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鄉村教師:把1645名山區女孩送入名校

編輯︰紀小婷
撰文︰侘寂

  「我想辦一所不收費的女子高中,把山裏的女孩子都找來讀書,這是我的夢想。」2007年接受採訪時,張桂梅這樣說。當時,她是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的一名鄉村女教師。其後,她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到2020年,這所高中培養1645名女孩考上廈大、川大、武大等名校。她用自己的努力,為當代中國的鄉村教師樹立了典範。 

當代中國鄉村教師:用「命」教書  

  會有這樣的建校初心,因為張桂梅剛到麗江教書時,發現班上的女孩經常會突然「消失」。這些「消失的女孩」,因為家中貧困,交不起學費,被父母留在了家中,幹農活,甚至早早結婚生子。而張桂梅兼任院長的孤兒院,經常會在門口「撿到」被遺棄的健康女嬰,只因為父母不想要女孩⋯⋯ 

當代中國-中國教育-張桂梅01
張桂梅創辦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十幾年來幫助1645名女孩考上廈大、川大、武大等名校。(網上圖片)

  張桂梅對這一現狀痛心而生氣。在她看來,今天的女孩會是將來的母親,在之後會成為外婆或奶奶,如果沒有知識,愚昧思想只會代代相傳。「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變三代人。」張桂梅說,所以她決心辦一所給女孩的免費學校,幫助她們考大學,走出大山。 

  然而,辦學之路沒有想像的容易。一開始籌款碰壁,從2002年到2007年只籌到1萬元。直到2007年,一位記者被她的故事感動,寫下了本文開頭那句話,報道了她的故事,張桂梅才得到了社會關注和政府撥款,免費女子高中得以建成。她為女孩們提供了讀書環境,更一直住在學校,緊挨著學生宿舍門,為了擋住壞人闖入,還為了擋住那些要把女孩帶回家生娃、做農活的父母…… 

  常年的操勞,讓這位63歲的女老師疾病纏身,身患23種疾病的她,輕輕地說,自己教書付出的是「命」。「蠟炬成灰淚始乾」,張桂梅用自己的生命,點亮了接近兩千個女學生的生活,帶給她們改變命運的希望,感動了無數的國人。 

當代中國-中國教育-張桂梅02
張桂梅創辦免費女子高中, 讓那些家中貧困的學生得以繼續讀書學習。(網上圖片)

當代中國鄉村教師:我的價值是救了一代人 

  很多城中的家長慕名而來,想要讓孩子就讀這所中學,張桂梅都拒絕了,她說,這所學校是給「山裏的女孩子」的。在接受採訪時,記者問,「這是專門給貧困山區女孩子上的高中嗎?」張桂梅糾正了記者的一個說法:「我們沒有提『貧困』這兩個字,因為貧困也是一種隱私,我們就叫大山裏的女孩兒」,這是一所給她們的學校,張桂梅說:「想讓女孩多見見外面的世界,不想讓她們太封閉。」 

  「我不需要她們感謝我。」張桂梅說:「我這輩子的價值,我不管如何,我救了一代人的,不管是多是少,畢竟她們後面走的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對我是最大的安慰。」 

見證香港文化變遷 製衣女工沉醉「穿針引線」

前國家隊乒球手高禮澤培養香港幼苗 

當代中國「美人魚」:海洋探險者黎達

當代中國新潮夫妻 10年走遍200國家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改革開放首屆教師節 以教育振興國家

當代中國鄉村教師:把1645名山區女孩送入名校

立志為中國教育服務 丘成桐40年不問報酬

當代中國-中國教育-鄉村教師葉連平

奉獻中國教育40年 92歲山區教師成「不滅燭光」

北大保安逆襲考上法學院

逆襲之路!保安自學考北大 回鄉教書二十載

中國教育:山區學生的搖滾夢

美籍教授投身中國教育:請叫我「老內」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李東生

TCL李東生|「終一生 成一事」 堅守40多年屢創...

潮流人物

 TikTok周受資

冷靜應對美議員5小時刁難 TikTok周受資何許人...

小城大事

大熊貓 仿真公仔

一隻公仔50道工序 成都男生劉滔 製仿真大熊貓 遠...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廖啟智,200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男配角,《籠民》,《証人》

懷念「配角王」廖啟智 擅演小人物 曽兩奪金像獎男配...

編輯推薦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

【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人間第一香」茉莉花茶 源於這個獨特工藝?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1993年3月29日
包產到戶

「包產到戶」寫入中國憲法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