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教授投身中國教育:請叫我「老內」

編輯︰紀小婷
撰文︰鹿雨

  32歲那年,美國人潘維廉攜家帶口來到福建廈門,就此定居;又32年過去,而立青年已到花甲,金髮也已斑白。潘維廉的半生時光都投身中國教育,同時不倦地行走、了解和感受着這片土地。當別人說,他是一個熱愛中國的「老外」(內地對於外國人的稱呼),他會用流利的中文回答:「我是『老外臉老內心』,所以就是『老內』」。他不僅成為福建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對中國教育也做出貢獻。 

投身中國教育 幫助設立全國領先專業 

  說起和廈門的緣份,源於他1976年在台灣當兵時,與在當地長大的美國女孩蘇珊相識。因為對中華文化共同的興趣,二人相戀並結婚。1988年,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的潘維廉放棄美國的高薪工作,在妻子鼓勵下帶著一家人來到廈門。 

  學習了一年中文後,潘維廉開始在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任教。正值改革開放,廈大計劃建立一個全國領先的MBA專業,「讓我先幫一年,沒想到又幫了第二年、第三年⋯⋯直到現在。」對於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教育來說,這算得上是一個創舉。 

當代中國-中國教育-中國文化-潘維廉01
1988年,潘維廉放棄在美國的高薪工作,帶全家來到福建廈門。(網上圖片)

  回憶起剛定居廈門的日子,潘維廉還記得狹窄、坑窪的道路,一家人靠一輛人力三輪車穿梭於大街小巷;房子每天停電,公寓樓斷水有時會持續三四天。如今,廈門已是一座美麗的「海上花園」,吸引了各式商業和高新產業。他打趣說:「很多人特地來廈門旅遊,我和妻子卻一年365天都在享受假期,我們從不厭倦。」 

當代中國-中國教育-中國文化-潘維廉02
學習了一年中文後,潘維廉開始在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任教。圖為潘維廉(左二)和學生相處愉快。(網上圖片)

從中國教育到環遊中國 

  1994年,潘維廉靠在中國教育領域的付出,攢錢買下一架麵包車,開始了環遊中國之旅。他在3個月內行駛4萬公里,從廈門到杭州、南京、青島、北京、內蒙、西安、西寧、拉薩、成都、廣西、海南島等地,幾乎踏遍全國。旅途中,內陸地區的落後貧窮,與百姓的善良好客,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管到哪裏,雖然不知道我是誰,人們都會說『你來,進來喝茶』、『吃過了嗎』,非常好客、友好。」有一回,車子在青海沒了汽油,當地部隊送了他一大桶汽油。自己尚且貧困,卻無私為他人提供幫助,這讓身在異鄉的潘維廉深受感動。他常說自己不見外,是因為中國的民眾已把他當成了自己人,自己又何必見外呢。 

當代中國-中國教育-中國文化-潘維廉03
潘維廉在教書之餘,到全國各個地方旅行和遊覽。圖為潘維廉在旅行途中與當地人合影。(網上圖片)

  潘維廉一直希望能重走中國,看看20多年來的變化。去年7月,他實現了這個心願,用31天時間再次踏足26個省市區。他发現大家的生活改變了很多,最直觀的變化是道路,西部地區如今已有了便捷的高鐵、明亮的隧道和平坦的公路。而更深層的感受是,他發現當地人變得自信了。 

  潘維廉常說一句話:「最大的機會在未來。」因為對這片土地和人民的了解,他堅信未來會更好。幾十年來,他也身體力行地向美國的家人朋友、向世界介紹着中國,他將自己與家人的上千封通信集結成厚厚的一本書《我不見外——老潘的中國來信》,並繼續在這裏生活、感受着。 

當代中國-中國教育-中國文化-潘維廉04
潘維廉將自己在中國的見聞感受寫成書,向全世界介紹中國。 (網上圖片)

 

3:02

非凡75年·政經篇|社會民生「七個有」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社保體系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改革開放首屆教師節 以教育振興國家

當代中國鄉村教師:把1645名山區女孩送入名校

立志為中國教育服務 丘成桐40年不問報酬

當代中國-中國教育-鄉村教師葉連平

奉獻中國教育40年 92歲山區教師成「不滅燭光」

1:47
北大保安逆襲考上法學院

逆襲之路!保安自學考北大 回鄉教書二十載

2:12

中國教育:山區學生的搖滾夢

美籍教授投身中國教育:請叫我「老內」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影視巨星

林子祥

樂壇傳奇林子祥 深情款款又豪邁激昂 用音樂感動觀眾

編輯推薦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菩薩與女鬼之間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03年4月28日
CBRC

中國銀監會正式掛牌履職

網絡潮語:集美

  「集美」二字,老一輩的人會想到廈門集美區,但是今天的年輕人,則另有所指。

  若大家去過福建省的廈門市,可能會去過集美區,這裏有著名的集美大學,是愛國華僑企業家陳嘉庚出錢出力建設而成,寓意為「集天下之美」,至今已成為了廈門當地一個著名教育及旅遊區。

  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中,「集美」一詞成為了十大網絡用語之一。這個詞是由網絡主播所創...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