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技術創新 張一鳴與抖音何以在當代中國成功?

撰文︰郭曉陽

  7年時間,從白手興家,到將財富和資產提升到超過1,200億元,這個當代中國的創業故事到底有多神奇?你或許還未聽過誰是張一鳴,但說到抖音,說到TikTok,說到今日頭條,大家或許就會明白,這個用7年時間的成功創業的IT男,如何靠專注在中國科技成就一番大事業。

抖音風行國內外 成當代中國App典範

  TikTok從今年6月位列全球收入最高的非遊戲應用程式、在iOS和Android全球下載量超過20億次,到被美國封殺,要求賣盤,TikTok(抖音的國際版)這個屬於當代中國出品的中國科技社交媒體應用短短半年經歷大起大跌。TikTok的創辦人張一鳴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除了技術創新張一鳴與抖音何以在當代中國成功?
張一鳴回憶當時字節跳動打算開發社交媒體的時候,公司內部都有過掙扎,畢竟當代中國已經有不少社交媒體應用App,抖音會不會成功還是很難說。(圖片來源:AP)

  1983年出生的張一鳴,40歲不到。但他出生的地方,似乎註定他在當代中國有一番不平凡的經歷。在福建龍岩出生的張一鳴,家鄉出過不少名人,包括當代中國首任空軍司令劉亞樓、開國上將楊成武,甚至當代中國的羽毛球名將林丹,都是福建龍岩人。

  而張一鳴出生的年代,剛巧是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開端,社會對新潮事物都抱有積極正面的印象;而張一鳴的父母也是熱愛新鮮事物的人,因此給予了張一鳴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讓張一鳴有了對創新的憧憬。在張一鳴的記憶中,童年總是聽到父母聊到在國外的朋友做了某項新技術、做了某個新產品;而這些在張一鳴的心中留下一個中國科技發展的夢。

  2005年在南開大學畢業之後,張一鳴選擇了創業;那一年,當代中國的互聯網網民首次超過了1億,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互聯網大國。但第一次創業,張一鳴沒有成功,全因和朋友一同研發出來的產品,定位不成功,沒有獲得預期中的客戶數量。

畢業即創業 趕上當代中國互聯網風潮

  首次創業失敗之後,張一鳴去過幾間互聯網公司,甚至在微軟中國工作過半年,但那半年裏面,張一鳴為工作總結出兩個字:無聊。但這個無聊不是無所事事,只是微軟的架構已經成為一個體系,很難變出花樣,張一鳴不習慣這種平穩的工作,最終,他還是走上當代中國的創業路。

  到2009年9月,張一鳴首次獨自創業,創辦了住房搜索平台「九九房」,並出任CEO。在「九九房」,張一鳴的身份有了一個很大的轉變,從以往專注軟件開發和技術研發的IT男,變身參與更多管理工作的CEO,而他很快適應了這個轉變,而且做管理不比他做開發遜色,很快「九九房」就迎來了成功。而在「九九房」的管理經驗,讓張一鳴為日後創辦字節跳動打下成功的基礎,這也是很多中國科技巨頭必經之路。

除了技術創新張一鳴與抖音何以在當代中國成功?
數據顯示,抖音,尤其國際版TikTok的用戶多數是年輕人,在全球範圍內,66%的用戶在30歲或以下,這個當代中國最紅的社交媒體,也成為國際市場的最受歡迎App,歸功於大數據的技術。(圖片來源:AP)

  如今提到張一鳴,必定想到抖音。但其實在抖音之前,張一鳴創辦的今日頭條同樣是非常具顛覆性的產品。2012年,作為當代中國首個以大數據推動的綜合性新聞平台上架,今日頭條成為受惠、同時推動手機閱讀的佼佼者。那一年,當代中國的手機銷量首次超過電腦,成為中國第一大的網絡渠道,張一鳴也把握機會,鑽研手機用戶的體驗,將大數據套用到手機應用程式。

  大數據技術,成為了今日頭條成與當時的新聞應用程式的最大分別。在當時的新聞媒介還是沿用編輯想給讀者看什麼,讀者就要看什麼的階段;但今日頭條用了大數據的推薦技術,記錄用戶喜歡看什麼,就將什麼內容推薦給讀者。

  這個技術是劃時代的,帶來了日後巨大的改革,8年過後的今天,在沒有哪一個應用程式不會用大數據推薦技術,這是今日頭條帶來的創新標誌。

短視頻成當代中國主流 大數據是成功關鍵

  但兩年後,張一鳴不得不再一次面對挑戰,隨着手機互聯網在中國內地普及,短視頻成為新一波火熱的潮流。包括快手視頻、微信短視頻,甚至日後讓抖音國際化的musical.ly也都已經上線超過兩年。那時候的張一鳴才思考是否推出短視頻應用,但直到2016年年底,張一鳴和團隊才拍板要做,不但要在國內做,還要衝出國際。2017年抖音和抖音的國際板,收購musical.ly而來的TikTok橫空出世,也是基於大數據分析和推薦技術,抖音和TikTok成為了當代中國出品,最成功的的短視頻應用程式。

除了技術創新 張一鳴與抖音何以在當代中國成功?
抖音除了是社交媒體平台,還成為日程生活中消費和娛樂的渠道,讓大眾的依賴性提高。(圖片來源:Getty)

  「想象一下視頻讓手機變成一扇窗戶,你透過這個窗戶看到一個豐富的世界,而抖音正是這個五彩斑斕的投影」對於為什麼要推出抖音,這是張一鳴的回答。或許沒有什麼宏大目標,也沒有什麼驚世價值觀,張一鳴用了他最純粹的IT男直覺,做出了最方便讀者的產品。他對產品的專注和執著,也註定他能闖出一條成功路。

當代中國-香港文化-善用香港文化與建築特色呂慶耀的設計意念

善用香港文化與建築特色 呂慶耀的設計意念

2:25
當代中國-中國新聞-藏族男孩丁真

藏族放牛男孩丁真 純真帥氣紅遍中國新聞

用未來視覺看中國文化 莊子玉的前衛建築觀念

當代中國-郝量-用古典的心創作當代中國水墨畫

郝量:用古典的心 創作當代中國水墨畫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山區孩子成就最強中國科技企業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汪滔的完美主義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汪滔的完美主義 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除了技術創新張一鳴與抖音何以在當代中國成功?

除了技術創新 張一鳴與抖音何以在當代中國成功?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物流結合科技王衛憑智慧膽色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

物流結合科技 王衛憑智慧膽識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馬化騰以創新顛覆自己微信開啟中國科技創新的典範

馬化騰以創新顛覆自己 微信開啟中國科技創新的典範

中國科技界傳奇 芯片教父張忠謀的香港情緣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努力必然成功成就中國經濟巨人馬雲

努力必然成功 成就中國經濟巨人馬雲

時代英雄

李振聲——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傑出名人

塔吉克族家庭三代義務戍邊70年 巴依卡:守護中國每一寸土地

創新先鋒

「無創產前檢查之父」盧煜明

盧煜明獲任香港中大校長 帶你認識這位「無創產前檢查之父」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烈士紀念日|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徐少強、《天蠶變》、《武狀元蘇乞兒》

徐少強逝世 從《天蠶變》大俠到《武狀元蘇乞兒》大反派

編輯推薦
3:30

非凡75年·環保篇|中國自然保育的5個「第一次」

3:05

非凡75年·文體篇|新中國體育75年 從零到4000個世界冠軍

2:48

非凡75年·政經篇|75年糧食增產5倍 中國人吃飽了 也吃好了

2:47
近年,網劇、網文、網遊已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新三樣」。

非凡75年·文體篇|中國文化出海「新三樣」:網劇 網文 網遊

3:09

非凡75年·政經篇|中國的脫貧奇迹

2:52
新中國成立75年,逐步成為清潔能源冠軍。

非凡75年·環保篇|中國何以成為「清潔能源冠軍」?盤點3大成就

2:11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經濟取得巨大發展。

非凡75年·政經篇|書寫奇迹 持續超越 中國經濟走過怎樣歷程?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3:02

非凡75年·政經篇|社會民生「七個有」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社保體系

2:25
中央贈港大熊貓安安與可可

中央贈港大熊貓|將入住安安佳佳舊居 即睇安安可可小簡介

2:59

非凡75年·政經篇|新中國外交75年 從「一邊倒」到「大國外交」

母子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兩張帳單看親情何價

中國長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看十八世紀清帝國龐大疆域的煩惱

天安門廣場、白宮
新加坡前資深外交官馬凱碩
馬凱碩

馬凱碩:是時候與非西方開展對話了

1993年10月7日
首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揭幕

首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揭幕

水能性淡為吾友 竹解心虛即我師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古人認為水是摯友、竹是良師,為何如此呢?   

  唐代詩人白居易作品《池上竹下作》有一句名言:「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意思是水的本質淡泊自然,因此是值得結交的好朋友;竹子是中空的,即「虛心」,有謙遜的美德,也因此能成為好老師。

  所謂中空的竹心,其實就是「虛心」,指人心不自滿,人愈不自滿便愈謙遜。白居易很喜歡竹子虛心的特質,相信有這...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