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6/09/2024
新中國成立75載,風雨兼程,滄桑巨變。「非凡75年」系列專題,梳理中國在科技、政經、文體、環保4大領域,經歷了怎樣的變遷、突破和發展。
本文是政經篇第3篇文章,帶你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怎樣實現令8億人脫貧的「奇迹」。
2012年至2021年,在中國,平均每3秒就有1個人跨過貧困線,這被視為一個奇迹。中國是怎樣做到的?
非凡75年|減貧的起步
新中國成立之前,可謂民不聊生。當時全國農業人口約佔88%,但當中超過50%屬於貧農、僱農,處於無地、少地的狀態,所耕種的耕地僅佔總數的14%左右。
新中國成立之初,政府於1950年開始進行土地改革,將封建土地制度,改變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3年,土地改革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實行,3億多農民無償分到了約7億畝土地,並且不必每年向地主繳納約3,000萬噸糧食的地租。這極大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邁出新中國減貧的第一步。
1953年至1956年,政府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從解決貧困問題提供最基本的制度保障。
同時,政府對特別貧困的人口進行社會救濟。據統計,在1952年,全國152個城市常年得到定期救濟的人口超過120萬。
非凡75年|從救济扶貧到開發扶貧
19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家開始探索新的扶貧道路。
1984年,中央下發《關於幫助貧困地區盡快改變面貌的通知》,指出要「糾正單純救濟觀點」。
1986年,國務院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正式成立,提出實行「新的開發方式」。同年,中國第一次制定國家扶貧標準,為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06元人民幣(下同),並確立了重點片區和貧困縣。
從這時開始,有組織、有計劃的大規模扶貧開發,在全國範圍內拉開帷幕,扶貧工作進入歷史新時期。
1994年,國務院印發《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1994-2000年)》,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明確目標、明確對象、明確措施和明確期限的全國扶貧開發工作綱領。該計劃明確提出「開發式扶貧方針」,指出要「依靠科技進步、開發利用當地資源,發展商品生產」,希望用7年時間,基本解決農村8,000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
2000年,因應社會經濟發展,中國調整扶貧標準。按新的標準計算,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2.5億人減少至2000年的3,209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0.7%左右降低至3.5%。
非凡75年|脫貧攻堅戰新階段
2011年,中國第三次調整扶貧標準,提高到人均年收入2,300元。在新的標準下,中國貧困人口調整為1.22億。
2012年底,中共十八大召開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表示「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
歷時8年的脫貧攻堅戰就此拉開帷幕,這被視為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減貧運動。
2013年,習近平赴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准扶貧」的理念,這被視為中國能夠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法寶」。
所謂「精準扶貧」,主要是針對「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等問題。
國家為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建立檔案,信息精準到每條村、每一戶、每個人,並於2015年建立全國統一的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為精準扶貧提供數據支撐。
針對「誰來扶」問題, 國家建立起片(區)為重點、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到2015年,每個貧困村都派遣了駐村工作隊,每個貧困戶都有對應的幫扶負責人。截至2020年底,全國累計選派25.5萬個駐村工作隊、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前往扶貧第一線。
由於貧困的類型和成因千差萬別,扶貧工作也需要因地制宜,「對症下藥」。
政府在不同地區推行不同政策,包括產業扶貧、易地搬遷、生態扶貧、科技扶貧、教育扶貧等等,希望從「輸血」轉為「造血」。
發展電商、光伏、旅遊等產業扶貧,被視為最直接的辦法。截至2020年,貧困地區累計建成各類產業基地超過30萬個,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1.2萬個,發展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44萬家。
對於一些生存環境惡劣的貧困人口,政府則實施「易地搬遷」,建立新的安置區、扶貧車間、教育機構等,在提供新住所的同時,亦創造就業和教育機會。
截至2020年底,貧困地區累計建成集中安置區約3.5萬個,安置住房266萬餘套,960多萬人搬進新家園並擺脫貧困,當中勞動力就業比例達到73.7%。
同時,政府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解決出行、用電、用水、通信的困難,打破發展制約。截至2020年底,全國貧困地區新建及改建農村公路110萬公里,新增鐵路里程3.5萬公里;全國縣級行政區全部接入大電網,貧困村通動力電比例達到100%;光纖和4G通信覆蓋98%的貧困村。
從2012年至2020年,中國政府累計投入專項扶貧資金1.6萬億元,貧困地區生活環境明顯改善,貧困人口收入水平顯著提升,人均年收入超過1萬元。
2021年,中國宣布消除絕對貧困,在現行標準下,9,899萬貧困人口、832個貧困縣,全部成功脫貧。
非凡75年|鞏固脫貧成果
2021年開始,中國政府設立5年過渡期,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返貧」。
2023年,中國脫貧人口就業規模約3,396萬人,超額完成目標。
按照世界銀行的國際貧困標準(每人每天1.9美元)計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讓8億人擺脫貧困,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
這樣的「脫貧奇迹」亦為人類減貧貢獻「中國方案」。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令相關國家和地區的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