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教授投身中國教育:請叫我「老內」

編輯︰紀小婷
撰文︰鹿雨

  32歲那年,美國人潘維廉攜家帶口來到福建廈門,就此定居;又32年過去,而立青年已到花甲,金髮也已斑白。潘維廉的半生時光都投身中國教育,同時不倦地行走、了解和感受着這片土地。當別人說,他是一個熱愛中國的「老外」(內地對於外國人的稱呼),他會用流利的中文回答:「我是『老外臉老內心』,所以就是『老內』」。他不僅成為福建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對中國教育也做出貢獻。 

投身中國教育 幫助設立全國領先專業 

  說起和廈門的緣份,源於他1976年在台灣當兵時,與在當地長大的美國女孩蘇珊相識。因為對中華文化共同的興趣,二人相戀並結婚。1988年,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的潘維廉放棄美國的高薪工作,在妻子鼓勵下帶著一家人來到廈門。 

  學習了一年中文後,潘維廉開始在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任教。正值改革開放,廈大計劃建立一個全國領先的MBA專業,「讓我先幫一年,沒想到又幫了第二年、第三年⋯⋯直到現在。」對於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教育來說,這算得上是一個創舉。 

當代中國-中國教育-中國文化-潘維廉01
1988年,潘維廉放棄在美國的高薪工作,帶全家來到福建廈門。(網上圖片)

  回憶起剛定居廈門的日子,潘維廉還記得狹窄、坑窪的道路,一家人靠一輛人力三輪車穿梭於大街小巷;房子每天停電,公寓樓斷水有時會持續三四天。如今,廈門已是一座美麗的「海上花園」,吸引了各式商業和高新產業。他打趣說:「很多人特地來廈門旅遊,我和妻子卻一年365天都在享受假期,我們從不厭倦。」 

當代中國-中國教育-中國文化-潘維廉02
學習了一年中文後,潘維廉開始在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任教。圖為潘維廉(左二)和學生相處愉快。(網上圖片)

從中國教育到環遊中國 

  1994年,潘維廉靠在中國教育領域的付出,攢錢買下一架麵包車,開始了環遊中國之旅。他在3個月內行駛4萬公里,從廈門到杭州、南京、青島、北京、內蒙、西安、西寧、拉薩、成都、廣西、海南島等地,幾乎踏遍全國。旅途中,內陸地區的落後貧窮,與百姓的善良好客,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管到哪裏,雖然不知道我是誰,人們都會說『你來,進來喝茶』、『吃過了嗎』,非常好客、友好。」有一回,車子在青海沒了汽油,當地部隊送了他一大桶汽油。自己尚且貧困,卻無私為他人提供幫助,這讓身在異鄉的潘維廉深受感動。他常說自己不見外,是因為中國的民眾已把他當成了自己人,自己又何必見外呢。 

當代中國-中國教育-中國文化-潘維廉03
潘維廉在教書之餘,到全國各個地方旅行和遊覽。圖為潘維廉在旅行途中與當地人合影。(網上圖片)

  潘維廉一直希望能重走中國,看看20多年來的變化。去年7月,他實現了這個心願,用31天時間再次踏足26個省市區。他发現大家的生活改變了很多,最直觀的變化是道路,西部地區如今已有了便捷的高鐵、明亮的隧道和平坦的公路。而更深層的感受是,他發現當地人變得自信了。 

  潘維廉常說一句話:「最大的機會在未來。」因為對這片土地和人民的了解,他堅信未來會更好。幾十年來,他也身體力行地向美國的家人朋友、向世界介紹着中國,他將自己與家人的上千封通信集結成厚厚的一本書《我不見外——老潘的中國來信》,並繼續在這裏生活、感受着。 

當代中國-中國教育-中國文化-潘維廉04
潘維廉將自己在中國的見聞感受寫成書,向全世界介紹中國。 (網上圖片)

 

當代中國新潮夫妻 10年走遍200國家

中國新聞正能量:盲人中醫師圓了480個上學夢

當代中國「女鋼鐵俠」:電影攝影師鄧璐

2:29

60歲大叔建當代中國最大民間博物館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改革開放首屆教師節 以教育振興國家

當代中國鄉村教師:把1645名山區女孩送入名校

立志為中國教育服務 丘成桐40年不問報酬

當代中國-中國教育-鄉村教師葉連平

奉獻中國教育40年 92歲山區教師成「不滅燭光」

1:47
北大保安逆襲考上法學院

逆襲之路!保安自學考北大 回鄉教書二十載

2:12

中國教育:山區學生的搖滾夢

美籍教授投身中國教育:請叫我「老內」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乘神舟十八號一飛沖天 「農村娃」李聰有甚麼期待?

創新先鋒

小米造車

小米造車|從無到有只需3年 雷軍:小米正式成為一家車廠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女性第一人!董紅娟登頂全部14座8000米級高峰

運動健兒

乒乓球員之最 馬龍擁30個世界冠軍!

影視巨星

姜大衛,《新獨臂刀》、《大內群英》、《再見亦是老婆》、《白日之下》

金像獎2024|香港首位亞太影帝 姜大衛為一個原因堅持演武俠片

編輯推薦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廣州新地標|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似天鵝又似遊輪 必看5大亮點

深圳美術館新館

北上新地標|深圳美術館新館打卡攻略 三大必看展覽

東莞虎門站擴容

東莞新地標|虎門站大變身 三鐵超級轉車站 15分鐘融入大灣區

廣州海珠區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範區

AI新地標 |廣州海珠區建全國首個 AI大模型應用示範區

深圳京東電器城市旗艦店

華強北新地標!京東電器城市旗艦店登場 連電競賽場都有?

國際金融論壇永久會址-廣州南沙橫瀝島

南沙新地標|國際金融論壇永久會址登場 最高規格綠色建築有亮點

2:30

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 一文認識「國家安全」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1:54

一帶一路科普篇|如何以「中國方案」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2:25

一帶一路科普篇|RCEP是甚麼?它與一帶一路如何1+1>2

2:46

一帶一路科普篇|「鋼鐵駝隊」是甚麼?解密中歐班列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坐在輪椅的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欣賞別人的幸福

道濟會堂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基督教跟革命的關係密切?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2010年4月30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上海世博會舉行開幕式

上海世博會舉行開幕式

百丈竿頭須進步 VS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鼓勵別人再接再厲,我們會說「祝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古書中,則有「百丈竿頭須進步」,哪一個才對?

  先說百丈竿頭須進步,出自道原《景德傳燈錄 招賢大師偈》。竿頭是竹竿的最頂部,高於竹竿的頂處,就是用來比喻一個人學問和成就即使已達到一定高度,也要繼續努力,不斷求進。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則見於宋.朱熹《答鞏仲至書》:「故聊復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勢也。」及元.張養浩《折桂令.功名百...

28年1次

  今年能「穿越」回1996年?大家都買起了1996年日曆?因為今年的公曆日曆,跟1996年完全一樣。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巧合」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