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7/11/2022
中國高鐵舉世聞名,近來甚至已有出口到海外,使印尼即將迎來該國第一條高鐵「雅萬高鐵」。誰又能想到,中國從第一條高鐵「京津城際鐵路」至今,不過是十多年的光景。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鐵路正式通車。當天中午12時35分,隨着C2275次列車從北京南站緩緩駛出,北京和天津終於能夠30分鐘通達。改革開放的中國大陸,自此開啟嶄新的「高鐵時代」。
改革開放|京津城際鐵路開啟中國的「高鐵時代」
說起中國高鐵發展史,不得不提「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1978年10月,鄧小平出訪日本,他在結束東京的行程,準備前往下一站京都等地時,特意體驗了日本新幹線列車。當時中國國內鐵路列車最高時速只有70至80公里,而日本新幹線的時速高達210公里。
中國高鐵的起步可謂歷經波折。鐵道部在1990年開始建設高速鐵路的可行性研究,但由於技術難度的原因,十多年間一直停停走走。直到2004年,國家發布《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國高鐵終於有明確的規劃。其中作為京滬高鐵的綜合試驗段「京津城際鐵路」,其建設亦被提上議事日程。
當時中國鐵路剛完成第五次大提速,部分線路已經基礎時速達200公里。然而,京津城際鐵路要求為時速350公里,一下次令舊鐵路的結構、標準和施工精確度全都要改變。此外,京津地區區域內全部是軟土、粉土或淤泥,每年區域沉降最大可達80毫米。如果不能克服,輕則影響鐵路的速度和舒適度,重則可能造成列車出軌。
改革開放|京津城際鐵路是當時世界最高水平
京津城際鐵路是中國大陸第一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時速達到350公里的高速鐵路,修建時所採用的新材料、新設備和新技術,形成一套完備的高速鐵路中國標準,是當時世界最高水平。
為預防沉降,京津城際鐵路路軌的貼地路基,創新性地採用興建高樓大廈時才會用到的技術,將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打入二三十米深的地下,將路面荷載引入深層地基。同時,施工時取出的泥土,事後會被壓在建好的路基上進行預壓,短時間內加速地面沉降,使完工後的沉降大幅度降低。
此外,京津城際鐵路首次大規模採用當時最先進的無砟軌道技術(使用剛性混凝土或瀝青鋪設軌道床,替代傳統的碎石與軌枕)。較之傳統鐵路,無砟鐵路更加環保,安全性能更高。京津城際鐵路使中國成為繼德國和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無砟鐵路的國家。
在追求平穩和舒適上,京津城際鐵路也有所著墨,它是世界上首次採用500米的無縫鋼軌焊接技術,用人手觸摸焊接點,會感覺到平順光滑,幾乎找不到焊接的痕迹。
改革開放|中國高鐵世界第一
京津城際鐵路是中國高鐵飛速發展的起點,在往後的日子,中國高鐵跨越塞北風區,蜿蜒嶺南山川,馳騁東北雪海,穿梭江南水鄉,網絡愈織愈大,車次愈開愈密。
時至今天,中國高鐵營業里程已突破4萬公里,足夠環繞赤道一圈,佔世界高鐵總量三分之二,穩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