣雜交」方向作研究,簡單而言就是用小麥和一種具有很強抗病蟲害能力的牧草進行雜交試驗,因為兩者並不是同一種植物,親緣關係較遠,所以被稱作「遠緣雜交」試驗。直到80年代末,李振聲花了20年時間培育出來的雜交小麥「小偃6號」終於取得成功,令中國的小麥產量累計增產了60億斤。
憑着在糧食產量提升方面的卓越貢獻,李振聲獲頒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此獎是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科學技術工作者者的最高獎項。根據有關規定,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數額為500萬元,其中450萬元由獲獎人自主選題,用作科學研究經費,50萬元屬於獲獎人個人所得。當時李振聲決定將該次獲得的50萬元個人獎金全部捐給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作為學生的「助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