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界傳奇 芯片教父張忠謀的香港情緣

編輯︰許可

  張忠謀在中國科技界無人不識,他打造的萬億元芯片王國,產品是iPhone等頂級電子設備的靈魂,每分每秒都在影響着全世界。這位在中國科技史上永留名的傳奇人物,原來早年與香港有一段情緣。

中國科技傳奇人物 讀培英小學最愛山頂淺水灣 

  張忠謀1931年生於浙江寧波一個中上層家庭,是家中獨子。他的父親受西式教育,為銀行高級職員,先後在南京、廣州工作,所以一家人也多次遷移。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戰機開始轟炸廣州,張家只好轉移到當時仍是英國殖民地、尚未遭戰火波及的香港。因此日後成為中國科技名人的張忠謀,在6至11歲間一直在香港生活和學習;他的2至5年級在培英小學就讀,6年級轉到培正小學。

  張忠謀在1998年出版的自傳多年來一直為中國科技界人士追捧,他在文中曾形容,在香港初期的生活是「美好的記憶」,一家人常在星期天郊遊,而他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山頂和淺水灣。「近年來我常回到山頂和淺水灣,每次回去,童年的記憶又會浮現眼前」。

張忠謀成長在一個中上層家庭,自小生活無憂。圖為張忠謀和父母合照,拍攝地點就是他們一家人常去的淺水灣。(網上圖片)

  他又說,小時體質不好,又沒有運動細胞,小學時不常和同學們踢球,所以會一個人待在家裏。當時母親給他買了一整套「兒童文庫」,裏面有《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等傳統小說,他就拼命的閱讀。「我在小學畢業前,把整個「兒童文庫」都讀完了。這從小就養成的閱讀習慣,一生都保持着」。 

中國科技巨人親歷日軍侵佔 住所遭洗劫 

  但舒適生活隨着日軍進攻香港而改變。日本是在1941年12月8日偷襲珍珠港後數小時開始進攻香港。張忠謀憶述,那天清晨聽到炸彈聲,但他當天有考試,還是照樣上學,到學校後才知道日本人已在攻打九龍。

  他還說,後來一家到尖沙咀一間酒店躲避,「起先是炸彈聲,後來常聽見街上的槍聲,更常聽見日軍隔海攻擊香港的砲聲」,幸大家只受驚嚇,總算平安。到了平安夜那天,英軍投降,香港淪陷。幾星期後日軍開始解嚴,父母回到居住的房子察看,卻發現家裏已遭歹徒趁火打劫。

張忠謀中學時曾夢想成為作家,但父親知道他的能力距離做作家太遠,便世故地說了一句「做作家可能會餓肚子」,自此張忠謀也打消了這個念頭。圖為張忠謀17歲在父親的書桌前。(網上圖片)

  他又提到:「我對童年的記憶,珍珠港事件可說是一個分水嶺。以前的記憶比較模糊,以後則很清晰。」

  香港淪陷後,張忠謀的父親遂於1942年決定返回內地。在此期間,他和家人冒着戰火,千里迢迢到陪都重慶。抗戰勝利後,他們遷到上海生活。在上海讀高中的日子,張忠謀愛上了文字,除了讀了很多古文和現代文學作品外,還一度萌起了成為作家的夢想。另外,這時候母親認為張忠謀英文程度還不夠好,便請來外國教師補習,他的英文名「Morris」,就是這位教師以「謀」字的諧音而取。

  不過在上海的安穩日子也只有3年。原本張忠議中學畢業後已考入父親母校滬江大學銀行系。惟1948年底,國共內戰的戰火逼近,他只好再隨家人南下,回到闊別6年的香港。

 留學成人生分界綫 開創改變中國科技生涯 

  重返戰後的香港後,山頂和淺水灣還是張忠謀喜歡的地方,他也和以往一樣,經常與朋友們一起郊遊、看電影、打橋牌.....。但這次張忠謀只在香港住了7個月,因為父母決定把他送到海外留學,在美國大學任教的三叔,還替他申請了入讀當地頂級名校哈佛大學。辦好護照、簽證後,剛滿18歲的張忠謀1949年7月在啟德機場登上飛美國的客機,開始留學生活。

張忠謀後來重遊香港,仍常會到山頂看看。他在自傳中說:「現在環繞山頂的一條路仍與當年一樣,但當年遊客極為稀少,俯瞰所見的風景當然與今天完全不同。」(圖片來源:AP)

  雖然只有短短7個月,但第二度居港的日子卻是張忠謀人生的重要分界綫。他在自傳中說:「香港以前,我和千百萬與我相似年紀的青年一樣,一心預備在國內求學、做事;香港以後,我走上長居國外的第一步。香港以前,我想從商;香港以後,開始一生的科技生涯。香港以前,父母親是我的天地,我事事都倚賴他們;香港以後,我發現父母親已不能幫助我,我只能倚賴自己了。」

  的確,負笈美國改變了張忠謀一生,這包括了踏入尖端的半導體行業,更包括了在56歲時在中國台灣創業,打造「台積電」這個市值超過3萬億港元的芯片王國。

張忠謀56歲創辦台積電,該公司目前市值已超過3萬億港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汪滔的完美主義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汪滔的完美主義 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物流結合科技王衛憑智慧膽色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

物流結合科技 王衛憑智慧膽色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努力必然成功成就中國經濟巨人馬雲

努力必然成功 成就中國經濟巨人馬雲

山區孩子成就最強中國科技企業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山區孩子成就最強中國科技企業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汪滔的完美主義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汪滔的完美主義 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除了技術創新張一鳴與抖音何以在當代中國成功?

除了技術創新 張一鳴與抖音何以在當代中國成功?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物流結合科技王衛憑智慧膽色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

物流結合科技 王衛憑智慧膽色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馬化騰以創新顛覆自己微信開啟中國科技創新的典範

馬化騰以創新顛覆自己 微信開啟中國科技創新的典範

中國科技界傳奇 芯片教父張忠謀的香港情緣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努力必然成功成就中國經濟巨人馬雲

努力必然成功 成就中國經濟巨人馬雲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李東生

TCL李東生|「終一生 成一事」 堅守40多年屢創...

潮流人物

 TikTok周受資

冷靜應對美議員5小時刁難 TikTok周受資何許人...

小城大事

大熊貓 仿真公仔

一隻公仔50道工序 成都男生劉滔 製仿真大熊貓 遠...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廖啟智,200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男配角,《籠民》,《証人》

懷念「配角王」廖啟智 擅演小人物 曽兩奪金像獎男配...

編輯推薦

「City as Studio」會員活動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

【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十四五

十四五經濟篇|「高質量發展」3張王牌:京津冀 長三...

GDP

十四五經濟篇|GDP增速不再是重點 中國能否跨越「...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中國街道,印度街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發展遠超印度 毛澤東鄧小平帶...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2019年3月30日
上海5G

中國首個行政區域5G網絡在上海虹口誕生

咸豐年嘅事 咸豐是指哪一年?

  如果說到一些陳年舊事,廣東話會說:「咸豐年嘅事啦」。   這句話其實話中有話,時表示「不提也罷」。究竟咸豐年發生甚麼事,令到後人會不願再提呢?

  咸豐年其實是歷史上的一個時期,是清朝皇帝的一個年號。   咸豐在位時期由1850至1861年,這段時間在廣東一帶發生了大大小小的亂事。例如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創立太平天國;1857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1860年更是簽訂不平等條約,將九龍割讓予英國。   所以,咸豐年這段時間對廣...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