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滔的完美主義 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撰文︰郭曉陽

  在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市佔超過7成的大疆(DJI),可說是無人不知。這個從深圳小作坊起家,做到無人機市場王者的中國科技品牌,全賴其創辦人汪滔追求完美的挑剔主義性格。這個孤傲的天才,是中國科技界的異類,鮮有露面的他,卻總是帶給無人機市場一個又一個的驚喜。

中國科技新領袖 感激香港科技大學栽培

  汪滔曾經說過:假如自己沒有去香港,沒有入讀香港科技大學,便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假如自己留在內地或者去了美國,也不會創辦大疆搞創新科技。這個中國科技界的新領袖,經常都感激香港科技大學對自己的栽培,這個源於香港科技大學的傳奇,又是怎樣來的呢?

  1980年出生的汪滔,今年剛過40歲,和很多新一代的中國科技領軍人一樣,是一個80後;也和大多數的80後一樣,因為受到生活啟發,而決心走上創新科技之路。

  不到10歲的汪滔因為一本科技漫畫中的一個紅色直升機,而萌生了一個自己做直升機的夢想。直到2001年考上華東師範大學電子學系之後,這個夢想一直沒有熄滅。

  在華東師範大學讀到大學三年級的那一年,汪滔毅然退學。這個日後成為其中一個中國科技創新指標人物的年輕人,向自己心儀的史丹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遞交入學申請,但成績中上的他,接連被拒,最終只是收到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取錄通知。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汪滔的完美主義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汪滔是個工作狂,經常一天工作18個小時,在他的辦公室裏面,甚至放了一張單人床,累了就休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追尋夢想 萌生中國科技新產品

  雖然入讀一流名校夢碎,但汪滔在科大延續他的飛行夢,在校期間兩次參與機械人比賽,曾經獲得香港區冠軍和亞太區季軍的成績。在研發期間,即使摔壞了多部飛行模型機,甚至被旋轉的螺旋槳劃傷手掌而留下疤痕,都無阻汪滔追尋自己的飛行夢。

  到了快將畢業,汪滔為了自己的興趣,不惜向自己的大學教授軟磨硬泡,為的就是希望自己決定畢業論文的題目。最終,汪滔得償所願,獲教授首肯讓他將畢業研究定為遙控直升機的飛行系統的研發;汪滔更成功向學校申請到1.8萬元的研究經費,之後就開展了長達5個月,每天熬夜到凌晨5點的研究工作。

  可惜的是,到了提交研究的時候,遙控飛機還是從空中掉了下來,汪滔一直希望做到遙控飛機在空中隨時停的自動懸空技術,還是沒有成功;而他的畢業項目,只獲得了一個C。

  雖然研究項目以失敗告終,但上帝卻為他開了另一扇門。汪滔的執著,引起了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李澤湘的注意,在李教授的引薦下,汪滔獲得了為期兩年的研究生深造資格。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汪滔的完美主義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大疆每次有新產品登場,都會吸引不少消費者來朝拜,大家對大疆的產品不但有信心,更成為一種信仰。(圖片來源:Getty)

中國科技界新星 打造完美產品

  此時,汪滔除了繼續進修,還開始創業。籌集到200萬的資金之後,他和兩個同學跑到深圳去租了一個小貨倉創辦了大疆創新公司。剛開始的時候,大疆根本沒有考慮過商業競爭,只想做出一款完美的產品。

  由於汪滔做研發很專注,而且執著,有一段時間更要求合作夥伴填寫「時報」,也就是報告每小時做了什麼,讓合作夥伴,甚至後來加入的員工都受不了;更甚者,由於汪滔喜歡晚上工作,一有想法就要找同事聊,令同事們備受壓力,最終紛紛離開。

  汪滔自己也曾坦言,自己是個完美主義者,因此在與其他人溝通的時候,往往會造成很多摩擦。曾經有報道就說過,汪滔對產品的細節都有嚴格要求,例如一顆螺絲的鬆緊,他都會親手告知員工,要擰到多少程度為止,力求完美。

  但正是因為他的執著,讓他能堅持做最好的產品。

  據投資銀行高盛估算,2016年至2020年期間,全球對於民用無人機的消費支出高達7,800億港元;而大疆的市佔率高達7至8成,毫無疑問是無人機市場的一哥。

  大疆的成功,離不開汪滔的堅持。在愈發激烈的競爭下,汪滔和大疆一直堅持完善產品,追求最完美的設計。大疆或許不會是最賺錢的中國科技公司,但汪滔一定會是其中一個中國科技界最成功的技術創新人才,正因他對產品的執著,造就了大疆獲得世界的認同。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汪滔的完美主義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大疆的無人機不但用在一般航拍,甚至不少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部門都會用來巡視森林、防火、救災等。(圖片來源:AP)

 

最強中國科技企業故事 任正非1.6萬元創華為王國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馬化騰以創新顛覆自己微信開啟中國科技創新的典範

馬化騰以創新顛覆自己 微信開啟中國科技創新的典範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物流結合科技王衛憑智慧膽色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

物流結合科技 王衛憑智慧膽色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

中國科技界傳奇 芯片教父張忠謀的香港情緣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當代中國-創新先鋒泡泡瑪特王寧打造「盲盒」帝國

泡泡瑪特王寧打造「盲盒」帝國 創新念頭靈感來自香港...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汪滔的完美主義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汪滔的完美主義 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當代中國-創新先鋒-創辦小紅書源於熱衷旅遊

創辦小紅書源於熱衷旅遊 毛文超:創業離你真的很近

當代中國-創新先鋒-喜茶聶雲宸

喜茶聶雲宸是「最牛90後」 創新發明芝士奶蓋打造奶...

當代中國-bilibili-【B站上市】bilibili上市源於偶然?創辦人徐逸為何成功?

bilibili上市源於偶然?創辦人徐逸為何成功?

當代中國-創新先鋒-海底撈張勇發迹史

海底撈張勇從街邊檔到成功上市 餐飲神話源自「逆天」...

當代中國-創新先鋒-小馬智行彭軍自動駕駛夢

小馬智行彭軍自動駕駛夢 「希望能夠通過技術改變世界...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李東生

TCL李東生|「終一生 成一事」 堅守40多年屢創...

潮流人物

王珮瑜;京劇

王珮瑜:「揮着鬍子的女人」 她是推廣京劇第一人

小城大事

大熊貓 仿真公仔

一隻公仔50道工序 成都男生劉滔 製仿真大熊貓 遠...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甄子丹,《殺神John Wick 4》,《葉問 》,《精武門》

甄子丹捲起葉問熱潮 創事業高峰 「宇宙最強」稱號如...

編輯推薦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1260km²|中國最大濕地——額爾古納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300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一圖看清「十四五」規劃8大範疇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2015年3月28日
一帶一路白皮書

中國發布首份「一帶一路」 政府白皮書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