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守護者「敦煌女兒」樊錦詩

編輯︰顧順

  敦煌莫高窟與長城、故宮、兵馬俑等並肩齊名,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古典中國文化藝術寶庫。擁有超過1,600年歷史的敦煌莫高窟,經歷過無數大自然的風沙危害,幸而遇上了樊錦詩,一個付出數十年青春的守護者,延續了這個中國文化寶庫、世界文化遺產的璀璨生命。

  每天當遊客散去,敦煌莫高窟顯得那樣的寧靜,然而,一個身影總是悄悄地出現在洞窟裏,似乎在尋找甚麼東西,她就是「敦煌女兒」樊錦詩。

  樊錦詩於1938年在北京出生,她回想中學歷史課文中,有一段介紹敦煌莫高窟的文字,她特別感到興趣,「覺得這個地方太好了、太美了。他們在上海辦過展覽,牢牢地吸引着我。」

樊錦詩曾在訪問談及1962年北大歷史系的實習前,她把敦煌之行想得非常美妙。等到下車時,就傻眼了:這裏完全不是她想象的樣子,當地生活條件的艱苦程度是難以想象的。
樊錦詩曾在訪問談及1962年北大歷史系的實習前,她把敦煌之行想得非常美妙。等到下車時,就傻眼了:這裏完全不是她想象的樣子,當地生活條件的艱苦程度是難以想象的。(網上圖片)


  此外,第一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長常書鴻,他數十年對敦煌古蹟的保護和研究作出的貢獻,獲得無數後人的敬仰。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樊錦詩。

  1963年樊錦詩北京大學畢業,巧合的是她分配到敦煌莫高窟工作,於她來說卻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敦煌有太多她喜愛的東西,等待她去學習和發現;憂的是自少體弱多病,在敦煌實習的1年,這個在大城市長大的姑娘就因水土不服,暈倒在敦煌,結果未完成實習就要離開。

  另一難題是她當時的大學同學、男友被分配到武漢大學,她卻被分配到幾千里外、急需專業人才的敦煌工作。

樊錦詩1963年正式進入敦煌研究院工作,當年除了保育石窟,還要兼顧周邊植樹造林,因為水土流失嚴重,會對石窟造成嚴重的侵害,研究員除草植林也是日常工作之一。
樊錦詩1963年正式進入敦煌研究院工作,當年除了保育石窟,還要兼顧周邊植樹造林,因為水土流失嚴重,會對石窟造成嚴重的侵害,研究員除草植林也是日常工作之一。(網上圖片)

  上世紀50、60年代的年輕知識分子,有很多共同點。他們經歷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國共內戰)的洗禮,親眼見證新中國的誕生。每個人身上都有強烈的、建設國家的精神,那時最常聽到的口號就是「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樊錦詩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她內心經過一番掙扎後,還是服從分配安排,去敦煌報到。

  自此以後,莫高窟旁邊的破廟就成為了樊錦詩的住所。「沒電燈,沒有自來水,那時多喝水就會肚脹。我住的那個房子,天花板是用蘆葦草搭成的。晚上會突然聽到『咚』一聲,掉下來一隻大老鼠。」

敦煌叫人着迷,我的心一直在敦煌,要去守护好敦煌,这就是我的命。這是樊錦詩在2019年獲頒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之後的一句感言。
敦煌叫人着迷,我的心一直在敦煌,要去守护好敦煌,这就是我的命。這是樊錦詩在2019年獲頒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之後的一句感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她在大城市長大,花了很長時間才逐漸適應這樣艱苦的生活。為了梳洗方便,她乾脆剪了個像運動員般的超短髮,往後幾十年也沒有再留長髮。雖是年輕女兒身,但她卻過着「苦行僧」般的生活。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幾十年過去,她成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石窟考古專家、文化遺產管理保護理論專家,她又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長,在半個多世紀的歲月裏,潛心敦煌文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

  2009年,她先後榮獲「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和「時代領跑者——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具影響的勞動模範」兩項榮譽稱號,成為該年文史界唯一獲得兩項殊榮的專家學者。

  儘管獲獎無數,她生活沒有任何改變,依舊常常到洞窟檢查,對她來說,這似乎已經成為她生命中的一種習慣。

  敦煌,早已融入了她的生命。

保育先驅潘文石 野外17年做一點改變

熊貓之父潘文石 走在當代中國保育最前線

中銀大廈捲風水漩渦 貝聿銘巧妙化解

當代中國-高錕初到香港

舉家離開上海 高錕初到香港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堅韌長城 中國女排國家隊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敦煌-樊錦詩

中華文化守護者「敦煌女兒」樊錦詩

當代中國-中國科學-徐穎

史上最年輕博士生導師 徐穎成科普網紅

當代中國-嫦娥五號太空女將

當代中國「太空女將」 讓「嫦娥」成功奔月

當代中國-新興行業-女子電競

新興行業|女子戰隊打入電競圈 拒做花瓶投身新興行...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

中國首位女指揮家 91歲堅持工作傳揚中國文化

當代中國-荷里活導演趙婷

當代中國影壇傳奇:北京「野孩子」變荷里活導演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阿里巴巴張勇

阿里巴巴張勇|「雙11」發明者 打造消費者最盛大的...

潮流人物

王珮瑜;京劇

王珮瑜:「揮着鬍子的女人」 她是推廣京劇第一人

小城大事

雲南咖啡;星巴克;中國咖啡

佤族村婦「奮豆」10年 讓雲南咖啡豆走進星巴克和聯...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洪金寶,鬼打鬼,奇謀妙計五福星

影壇「大哥大」洪金寶 打拼60年 開創功夫喜劇熱潮

編輯推薦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1260km²|中國最大濕地——額爾古納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300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中國非遺應該要通過不同平台例如電商繼續傳承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中國文化|「非遺+電商」讓傳統技藝多管道「出圈」

「翪瘟雞」到底甚麼含義?

  有時在路上有人橫衝直撞,旁邊行人就會破口大罵:「成嗰翪瘟雞!」(翪與中同音),到底是甚麼意思呢?

  「翪」這個字,在《爾雅·釋鳥》出現過:「鵲鵙醜,其飛也翪。」「翪」就是鳥展開雙翼上上下下亂飛的樣子,原意就是指鵲鵙樣子醜陋,連飛的姿態都亂作一通,非常不像樣。   到了現代,人們也就把步履混亂、橫衝直撞的人,也形容為像鵲鵙一樣的「翪瘟雞」了。   延伸閱讀:「草雞」不吃草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