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9/02/2024
2021年,國家制定「十四五」規劃,為中國未來五年(2021-2025年)定明了前進方向,描繪出發展藍圖。
發展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十四五」規劃提出,要讓「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具體從哪些方面著手?如何來實現?「十四五」專題系列文章民生篇,從民生領域的不同範疇為大家解讀。
本文為民生篇的第5篇文章,主要聚焦中國備受關注的人口問題。
「十四五」期間 中國進入中度老齡化
由於醫療條件改善、生育率降低、人類壽命延長,人口老化已經成為全世界面臨的新挑戰,可能造成勞動力下降、撫養比率上升、社會保障開支增加等影響,為社會經濟增長帶來一定壓力。
作為14億人口大國,中國正處於加速老齡化階段,預計在「十四五(2021年-2025年)」期間,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人,佔全國人口20%以上,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到2035年,中國老年人口數量佔比將超過30%,約為4億人,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2020年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
應對老齡化 「十四五」聚焦「一老一小」工作
「十四五」規劃中對此作了專門部署,提出以「一老一小」為重點,主要從生育、養育、養老這三個方面入手,完善人口服務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中國近年逐步放開生育限制,2015年宣布實施「全面二孩」,到2021年時,出生人口中的二孩比率約50%,取得一定成效。2021年,政府進一步實行「三孩政策」,不過就成效不彰。
延伸閱讀:從一孩到三孩 生育政策見證社會變遷
「不願生」「生不起」「養不起」背後存在的問題,有待解決。
「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推動生育政策與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包括探索實施父母育兒假,改善優生優育全程服務等。
十四五規劃:怎樣「幼有所育」?
在「幼有所育」方面,規劃提出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完善對嬰幼兒照顧和早期發展的政策支持。
中國托育服務仍處於起步階段。統計顯示,中國3歲以下嬰幼兒數量超過4,700萬,育兒家庭中,有4成有托育需求,當中僅有約4%得到滿足。
國務院2019年印發的《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確定「家庭為主、托育補充」和「政策引導、普惠優先」的原則。
所謂「普惠」,主要特征包括面向大眾、質素合格、經濟可承受(有財政補貼)。
2020年-2022年間,當局開展「普惠托育服務專項行動」,中央投資20億元人民幣(下同),帶動地方政府和社會投資超過50億元,累計增加20萬個托位。
截至2022年尾,中國托育服務機構總數約7.57萬家,提供超過362萬個托位,每千人口擁有的托位數為2.57個。
「十四五」規劃將「托育」列為20個重要指標之一,指出到2025年,每千人口擁有的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要達到4.5個。在「十四五」期間,預期新增超過50萬個示範性普惠托位。
同時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的水平。到2025年,全國學前三年的毛入園率要超過90%,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85%。
十四五規劃:怎樣「老有所養」?
所謂「一老一小」,怎樣「老有所養」,亦是「十四五」規劃關注的民生重點。
目前中國養老呈現「9073格局」,即90%長者居家養老,7%是社區養老,3%是入住機構養老。
「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包括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推進「醫養結合」服務、加大養老護理型人才培養等。
「大力發展銀髮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的五年發展規劃,「十四五」規劃提出以下3個工作重點:
1、發展壯大老年用品產業,重點開發適老化家電、傢俬、智能輪椅等產品;鼓勵發展相關產業集群,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成都重慶)等區域,規劃布局10個左右高水平的銀髮經濟產業園區。
2、促進老年用品的科技化、智能化升級,深度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最新技術。
3、發展長者普惠金融服務,包括商業養老保險、養老金融產品等。
國務院於2024年1月發布《關於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提出拓展居家助老服務、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發展抗衰老產業、加強創科應用、打擊涉老詐騙等26條舉措,這是中國首個支持銀髮經濟發展的專門文件。
據內地平台「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約有76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涵蓋「養老」「老齡」「老年」等字樣,當中超過一半是近5年成立的。預期「十四五」時期,銀髮經濟將逐步形成萬億級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