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位女指揮家 91歲堅持工作傳揚中國文化

編輯︰紀小婷
撰文︰蘇言

  拿起指揮棒站上舞台,白髮隨旋律躍動,肢體隨拍子舞動,很難出這是一位已經91歲高齡的老人家,她就是中國首位女指揮家鄭小瑛。今年元旦,鄭小瑛在上海執棒指揮新年音樂會,持續3個多小時,為觀眾帶來了振奮精神的視聽體驗,「91歲奶奶指揮交響樂」也成為中國網絡熱話幾十年來,她用「洋劇中唱」「洋為中用」的方法,在中國推廣西方交響樂,也把中國音樂和中國文化帶向世界。 

 

 

將西方音樂和中國文化結合 

  出生在上海的鄭小瑛,兒時開始學習鋼琴。19歲考入大學成為一名醫學生,但懷抱革命理想的她奔向解放區,因為有音樂底子,成為了文工團的一員。那時的經歷,讓她意識到,音樂是民眾創造的,音樂家來自普通 

  1952年,她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學習,曾作為唯一的女性參加了前蘇聯專家舉辦的合唱指揮短期培訓班,她的天賦與勤奮獲得專家們的多次表演。後來,因為表現出眾,她獲得了公派留學的機會,在莫斯科音樂學院深造,學習歌劇、交響樂指揮。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01
鄭小瑛經歷幾個時代,無論在什麼環境下都堅持音樂事業,成為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圖為年輕時的鄭小瑛正在彈鋼琴。(網上圖片)

  1962年,鄭小瑛登上國立莫斯科音樂劇院指揮了意大利歌劇《托斯卡》,大獲好評,她也因此成為第一位登上外國歌劇院指揮台的中國指揮家。 

  歸國之後,鄭小瑛在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任教,同時,她也經常擔任國家重要演出的指揮,指揮演出了中外大型歌曲《護花神》、《茶花女》、《蝴蝶夫人》、《卡門》等,同時,也改良了歌劇在中國的排練方式。 

  然而,後來因社會形勢變化,她被迫離開了指揮崗位。到國家復興改革開放時,她重新拿起了指揮棒,回到了舞台。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02
鄭小瑛到很多全球知名的音樂聽指揮演奏會,當中不少是中國傳統曲目。(網上圖片)

91歲高齡堅持工作 只為推廣中國文化 

  為了普及歌劇,她創立了「鄭小瑛模式」,在演出前用直白樸實的語言向觀眾科普歌劇,拉近了歌曲和觀眾的距離。她堅持「洋劇中唱」、「洋為中用」,推出西方經典歌劇的中文版本。同時,她也不忘演奏中國交響樂、推廣中國文化,其中交響詩篇《土樓迴響》作為代表作,幾十年來,鄭小瑛帶它去過全球很多城市 

  1998年,69歲的鄭小瑛赴廈門創立廈門愛樂樂團,這支樂團隨後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一流的演奏水平。幾十年如一日,鄭小瑛堅持做一件事推廣交響樂。即便3次被查出身患癌症,她也沒有離開心愛的指揮台,用她的話說,「如果有一天能夠倒在指揮台上,那才是最浪漫的。」 

  「不工作幹什麼呢?工作就是我的生活。」在被問到「91歲高齡為何還工作」這個問題時,鄭小瑛這樣回答。生命不息,音樂不止。這位91歲的老奶奶,用自己的一生,講述了一個為理想奮鬥燃燒的追夢故事。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03
除了平時的演奏工作,鄭小瑛還不斷到各個大學舉辦講座,把自己的經歷的心得分享給更多年輕人。(網上圖片)

港產數學家丘成桐 如何從傳統中國文化家庭走向世界

潘文石廣西救葉猴 解決溫飽再談保育

瀕危動物守護者潘文石 科學家的良知

保育先驅潘文石 野外17年做一點改變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中國醫療的平凡英雄 只收一元的鄉村醫生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

中國首位女指揮家 91歲堅持工作傳揚中國文化

當代中國-中國教育-鄉村教師葉連平

奉獻中國教育40年 92歲山區教師成「不滅燭光」

當代中國-中國新聞-眼科醫生陶勇

遇襲獲中國新聞關注 眼科醫生化悲憤為正能量

中國環保-青海愚公

「愚公」移走垃圾山 57歲牧民投身中國環保30年 ...

小人物的春節 堅守崗位「只為他人過好年」

中國民工 創世界工廠神話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阿里巴巴張勇

阿里巴巴張勇|「雙11」發明者 打造消費者最盛大的...

潮流人物

王珮瑜;京劇

王珮瑜:「揮着鬍子的女人」 她是推廣京劇第一人

小城大事

雲南咖啡;星巴克;中國咖啡

佤族村婦「奮豆」10年 讓雲南咖啡豆走進星巴克和聯...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甄子丹,《殺神John Wick 4》,《葉問 》,《精武門》

甄子丹捲起葉問熱潮 創事業高峰 「宇宙最強」稱號如...

編輯推薦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1260km²|中國最大濕地——額爾古納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300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一圖看清「十四五」規劃8大範疇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1995年3月25日
5天工作制

中國宣布實施5天工作制

儃世界 vs 嘆世界

  常聽到人說:「中了六合彩就好了,可以嘆世界!」「嘆世界」,正字應該為「儃世界」,粵音炭,意思是從容、休閒的樣子。

  「儃」這個字出現在《莊子· 外篇·田子方》:「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意思指有一位畫師最後才來到,卻神態自然,從容不迫,絲亳沒有尷尬的樣子,接受旨意後,也不恭敬站立,就回到館舍裏去。   「儃」,就是形容閒適樣子,包括儃茶、儃咖啡、儃香煙、儃冷氣。以後大家可別用錯字了...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