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三件寶」背後故事原來是這樣?

編輯︰莫利
撰文︰禾末

  在香港,梅菜扣肉、鹽焗雞和釀豆腐這些菜式,相信人們大多都已經很熟悉,不過大家是否知道,這三道菜並稱為「客家菜三件寶」,背後其實還有一些趣味來歷?廣東有不少客家人的聚集地,例如梅州、惠州和河源等,其中梅州更是被稱「世界客都」。今日就一齊來了解客家菜背後的故事。

客家美食|梅菜扣肉鹹中帶甜 卻肥而不膩?

梅菜扣肉
客家美食梅菜扣肉色香味俱全,肥而不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由於以往客家人身居山林,外來的物料運輸成本高,因此傳統客家菜的烹製調味料和香料用得極少。不過,客家菜不求清淡,反求濃郁,以「鹹、燒、肥」著稱,梅菜扣肉就是當中的代表。

  梅菜扣肉以五花肉及梅菜為主要原料,經過燜煮、清蒸製成,梅菜充分吸收了五花肉的油膩和湯汁,鹹中帶甜,五花肉也擁有了梅菜的清香,肥肉被燜至軟爛後,肥而不膩。

  這道梅菜扣肉有甚麼來歷?

  傳說在戰亂年代,一位姓梅的仙姑下凡,送給人們一包菜種,種下不久後就可以吃,大家為了感謝她,就將這種菜取名為「梅菜」。

  另一個說法,到了近千年前,大文豪蘇東坡被貶在廣東居住時,吩咐廚師仿照「東坡扣肉」的做法,再加入梅菜,就做成了「梅菜扣肉」,而這道菜陸續傳到客家人在廣東不同的聚居地。

客家美食|鹽焗雞源自一次意外?

鹽焗雞
客家人很喜歡在宴客時奉上鹽焗雞。(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廣東人有「逢客必出雞」、「無雞不成筵」的說法。其中,客家名菜鹽焗雞用鹽鎖住雞肉的鮮,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客家傳統味道。

  關於鹽焗雞這道菜的來歷,其實有許多不同的版本,當中流傳最廣的則是源於一次意外。

  過去,在梅州的新鋪鎮,當地是靠人力挑鹽。有一次,一位挑夫在出發前,帶上了要送人的母雞,可是母雞在半路就奄奄一息,挑夫只好把母雞殺了,並用草紙包好放在鹽堆裏保存。等到達目的地卻發現,雞肉竟然鮮嫩油滑,香味撲鼻。

  原來,雞肉在鹽堆裏,經太陽曬烤,已經變成美食,鹽焗雞也自此「面世」。它皮鮮肉嫩,香味濃鬱,還有溫中補氣、補虛強身的效果。

  梅江區客家鹽焗雞的製作技藝,也在2013年獲批為廣東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

客家美食|一次紛爭創造出的釀豆腐

  客家美食的另外一大特點,就是「萬物皆可釀」,例如釀蛋、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還有最具代表性的釀豆腐。

釀豆腐
一般客家菜館都會製作釀豆腐。它外表金黃,裏邊包有瘦肉或魚肉等餡料。(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釀豆腐以「肥、鹹、熱」著稱,口感鮮嫩滑潤。成功的釀豆腐,在烹調後不會出現肉餡和豆腐「分家」的情況。

釀豆腐
不同地區的客家人會在肉餡內加入不同的材料,例如魚肉、蝦米等來增加口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傳說釀豆腐的起源跟一對客家好兄弟有關。這對結拜的兄弟倆一個是梅州五華人,一個是梅州興寧人。

  有一天,他們到飯館吃飯,興寧人說吃豆腐,五華人說吃豬肉,兩個人互不相讓。店老闆就把豬肉搗碎拌上佐料,塞進一塊塊豆腐裏邊,先煎後煮,兄弟兩人都覺得很好吃。從此,釀豆腐就成了客家地區的名菜。

  除了這具有代表性的「三件寶」之外,客家還有許多特色美食,例如仙人粄、開鍋肉丸、五華魚生等等,當中不僅蘊藏獨特美味,更有客家人千百年來的遷徙故事和習俗文化。

  延伸閱讀:天生的飲茶伴侶 珠海唐家灣茶果有哪些花樣?

  延伸閱讀:尋味中山「食」盡大灣區 馳名石岐乳鴿「一鴿勝九雞」

相關標籤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旅遊風物

四川三星堆主題列車沿線景點

四川三星堆列車遊 探秘古蜀文化和瑤池仙境|漫遊城市

影視時尚

時代記憶:5部經典處境長劇,哪一部承載了你的青春?

編輯推薦
Labubu龍家昇

潮流新寵Labubu之父 香港藝術家龍家昇中西合璧無限創新

沈靖韜

港產鋼琴家|沈靖韜國際大賽奪冠創歷史 「鋼琴神童」怎樣煉成?

朱芸編

哪吒2|動畫電影也是音樂盛典 原來香港音樂人有份打造?

黑暗之中唱出真我 香港視障女高音膺「感動中國」人物

中國電動車的「領航員」 香港科學家陳清泉

香港故宮|港產設計師嚴迅奇 讓古今東西隔空對話

拍拉美吳德川

港產ChatGPT人材 拍拉美吳德川如何令「冇價值」變成功?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香港智慧物流新篇章 盡在《物暢其流》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必先擺脫外國的資本控制

2022年6月17日
福建艦

第二艘國產航母福建艦下水

冷僻字系列|槑

  槑(音:梅),是「梅」的異體字。《康熙字典》記載,「槑,古文梅字」。槑在方言裏也有「呆笨」的意思,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說法。

  陝西人常說:槑倯(音:梅鬆)、槑得很、老槑等。山東方言也有此字,形容詞,意思接近不善言辭、無能,例如槑神,老槑,槑呲。在江蘇,這個字更通指智障患者、精神病患者,也有長輩用來嚇唬小孩子,說:老槑子來了。

  網絡文化盛行後,一些古字詞竟然成為網絡流行用語,只是意思完全變了樣。「槑」字就是其中之一。

 ...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