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民生篇|人均壽命79歲 「健康中國」如何建成?

編輯︰紀小廷

  2021年,國家制定「十四五」規劃,為中國未來五年(2021-2025年)定明了前進方向,描繪出發展藍圖。 

  發展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十四五」規劃提出,要讓「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具體從哪些方面著手?如何來實現?「十四五」專題系列文章民生篇從民生領域的不同範疇為大家解讀 

  本文為民生篇的第3篇文章,主要聚焦中國醫療和健康議題。

  2020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是77.93歲,「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將這個數字提高1歲左右,即是人均預期壽命接近79歲

  壽命增長1歲,數據上看來只是一小步,對於民生福祉來講卻是一大步,背後是經濟、醫療、社會的全面提升和保駕護航。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十四五」規劃提出一系列工作要求,涵蓋醫療、衛生、體育等。本文重點闡述其中的3個重點:健全全民醫保制度、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建設體育強國。

十四五民生篇|建立全民醫療保障制度

  曾經中國醫療資源極度匱乏,民眾缺醫少藥,一直面臨「小病靠挨、大病靠天」的境況。

  20世紀50年代,中國建立了公費醫療制度,但發展緩慢;直至1998年,城鎮職工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此後短短20年,中國醫保體系實現全民覆蓋,取得許多國家歷經幾十年才能實現的醫療成就。

中國一直在持續完善醫療設施和配套
中國建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讓民眾能夠看得起病、吃得起藥。(圖片來源:Getty)

  民眾有了醫保,無論是日常看病還是住院手術,不少費用都可以報銷,而且報銷的範圍和幅度逐年提升。

  特別是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後,超過3,000種藥品被納入醫保目錄,當中既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用藥,也包括抗腫瘤、罕見病、抗病毒等領域的新藥。

  醫保藥品不單種類多,而且經有關部門談判,價格亦大幅下降。

  例如,用於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的注射液,曾經每針高達70萬元(人民幣,下同),談判後以3萬元納入醫保;用於心臟手術的冠脈支架,曾經每支上萬元,經國家集中採購後,均價不到1,000元。

  目前,中國有13.6億人參與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令民眾看得起病,食得起藥,住得起院。

  延伸閱讀: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社會保障體系 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

十四五民生篇|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

  中醫藥是中國重要的醫療和文化資源,要建立完善的醫療制度,中醫的發展也必不可少。

  中醫近年備受重視。通常國家發布五年規劃後,中醫行業會相應提出更細緻的發展規劃。以往,類似的發展規劃均由行業部門印發,而《「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則首次由國務院印發,體現中醫藥的重要地位。

  那麼目前中醫到底發揮怎樣的作用呢?

  透過一組數據可以看出大致情況:截至2020年底,中國中醫醫院達到5,482間;99%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都提供中醫藥服務;中醫藥傳播到196個國家和地區,中藥類商品進出口貿易總額大幅增長。

中醫和中醫藥需要加強資訊化發展
「十四五」期間,中國計劃建設100個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對「健康中國」的建設有重大意義。 (圖片來源:Getty)

  根據「十四五」的規劃,到2025年,中醫藥的服務能力將在此基礎上明顯增強,中醫藥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優勢要得到充分發揮。

  而要達成這個目標,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

  例如,為了解決中藥材質量良莠不齊的問題,國家相關部門推出了《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規範管理基地選址、種子種苗、種植養殖、採收加工、質素檢驗等環節,並推動建立中藥材質素追溯體系。

  國務院則出台相關方案,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300種常用中藥材種的植養殖技術規範和操作規程;開展中藥材生態種植和栽培,開發30至50種中藥材種植模式並示範推廣;以及搭建中藥材快速檢測平台等。

  完善中醫診治系統,令民眾看病時「宜中則中、宜西則西」,對「健康中國」的建設有重大意義。

  延伸閱讀:中國醫療|為中醫藥傳承創新注入新動能

十四五民生篇|建設體育強國 推動全民健身

  要改善民眾健康,除了完善醫療系統,更根本的是要「防病於未然」,即增強民眾的運動及健康意識。

  近年中國接連舉辦北京冬奧、杭州亞運、大學生運動會、以及2025年將於粵港澳大灣區舉辦的全國運動會,各類運動盛會不單為各個城市留下體育設施,亦提升民眾對於這些運動項目的認知和熱情。

  中國近年亦提出全民健身計劃,目標是到202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8.5%,社區15分鐘健身圈實現全覆蓋。

  以深圳為例,近年深圳灣公園、中心公園、蓮花山公園的智能健身中心陸續開放,這些健身中心把健身房從室內搬到了室外,供市民24小時免費使用。不少器械還有健康測試功能,只需要用手機簡單操作,就能建立個人運動檔案,追蹤身體變化,提高做運動的積極性。

健身公園在內地城市愈來愈常見,市民可以透過手機程式,獲得專屬的「運動處方」和「運動方案」。(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除了城市,運動熱潮一樣席捲到鄉鎮及農村。貴州台江「六月六」吃新節籃球賽被網友稱為「村BA」,在決賽當天,只有1,188人的小山村突然湧進了近3萬人觀賽,直播更吸引8億人次觀看,極大地帶動民眾的運動熱情。

十四五-健康中國02
(當代中國製圖)

  簡而言之,國家把保障民眾健康放在優先位置,完善政策以促進國民健康,為民眾織牢公共衛生防護網,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的健康服務。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90秒看中國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香港智慧物流新篇章 盡在《物暢其流》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改革開放

深圳巴士站

深圳特區45年|巴士服務如何從無到有?香港經驗助公共交通發展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編輯推薦
Labubu龍家昇

潮流新寵Labubu之父 香港藝術家龍家昇中西合璧無限創新

沈靖韜

港產鋼琴家|沈靖韜國際大賽奪冠創歷史 「鋼琴神童」怎樣煉成?

朱芸編

哪吒2|動畫電影也是音樂盛典 原來香港音樂人有份打造?

黑暗之中唱出真我 香港視障女高音膺「感動中國」人物

中國電動車的「領航員」 香港科學家陳清泉

香港故宮|港產設計師嚴迅奇 讓古今東西隔空對話

拍拉美吳德川

港產ChatGPT人材 拍拉美吳德川如何令「冇價值」變成功?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西方重磅學者對話 美國受深層國家機器掌控 民主共和兩黨半斤八兩?

2012年6月24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蛟龍號

「蛟龍」號突破7千米下潛深度創紀錄

冷僻字系列|孨

  俗話說,多子多福。然而,由三個「子」字組成的「孨」(音:zhuǎn,轉)卻有孤兒之意。此字近年更成為網絡文化字,意義上亦有些改變。

  「孨」字在古代共有三種意思:

  一個是謹慎,見《說文解字》「謹也」;或通「孱」字,意為軟弱、弱小。

  二是孤獨可憐的狀態,見《廣韻》「孤露可憐也」。

  另也有孤兒的意思,見《玉篇·孨部》「孤兒也」。

  不過在現代網絡文化中,「孨」卻被演繹為「房子、車子、妻子」的意思。

  據說,上海第一百貨商店曾...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