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守護者「敦煌女兒」樊錦詩

編輯︰顧順

  敦煌莫高窟與長城、故宮、兵馬俑等並肩齊名,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古典中國文化藝術寶庫。擁有超過1,600年歷史的敦煌莫高窟,經歷過無數大自然的風沙危害,幸而遇上了樊錦詩,一個付出數十年青春的守護者,延續了這個中國文化寶庫、世界文化遺產的璀璨生命。

  每天當遊客散去,敦煌莫高窟顯得那樣的寧靜,然而,一個身影總是悄悄地出現在洞窟裏,似乎在尋找甚麼東西,她就是「敦煌女兒」樊錦詩。

  樊錦詩於1938年在北京出生,她回想中學歷史課文中,有一段介紹敦煌莫高窟的文字,她特別感到興趣,「覺得這個地方太好了、太美了。他們在上海辦過展覽,牢牢地吸引着我。」

樊錦詩曾在訪問談及1962年北大歷史系的實習前,她把敦煌之行想得非常美妙。等到下車時,就傻眼了:這裏完全不是她想象的樣子,當地生活條件的艱苦程度是難以想象的。
樊錦詩曾在訪問談及1962年北大歷史系的實習前,她把敦煌之行想得非常美妙。等到下車時,就傻眼了:這裏完全不是她想象的樣子,當地生活條件的艱苦程度是難以想象的。(網上圖片)


  此外,第一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長常書鴻,他數十年對敦煌古蹟的保護和研究作出的貢獻,獲得無數後人的敬仰。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樊錦詩。

  1963年樊錦詩北京大學畢業,巧合的是她分配到敦煌莫高窟工作,於她來說卻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敦煌有太多她喜愛的東西,等待她去學習和發現;憂的是自少體弱多病,在敦煌實習的1年,這個在大城市長大的姑娘就因水土不服,暈倒在敦煌,結果未完成實習就要離開。

  另一難題是她當時的大學同學、男友被分配到武漢大學,她卻被分配到幾千里外、急需專業人才的敦煌工作。

樊錦詩1963年正式進入敦煌研究院工作,當年除了保育石窟,還要兼顧周邊植樹造林,因為水土流失嚴重,會對石窟造成嚴重的侵害,研究員除草植林也是日常工作之一。
樊錦詩1963年正式進入敦煌研究院工作,當年除了保育石窟,還要兼顧周邊植樹造林,因為水土流失嚴重,會對石窟造成嚴重的侵害,研究員除草植林也是日常工作之一。(網上圖片)

  上世紀50、60年代的年輕知識分子,有很多共同點。他們經歷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國共內戰)的洗禮,親眼見證新中國的誕生。每個人身上都有強烈的、建設國家的精神,那時最常聽到的口號就是「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樊錦詩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她內心經過一番掙扎後,還是服從分配安排,去敦煌報到。

  自此以後,莫高窟旁邊的破廟就成為了樊錦詩的住所。「沒電燈,沒有自來水,那時多喝水就會肚脹。我住的那個房子,天花板是用蘆葦草搭成的。晚上會突然聽到『咚』一聲,掉下來一隻大老鼠。」

敦煌叫人着迷,我的心一直在敦煌,要去守护好敦煌,这就是我的命。這是樊錦詩在2019年獲頒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之後的一句感言。
敦煌叫人着迷,我的心一直在敦煌,要去守護好敦煌,這就是我的命。這是樊錦詩在2019年獲頒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之後的一句感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她在大城市長大,花了很長時間才逐漸適應這樣艱苦的生活。為了梳洗方便,她乾脆剪了個像運動員般的超短髮,往後幾十年也沒有再留長髮。雖是年輕女兒身,但她卻過着「苦行僧」般的生活。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幾十年過去,她成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石窟考古專家、文化遺產管理保護理論專家,她又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長,在半個多世紀的歲月裏,潛心敦煌文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

  2009年,她先後榮獲「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和「時代領跑者——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具影響的勞動模範」兩項榮譽稱號,成為該年文史界唯一獲得兩項殊榮的專家學者。

  儘管獲獎無數,她生活沒有任何改變,依舊常常到洞窟檢查,對她來說,這似乎已經成為她生命中的一種習慣。

  敦煌,早已融入了她的生命。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735個洞窟

敦煌莫高窟洞窟有咁多種?

2:13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敦煌-樊錦詩

中華文化守護者「敦煌女兒」樊錦詩

當代中國-名家-樊錦詩憶堅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輩們

樊錦詩憶堅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輩們

2:06

「再造」莫高窟 保育大漠中的中國文化

2:48
當代中國-中國藝術-中國文化-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世上最完整佛教藝術寶庫

《敦煌:生而傳奇》:劇情式紀錄片 揭秘敦煌傳奇

時代英雄

李振聲——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傑出名人

敦煌保育80年|「敦煌守護神」常書鴻 千年莫高一生守候

創新先鋒

「無創產前檢查之父」盧煜明

盧煜明獲任香港中大校長 帶你認識這位「無創產前檢查之父」

小城大事

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

李子柒回歸|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漆藝」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黎耀祥《巾幗梟雄》、《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大太監》

黎耀祥4年三奪視帝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掀柴九熱

編輯推薦
2:38
中國式現代化

國策通識|甚麼是「中國式現代化」?

2:03

國策通識|高質量發展──從「有沒有」到「好不好」

2:11
新質生產力

國策通識|甚麼是「新質生產力」?

2:21

國策通識|甚麼是「共同富裕」?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20
碳達峰碳中和

國策通識|甚麽是「碳達峰碳中和」?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舉世矚目,但不同區域間的差距仍然存在。因此,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國策通識|甚麼是「區域協調發展」?

1:49
佛山揮春街

春節|佛山最「紅」一條街 手寫揮春滿載廣東年味

2:39

香港麥當勞50歲!元旦免費請市民搭天星小輪 回顧半世紀發展

5:12

團結香港基金10週年特別製作:Konnecting the World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顧(下)

2:52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顧(上)

0:31
海南艦

有片|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訪港5天 即睇新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風釆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中國抗疫保持經濟運轉 貿易順差不斷擴大

冒失老師的用意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冒失老師的用意

小年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北方民間的傳統「小年」,甚麼是「小年」?

  小年是春節前的重要節日之一,標誌着人們正式開始準備迎接農曆新年的日子。關於「小年」的具體日子,不同地方有一點差異。臘月(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南方「小年」就多為臘月二十四,有些地區則為臘月二十五。

  小年與祭灶神(俗稱「送灶」)有關,小時候見媽媽「謝灶」,就是祭灶神了。

  傳說中,...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