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大廈捲風水漩渦 貝聿銘巧妙化解

撰文︰華思齊

  80年代改革開放後,著名建築師貝聿銘接下中國銀行委託,在香港興建一座讓英資的滙豐總行相形見絀的新中銀大廈。然而中銀的預算只有10億港元,與滙豐總行的78億元大有差距;再者,中銀的地皮亦不理想,面積小,四周被高架橋包圍,要擊敗對手談何容易?

貝聿銘向政府換地 為中銀大廈開局

  貝聿銘於是提出向政府換地,由斜坡窄地換到呈平行四邊形的現址,並在地勢較高的一則修建新路,引進人流,為中銀開局。

  為節省成本,貝聿銘採用了一種嶄新的建築結構,以四組三稜柱作主要承重點,大幅減少鋼材使用,這樣不但可控制成本,外觀上亦更加創新、劃時代。

  延伸閱讀:貝聿銘設計中銀大廈 暗與滙豐較勁

80年代興建中的中銀大廈,當時中環天星碼頭仍未搬遷。(圖片來源:LERA Consulting Structural Engineers官網)
80年代興建中的中銀大廈,當時中環天星碼頭仍未搬遷。(圖片來源:LERA Consulting Structural Engineers官網)

中銀大廈外形破格 被指影響香港風水

  不過,中銀大廈破格的外形,卻一度讓它捲入風水漩渦,指它有如尖刀刺天的外觀會影響風水;而大樓正面交疊的「X」型加固結構,亦被指不吉利,會招至厄運。1986年大樓動工期間,時任港督尤德訪京途中心臟病發猝死,以及1987年股災,讓大樓不祥之說更甚囂塵上。

  為回應社會憂慮,貝聿銘決定把「X」的橫向結構桁架隱藏,變成一串相互交叉的菱形寶石;同時把尖刀外觀比喻作節節向上的竹子,寓意希望和生機。

80年代,工人在高空興建中銀大廈的情況,觸目驚心。(圖片來源:LERA Consulting Structural Engineers官網)
80年代,工人在高空興建中銀大廈的情況,觸目驚心。(圖片來源:LERA Consulting Structural Engineers官網)

  1990年中銀大廈開幕,成為太平下山最搶眼的風光。儘管中銀的尖刀之說,未因為貝聿銘的改動而消失,後來滙豐銀行總部在頂層裝置兩台擦窗機器,更被說成是抵禦利刃的大炮。或許正是這些風水傳閒,讓中銀添上一點浪漫和神秘色彩、更添無比魅力和吸引力吧!

有指滙豐頂層裝置兩台擦窗機器,是抵禦中銀利刃的大炮。(圖片來源:Getty)
有指滙豐頂層裝置兩台擦窗機器,是抵禦中銀利刃的大炮。(圖片來源:Getty)
貝聿銘堅持「讓光線來作設計」,善於運用光線與玻璃折射,中銀大廈正是一例。圖片攝於1991年。(圖片來源:Getty)
貝聿銘堅持「讓光線來作設計」,善於運用光線與玻璃折射,中銀大廈正是一例。圖片攝於1991年。(圖片來源:Getty)

 

2:37

熊貓之父潘文石 走在當代中國保育最前線

2:13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敦煌-樊錦詩

中華文化守護者「敦煌女兒」樊錦詩

當代中國-高錕初到香港

舉家離開上海 高錕初到香港

1:41

貝聿銘設計中銀大廈 暗與滙豐較勁

3:28

香港高樓數目冠全球|它們都做過香港之巔!盤點半世紀最高建築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研發「中國芯」 黃令儀年過80仍在奮戰

創新先鋒

AI功能衣葉曉雲

醫療結合時裝研發AI功能衣 葉曉雲以創科對治脊柱側彎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95後小夥奪「世界麵包冠軍」 靠中國原料征服世界

運動健兒

2:58

港隊單車造王者 沈金康的傳奇故事

影視巨星

《雪山飛狐》、《使徒行者》、《新聞女王》

《新聞女王》佘詩曼 從不會演戲到霸氣Man姐

編輯推薦
3:06

香港之最地理篇|最大公園不是維園?最小島嶼只能企1個人?

3:18

香港之最鐵路篇|哪條線最早開通? 哪個站最深? 第一個上蓋物業是?

香港之最文化康樂篇|最美圖書館在哪兒?最早啟用公共泳池是?

香港之最金融篇|最小面值的港幣是?第一間外資銀行不是滙豐?

香港之最股市篇|港股史上最大升跌市幾時發生?哪隻新股最吸金?

2:35

香港之最人口篇|十八區人口最多是?哪區最高收入?最多人未婚?

香港之最房屋篇|這個屋苑人口勝歐洲小國?最高和最「離地」住宅是?

2:24

彩虹邨擬清拆|尼克遜來過打羽毛球 網紅打卡點 曾獲建築獎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21

杭州亞運|18屆亞運奪38金 香港金牌運動員逐個睇 哪位贏最多金牌?

上帝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上帝不救我?

澳門、中山、珠海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1987年12月10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京津塘高速公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開工

「大牌檔」定「大排檔」?

  近年香港興起傳統文化保育熱潮,幾年前就曾經出現過對大排檔去留問題的討論。從公共衛生角度出發,大排檔難以滿足現今社會的衛生要求,但在保育本地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又有相當的保留價值。

  大排檔是香港本地飲食文化的其中一個標誌,簡單而言,指的就是路邊經營的食肆,體現香港人獨特的飲食文化,幾十年來都是香港基層市民生活的寫照。   然而,到底是「大牌檔」還是「大排檔」?一直也有兩種不同的講法。   有人認為應寫成為大牌檔,原因是以往政府對這類食肆發放飲食牌照時,商戶要將牌照放...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