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結合科技 王衛憑智慧膽色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

撰文︰郭曉陽

  網購和快遞猶如兄弟一樣,要網購,就要靠快遞送貨。說起網購,大家先想起的定是淘寶;而講到快遞,消費者也肯定記得順豐。順豐的成功,除了得益於中國經濟發展,大眾消費力提升之外,更重要的順豐的掌門人——王衛,如何憑着過人的勇氣和毅力,準確判斷時機,成就一個快遞王國的出現。

乘改革開放起飛 改變中國經濟趨勢

  1971年出生的王衛,7歲的時候移居香港,但完成高中課程之後,王衛沒有繼續讀書,而是跑去廣東的順德,做起了印染的工作。印染和快遞風馬牛不相及,何以王衛之後會成為快遞的大王?更成為其中一個改變中國經濟和消費者習慣的人?

  故事要由上世紀9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南巡,改變中國經濟大方向開始講起。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物流結合科技王衛憑智慧膽色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
王衛從最初的送水貨,到今天讓順豐成為最大的物流公司,員工總數更超過13萬人。(圖片來源:Getty)

  由於當時改革開放超過10年,社會又再出現懷疑改革開放成效的聲音,鄧小平為了堅定大眾對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決心,於是到作為改革開放橋頭堡的深圳巡視。此一南巡,開啟了8萬多間香港製造業企業北移內地的大潮。

  當時北上設廠的企業,單是珠三角地區就佔了5萬多間,帶動香港與珠三角地區的信件、貨運等業務急促發展,也開啟了中國經濟再度起飛的里程碑。

  其時,王衛因為擁有香港居民的身份,因為受朋友所託,在香港和廣東兩地運送簡單輕便的貨物,久而久之,找他的人愈來愈多,有時甚至兩個拉車都放不下,這讓王衛意識到,香港和廣東之間的貨運將會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龐大商機。

從傳呼機到智能電話 順豐處於中國經濟領先地位

  人可以窮一時,但不會窮一世。

  王衛當時捉緊了這個機遇,將自己打工賺到了4萬元,加上向父親借了3萬元,還有太太的獎學金,湊夠了10萬元,和朋友一起在順德註冊了順豐速遞,開始了快遞的業務。其時是1993年3月26日,當時王衛的策略是,別人要收70元一件的快遞,順豐只收40元。

  這種減價搶客的策略很成功,順豐很快就將業務延伸到廣東各地,到了1997 年,王衛幾乎已經壟斷所有通港的快遞業務,這一年,王衛只是26歲。

  順豐的成功,不止是減價戰,不但把握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機遇,更重要是王衛能夠善用科技。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物流結合科技王衛憑智慧膽色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
順豐雖然收費較貴,但不少需要使用物流寄件的消費者還是會選擇她的服務,主要是因為準時和快捷。(圖片來源:Getty)

  作為快遞龍頭,順豐很早就開始使用便攜式通訊工具。早年的順豐快遞員仍是沿用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上門叫人收件,但費時失事;隨着傳呼機出現,順豐先是為所有快遞員配備傳呼機,只要有急件,快遞員就會收到119的短信,代表要立刻回公司。

  直到智能電話出現,順豐又為每個快遞員準備了一部智能電話,用以追蹤快遞,以及幫客戶登記等,做到了網上辦理,創了業界先河;而且這部電話防水防塵,也不怕跌撞,對需要長途奔走的快遞員來說是最好的工具。

  除了運用科技,王衛在提升營運上也非常大膽。在2003年的時候,中國遭遇沙士疫情,造就了電商崛起;電商需求飛升,令快遞業務水漲船高。王衛當時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為航空貨運價格大跌,破天荒租了5架飛機來進行貨運,成為中國第一間使用全貨運專機的民營企業。

  就因為這一步,順豐拉開了與其他物流公司的產差距。

斥巨資買飛機 成物流巨人推動中國經濟

  到了2009年,順豐更進一步,成立屬於自己的航空公司,買來自己的飛機。不要忘記,2009年正值金融海嘯,環球經濟崩潰,很多物流公司都倒閉,王衛冒着資金風險,順豐這一招,讓他控制了長遠的成本,成為中國,甚至世界首屈一指的快遞公司。

  王衛,中國物流快遞業務的領軍人物。一般人眼中的物流快遞,只不過是搬搬抬抬,上不了大場面,但偏偏在王衛的手上,既可以用上科技產品,又能派上飛機運輸,成就了順豐一個「快」字,也為王衛的物流生意寫下傳奇。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物流結合科技王衛憑智慧膽色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
順豐機隊有超過60架飛機,因此她的物流航點比一般航空公司多,而且送貨快。(圖片來源:Getty)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馬化騰以創新顛覆自己微信開啟中國科技創新的典範

馬化騰以創新顛覆自己 微信開啟中國科技創新的典範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汪滔的完美主義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汪滔的完美主義 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中國科技界傳奇 芯片教父張忠謀的香港情緣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努力必然成功成就中國經濟巨人馬雲

努力必然成功 成就中國經濟巨人馬雲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山區孩子成就最強中國科技企業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汪滔的完美主義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汪滔的完美主義 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除了技術創新張一鳴與抖音何以在當代中國成功?

除了技術創新 張一鳴與抖音何以在當代中國成功?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物流結合科技王衛憑智慧膽色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

物流結合科技 王衛憑智慧膽色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馬化騰以創新顛覆自己微信開啟中國科技創新的典範

馬化騰以創新顛覆自己 微信開啟中國科技創新的典範

中國科技界傳奇 芯片教父張忠謀的香港情緣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努力必然成功成就中國經濟巨人馬雲

努力必然成功 成就中國經濟巨人馬雲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李東生

TCL李東生|「終一生 成一事」 堅守40多年屢創...

潮流人物

 TikTok周受資

冷靜應對美議員5小時刁難 TikTok周受資何許人...

小城大事

大熊貓 仿真公仔

一隻公仔50道工序 成都男生劉滔 製仿真大熊貓 遠...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廖啟智,200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男配角,《籠民》,《証人》

懷念「配角王」廖啟智 擅演小人物 曽兩奪金像獎男配...

編輯推薦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

【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中國非遺應該要通過不同平台例如電商繼續傳承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中國文化|「非遺+電商」讓傳統技藝多管道「出圈」

1993年3月29日
包產到戶

「包產到戶」寫入中國憲法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