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吃甚麼?不止有青團 各地傳統大不同

編輯︰莫利
撰文︰禾末

  清明節除了要掃墓祭祖,傳統「食俗」也豐富多彩。與清明節相關的食物,除了近年成為網紅食品的青團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種類,全國各地都有各具特色的美食,例如子推饃、暖菇包、饊子等。

清明節|福建泰寧清明小食: 暖菇包

  清明節,其實是由「清明」節氣、寒食節、上巳節融合在一起的節日。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透過欣賞明媚的春光以及青青原野。

  祭祀以及郊遊活動時間長,加上事前一兩天都要為祭拜儀式做準備,因此清明當天可作上墳的食物祭品以及乾糧,大多都是事先預備,而且保質期較長。

  具體吃些甚麼,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習俗,江南許多地方大多會加入艾草製作青團,在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的「綠色」清明小食,例如客家人的艾粄,還有在福建西北的泰寧一帶常吃的「暖菇包」。

  暖菇是甚麼?其實是一種長滿於田間、學名為鼠麴草或鼠曲草的植物。   

暖菇包
每逢過年後,福建泰寧人都會就地取材,採摘暖菇,把它們烘乾磨成粉備用。(網上圖片)

  待製作暖菇包時,人們就把鼠曲草粉、粘米粉、糯米粉,加上清水攪拌,再將米漿煮至成團;之後就可以趁熱把麵團揪成小塊,捏成杯盞狀,再放入內餡封口,蒸二十分鐘左右,即可食用。

  暖菇包的內餡有分鹹口、甜口。鹹口最主要由醃肉、春筍、蕎菜、乾冬菇,黑木耳、豆腐乾等,配辣椒粉乾炒而成;而甜口主要帶有顆粒感的豆沙泥。

  在泰寧南北兩邊,暖菇包的包法不一,南面偏向包成圓月形,北面則偏向把麵皮上下對接成水餃形狀。

  據說,暖菇具有止咳化痰、強腎健骨的作用,因此這款清明節小食可算是天然補品。

清明節|麵食小吃子推饃、饊子 都與一個故事有關

  清明節除了各種綠色小食,還有不少麵食。當中一款特別的清明節麵食,就是子推饃,在很多地方人們也稱之為「麵花」或者「花饃」,在山西、陝西一帶尤其流行。

花饃
製作子推饃工序複雜,發麵之後,將紅棗、花生等食材,包進饅頭裏,再用鑷子等工具將饅頭做成各種小動物的形狀,最後再蒸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子推饃這個名字,就與寒食節的起源有關。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為感念淡泊名利的忠僕介子推,下令在他去世這天不准動火,只能吃冷食涼菜。民間則以「子推饃」,紀念介子推的高尚品質。

  除了子推饃之外,清明節深受不少地區民眾喜愛的麵食還有饊子。

饊子
饊子外表金黃,口感香脆,北方的饊子大多數以小麥粉為主料;而南方饊子精巧細致,大多以大米為主料。(網上圖片)

  饊子是一種環狀的油炸麵食,在古時食作為寒食節期間的「快餐」,也叫做「寒具」。如今南北各地在清明節都有吃饊子的習慣。

  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尤其多,特別是以維吾爾族以及寧夏回族等製作的饊子最出名。

  不過,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在清明期間,則有不同的飲食習慣。例如聚居於福建等地的畬族人,就會煮「烏稔飯」來吃。

  烏稔飯也叫烏米飯,製作的方法並不繁雜,將採摘下的烏稔樹葉洗淨,放入清水煮沸並撈去樹葉,然後,將糯米在烏稔湯中浸泡9小時後撈出,蒸熟後即可食用。

烏稔飯
做好的烏稔飯是紫黑色,米香撲鼻,與一般的糯米飯相比,別有一番風味。(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網上圖片)

  隨着時間推移,雖然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基本已經不再流行,不過與這個日子有關的食物和習慣卻保留下來,融入人們的生活當中。

  延伸閱讀:清明節小吃青團爆紅 「包羅萬餡」引老字號互拼

  延伸閱讀:清明節的由來與這個傳說有關?

客家美食

客家美食「三件寶」背後故事原來是這樣?

梅花糕

南京小吃|梅花糕 為何是江南回憶裏的兒時味道?

盤點香港出發高鐵沿線三大熱門城市 這些美食必打卡

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不是來自德州?原來竟是中國「火車美食」霸主

相關標籤

復活蛋與中國彩蛋

  今天是西方受難節,亦即是復活節的開始,傳統復活...

  復活蛋是為紀念耶穌復活,當年馬利亞捧着一隻雞蛋...

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古代農夫相信:收成好不好,清明就知道。這句說話...

  傳統上,清明節的天氣,預視一年的農耕,是人們十...

春雨貴如油

  踏進春天潮濕的季節,大家可能對濕悶的天氣感到討...

  這個說話在宋朝已出現。宋《景德傳燈錄》卷一道:...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坐擁知名杭幫菜 杭州為何卻成了「美食荒漠」?

旅遊風物

杭州亞運會主題旅遊路線

看亞運遊杭州|官方推薦 6大主題路線 解鎖杭州多樣玩法

影視時尚

煲劇精選|2023年度熱門劇作 4套必追陸劇推薦

編輯推薦
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專頁|亞洲體育盛事正式開鑼 共同見證強者封王

杭州亞運會

杭州亞運不止有體育 還有這些「中國風」元素展現文化

誰是中國亞運第一金?被遺忘了的蘇之勃

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科技篇|5G時代的亞運 360度VR觀賽如親臨現場

杭州亞運;首個碳中和亞運會

杭州亞運環保篇|全部設施都用綠色電力 亞運場館怎樣發電?

杭州亞運選手村

杭州亞運前瞻篇|揭秘五星級選手村 最細兩房 餐廳健身室媲美私人會所

杭州亞運人物篇|世界「新蛙王」 覃海洋有多強?

3:39
一帶一路 港企機遇

一帶一路香港篇|港企參與大有可為 盤點4領域成功案例

2:21
北京亞運、廣州亞運、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前瞻篇|回顧亞運會歷史 中國兩度主辦稱霸獎牌榜

5:58
裱糊作-八大作-我們的故宮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裱糊作是什麽?

1:39

從日用品到工藝品 「一壺一世界」的內畫絕技

5:59
故宮八大作彩畫作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彩畫作是什麽?

1:40

從河泥到千古名硯 澄泥硯工藝是怎樣復活的?

1:40

《科技前沿 共建一帶一路》 中國創新工程惠及全球

杭州亞運人物篇|首位田徑歸化選手 混血美女鄭妮娜力為何決意代表中國?

疑難病例「活字典」!王愛霞報告內地第一例愛滋病 制定首個診治方案

農村,農作物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分布式策略保障糧食安全 預防戰爭風險帶來災難後果

電動車電池;寧德時代
當代中國 時評

從無名之輩到全球霸主 中國建立電動車電池王國

2022年歐洲籃球錦標賽,保加利亞隊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念之間的啟示

1895年10月2日
天津大學

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成立

十一國慶

  十月一日,對中國人而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這一天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日,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十一國慶」。

  194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大日子,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開國大典」,也在當日舉行。自此,每年的十月一日的國慶紀念日,都會舉行大型慶典活動。   回顧新中國成立74年,國慶的慶祝形式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模式。   例如,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上世紀五十年代,每年...

30個西湖

     說到西湖,大家第一個想起的可能都是杭州西湖。原來中國有至少30個西湖,分別都在哪裏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