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5/09/2024
新中國成立75載,風雨兼程,滄桑巨變。「非凡75年」系列專題,梳理中國在科技、政經、文體、環保4大領域,經歷了怎樣的變遷、突破和發展。
本文是環保篇第4篇文章,帶你了解,中國為守護生物多樣性做出哪些努力?又有怎樣的成就?
人類活動加速物種滅絕,這如同倒塌的多米諾骨牌,隨時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空間。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透過幾十年努力,搶救瀕危物種,修復生態環境,保存物種基因,為守護地球家園貢獻「中國方案」。
非凡75周年|第一個大熊貓保護區
「珍貴化石及稀有生物(如四川萬縣之水杉,松潘之熊貓等),各地人民政府亦應妥為保護,嚴禁任意採捕。」這一句話,出自1950年中央政府頒布的《古迹、珍貴文物、圖書及稀有生物保護辦法》,這被視為新中國野生動物保育的開端。
1963年,第一個大熊貓保護區在四川臥龍成立;到2023年,國家已建立67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在2021年10月更正式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面積超過2.2萬平方公里,地跨四川、陝西、甘肅三省,覆蓋絕大部分野生大熊貓種群及棲息地,也庇護着區域內其他中國瀕危動物和植物。
為了給瀕危野生種群提供「備份」保障,大熊貓「遷地保護」工作於1980年代展開。1983年,位於臥龍保護區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正式啟用,1990年代開始,研究中心先後破解圈養大熊貓受孕、育幼、野化放歸等難題,令大熊貓種群數量實現快速增長。
保育行動升級的同時,相關法律、法規亦不斷完善。
1988年,中國出台第一部《野生動物保護法》,其後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等,為大熊貓等中國瀕危物種提供了法律保護。
如今,全球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已從上世紀80年代的1,114隻回升至2024年的近1,900隻,中國人工繁育的圈養大熊貓數量也增加至728隻。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於2016年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等級從「瀕危(EN)」降至「易危(VU)」。
從「無王管」到有法可依,從野外追蹤到棲息地保護,從圈養繁育到野化放歸,從人工監測到高科技應用……大熊貓所經歷的70年保育之路,堪稱中國野生動物保育發展的縮影,大熊貓亦被視為全球瀕危物種保育的典範。
多年來,中國透過瀕危物種拯救工程、棲息地保護建設等,令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棲息地環境穩步改善。
截至2024年,三江源地區藏羚羊種群數量從瀕臨滅絕恢復到約30萬隻;曾一度在中國絕迹的麋鹿,種群數量已超過1.2萬頭,佔全球數量80%以上;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增長到42隻,是全球極危物種(現存10隻以下)中,唯一基於自然恢復的成功案例。
延伸閱讀:「四不像」麋鹿的回歸
非凡75周年|第一批國家公園
2021年,中國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包括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以及武夷山國家公園, 保護面積達到23萬平方公里,覆蓋中國近30%的陸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
延伸閱讀:一文了解中國首批國家公園
全球設立國家公園的國家超過100個,中國國家公園建設起步較晚,但進展迅速。
2013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並將其列為重點改革任務之一。
2016年開始,中國陸續建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整合現有自然保護地,進行統一管理、整體保護、系統修復。
2021年,5個國家公園正式設立,被視為中國自然保護地建設的一個新篇章。
2022年底發布的《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指出,到2035年,中國計劃設立49個國家公園,總面積將達到110萬平方公里,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
國家公園,也是中國自然保護地建設中、最重要的一環。
從1956年在廣東鼎湖山設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開始,中國的自然保護地建設經歷了從無到有、由細到大、功能從單一到完善的變化,逐步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目前,中國已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處,約佔陸域國土面積的18%; 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植物種類,得到有效保護。
非凡75周年|第一個種質資源庫
種質資源庫,被稱為「種子銀行」,以及野生生物的「諾亞方舟」。
2007年落成運營的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是中國第一座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其坐落於雲南,一個擁有全中國一半以上物種的省份。
截至2023年12月,該種質庫已保存野生動植物種植資源近3萬種、超過30萬份,當中本土野生植物種子超過1.1萬種、共9萬餘份,成為亞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種質庫保存的種子,經過乾燥、密閉分裝等處理,被送入零下20℃的「冬眠房」。
在這裏,種子可以存活上千年。每一份種子或基因,都是為未來留存的一份希望。
目前,中國建成的種質資源庫或基因庫,覆蓋農作物、畜禽、水產、植物等多個領域。當中,國家農作物種植資源庫、海洋漁業種植資源庫等,保存能力分別達到150萬份和35萬份;國家級種質資源庫(圃、場)達到318個。
在北京國家植物園西側,正規劃建立一座國家植物種植資源庫,預計於2026年落成運營,其佔地面積將達到6萬平方米,計劃收集7萬種來自全世界的植物種植資源,覆蓋中國所有珍稀瀕危植物種類。
非凡75周年|第一部濕地法律
中國第一部專門針對濕地保護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下稱《濕地保護法》)於2021年12月出台,於2022年6月1日起施行,共7章65條,包括分級管理制度、保育利用制度、修復制度等內容。
延伸閱讀:中國首次為濕地保護立法 聚焦維護生態平衡
自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以來,中國逐步建立起濕地保護管理體系;實施3個五年期的《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累計投入198億元人民幣(約215億港元),完成4,100多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
目前,中國已建成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地超過2,200個,新增和修復濕地超過80萬公頃,濕地總面積達5,635萬公頃,位居亞洲第一。
中國濕地保護率超過52%,根據《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到2025年,中國濕地保護率將達到55%。
非凡75周年|第一次長江禁漁
2021年1月1日,長江開始實施全流域「十年禁漁」,這被視為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里程碑。
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裏曾棲息着4,300多種水生生物,但在禁漁之前,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達到「無魚」級別。
2003年,中國首次對長江實行全流域春季禁漁3個月,此後也曾多次實施季節性、區域性禁漁,唯效果不及預期。
「十年禁漁」啟動後的第一年,有超過11萬艘漁船停駛,近28萬漁民上岸,國家為此撥出財政補償超過200億元人民幣,為漁民加強技能培訓、提供公益職位。截至2024年,超過15萬名有就業能力的上岸漁民,全部「轉行」就業。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監測到土著魚類193種,較2020年增加25種。被稱為「微笑天使」的長江江豚,自然種群數量出現歷史性回升,較2017年增加23%,達到1,249頭。
2024年,安徽境內的長江支流中,出現了野生中華鱘的蹤迹。這是「十年禁漁」實施以來,該流域首次發現野生中華鱘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