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龍劉衛平|5毫子一條辣條 憑藉無限創意一年營收40億

編輯︰王子傑

  辣條是內地最常見的零食之一,不但出名,更是規模龐大的產業。統計數據預測,到了2026年,辣條的產業規模將達949億元人民幣,有望成為休閒零食界下一個千億級產業。

  辣條起源自湖南省平江縣,也是辣條龍頭企業衛龍食品創辦人劉衛平的家鄉。白手興家的創辦人劉衛平,到底如何將5毫子(人民幣,下同)一條的辣條,做到一年營收超過40億元呢?

衛龍劉衛平|鹹辣微甜 辣條靈感源自傳統食品

  湖南平江縣有十分悠久的醬乾、豆筋的製作歷史。在300多年前的清朝,平江醬乾更是被列為宮廷貢品。1998年,平江縣遭遇洪澇災害,醬乾的原料大豆價格飛漲超過一倍。為降低成本,一些小作坊就改用麵筋,製作味道相仿,但價格便宜得多的小食。這就是辣條的雛形。

平江醬乾。
平江醬乾是湖南平江縣的特色小吃,歷史悠久。(網上圖片)

  但平江縣實際上並不盛產小麥,雖然產品大受歡迎,卻始終供不應求,於是有一批人決定離鄉別井謀求發展,劉衛平也是其中一人。

  1999年,劉衛平在盛產小麥的河南漯河,與弟弟劉福平及多名鄉親經營辣條小作坊。劉衛平以麵筋為原料,結合自己熟悉的醬乾,製作出微甜、微辣、清爽的新產品,令人回味無窮。

  2001年,從傳統牛筋麵(一款麵粉製成的素食)找到靈感的劉衛平,成功開發出中國第一根辣條「麻辣絲」。他在辣條中加入焦糖和辣椒粉,使口味鹹辣之帶有微甜。

  劉衛平能夠在河南漯河獲得成功也非偶然,皆因漯河乃是中國著名的食品工業重鎮,有雙匯集團、南街村集團等大品牌。本地產業鏈完備,劉衛平的生意才得以迅速發展。通過學校小賣部、商超等線下渠道,衛龍辣條更衝出漯河。

衛龍劉衛平。
劉衛平將衛龍打造成目標針對年輕消費者的品牌,5毫子一條的辣條,在2021年的營收就超過40億元。(網上圖片)

衛龍劉衛平|靈活互聯網營銷 搶佔年輕消費者

  一條辣條只賣5毫子,要突圍而出,劉衛平有他的「秘方」,就是創意。劉衛平帶領衛龍不停搶佔年輕消費者市場,一步步奠定其辣條界第一網紅的地位。

  將辣條推向全國市場後,劉衛平一直都以靈活的互聯網營銷引領潮流,外包裝也多次大改。劉衛平將最初的透明包裝改為不透明,適時再加上「約嗎」、「冷靜」、「壓驚」、「任性」等時下流行語,將目標鎖定在年輕消費者身上。

衛龍辣條。
衛龍產品的外包裝都相當有個性,利用時下流行語拉近與年輕消費者的距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包裝定型後,劉衛平更令辣條從此打開花式跨界營銷之路。例如衛龍在2016年時與「暴走漫畫」合作,推出特色包裝的辣條。除了跨界營銷,衛龍的產品甚至被網民扣上「蹭熱點」(內地用語,類似於湊熱鬧)的帽子,「哪裏有熱點,哪裏就有衛龍食品的身影。」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受歡迎,劉衛平也「跟風」推出搞怪風格的《舌尖上的辣條》。在2016年9月7日,iPhone 7發售前一天,衛龍在網購平台上的風格改成「蘋果風」,推出「Hotstrip 7.0」(辣條7),再配上文案「改變食界,條條是道」。

衛龍辣條的「Hotstrip 7.0」宣傳文案。
衛龍曾經推出「Hotstrip 7.0」宣傳文案,以「蘋果風」吸引注意。(網上圖片)

衛龍劉衛平|融入創意 建立自身標籤

  劉衛平曾經對外解釋過各種「腦洞大開」創意的來源,「我們在杭州專門建了一個營銷設計公司,那裏有互聯網文化發展的土壤與人材,這些點子都是他們想出來的。他們都是年輕人,更懂得當下消費者更喜歡甚麼。這也是我們將傳統產品娛樂化、親民化的一種方式。」

  辣條初期主要只是麵向縣鄉市場,不太講究包裝,但劉衛平將創意融入其中,既受年輕消費者推崇,也使衛龍與其他同行有所區隔,打通現代零售方式之餘,最重要是建立自身的年輕、時尚、新潮品牌標籤。

  延伸閱讀:楊國福麻辣燙|擬赴港上市成「麻辣燙第一股」 以創新打造餐飲神話

  延伸閱讀:立訊精密王來春|出身富士康「工廠妹」 如何蛻變成億萬富豪?

蜜雪冰城

蜜雪冰城張紅超|草根背景追求性價比 「雪王」始於1元1支新鮮軟雪糕

嗶哩嗶哩,bilibili

Bilibili陳睿|全情投入「最適合我的事」 打造年輕人高度聚集社區

楊國福麻辣燙

楊國福麻辣燙|擬赴港上市成「麻辣燙第一股」 以創新打造餐飲神話

「無創產前檢查之父」盧煜明

「無創產前檢查之父」盧煜明 開創新技術造福準媽媽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靈魂擺渡人」劉德文 20年義送近300赴台老兵魂歸故里

創新先鋒

希望之手湯啟宇

主攻冷門研究 研製「希望之手」 湯啟宇為中風病人重燃希望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95後小夥奪「世界麵包冠軍」 靠中國原料征服世界

運動健兒

港隊單車造王者 沈金康的傳奇故事

影視巨星

黎明,新秀歌唱比賽(左)

「四大天王」黎明 90年代紅遍半邊天 他更是樂壇「金句王」

編輯推薦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會員活動

中國航天|停留太空時間最長中國人 王亞平和世界紀錄還差多遠?

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

張陸 曾夢想當歌手的太空人

乘神舟十四號再征穹蒼 陳冬:要為祖國飛出新高度

王亞平長駐中國太空站半年 女太空人遇「例假」影響大?

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

神舟十七號|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21

杭州亞運|18屆亞運奪38金 香港金牌運動員逐個睇 哪位贏最多金牌?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澳門、中山、珠海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文化深度遊2023前瞻 走進歷史現場

1988年12月2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南極文森峰

中國人登上南極最高峰文森峰

「走鬼」點樣走?

  你們有沒有看過經典港產電影《旺角卡門》?其中一幕是由張學友飾演的烏蠅在戲院前當無牌小販,突然小販管理隊前來驅趕,烏蠅因被由萬梓良飾演的Tony阻礙,結果「走鬼」失敗被抓。

  這一幕出現的小販「走鬼」情境,今時今日在香港真的很難見到,但大概在三、四十年前,小販走鬼可說是市區每天都會出現的情境。   所謂「走鬼」,就是無牌流動小販為逃避執法人員的動作。   當年港英政府僱傭了大批來自印度與巴基斯坦的人當警察,他們其中一個任務就是驅趕街上的無牌流動小販。   由...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