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偉人|除了袁隆平 2021年辭世的學界泰斗還有他們

編輯︰許可

  2021年,「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辭世,萬人垂淚;在這一年裏,「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為核武事業隱姓埋名20載的數學家周毓麟等學界泰斗,也永遠離開了,但他們的貢獻同樣不會被忘記。

袁隆平為讓中國人吃飽飯而奮鬥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了讓中國人吃上飽飯奮鬥一生,他研發的雜交水稻如今已種在中國一半的水稻田裏,單是所增加的產量就可以養活7,000萬人;他還致力把雜交水稻「覆蓋全球」,讓全世界遠離饑餓。

袁隆平堅持「中國人的飯碗要拿到自己手裏面,不要靠人家」。(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在湖南長沙病逝,享年91歲。

  就在同一天,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的吳孟超在上海去世,享年99歲。

吳孟超創肝膽外科領域多個第一

   吳孟超上世紀50年代起開拓中國的肝膽外科,提出「要把基礎研究放在比臨床治療更重要的地位」;他還創造了該領域多個第一,包括翻譯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臟外科入門專著、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葉切除手術等等。

吳孟超一直強調用最好的技術、最科學的方法、最便宜的藥械、最簡單有效的手段,治好病人的病。(網上圖片)

  吳孟超直至97歲高齡才退休。從醫70多年間,他完成1.6萬多次的手術;因長時間握手術刀,其右手食指、無名指的關節甚至都已經變形.....。

 彭士祿艱難中研發第一艘核潛艇

  中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是3月22日在北京病逝,走完93年的傳奇人生。

  彭士祿的父親彭湃是中共早期領導人,因為這個身份,在民國期間,彭士祿4歲就成被打為政治犯,8歲入獄,童年坎坷。

彭士祿少年時曾在香港生活和上學,與香港甚有淵緣。(網上圖片)

  新中國成立後,留學蘇聯歸來的彭士祿,在艱難環境中研發出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為國鑄盾,之後他又「軍轉民」,成為中國民用核能的開荒牛,曾擔任大亞灣核電站項目的總指揮。

數學家周毓麟為研發核武建奇功 

  數學家周毓麟則是3月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8歲。

  他1960年到1980年間一直隱姓埋名,主管着核武器數值模擬和流體力學方面研究,是中國研發原子彈和氫彈的重要功臣之一。

在參與研發核武的科學家中,周毓麟幾乎沒人認識,但他貢獻卻不小。獲國家1982年度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原子彈氫彈設計原理中的物理力學數學理論問題」的9位署名者,周毓麟排名第五,前四位的彭桓武、鄧稼先、周光召、于敏後來皆被授予「兩彈一星」元勳稱號。(網上圖片)

  在原子彈研發初時,周毓麟帶領團隊,用計算尺、手搖計算機等簡單工具,找出了蘇聯專家留下的關鍵數據有問題,令中國免走彎路。

28位兩院院士同年離世 沉痛悼念

   另外,袁隆平、吳孟超、彭士祿、周毓麟都是「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2021年,除了這4位學界泰斗在內,不幸也還有另外24位院士辭世,例如中國射電天文奠基人王綬琯、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家許厚澤、中國遙感技術的主要倡導者姜景山等等。

  這些科學家和學者雖然逐漸遠去,但他們對國家和人民的貢獻,永遠不會被忘記。

  延伸閱讀:28位兩院院士永遠離去

兩院院士是中國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獲這兩個稱號的,都是相關領域頂尖專家。圖為中國科學院。(網上圖片)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扎根世界屋脊 吳天一為高原醫學奉獻一生

幻想移民火星不科學 「天問」總設計師張榮橋:不如打理好地球

1:45

生命剩下27天會做甚麼? 核試專家林俊德選擇了繼續工作

天問一號總設計師 張榮橋是「火星探險家」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1:43

大事回顧|2021年 中國這10件大事載入歷史

大事回顧|2021年香港10大正能量新聞

當代中國-粵澳港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大灣區大事回顧cover

大事回顧|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5件香港人必看的大事

一文看清|2021年 中國這10大科學成就不可不知

中國鐵路|盤點2021年新開通5大線路 八縱八橫日趨完善

緬懷偉人|除了袁隆平 2021年辭世的學界泰斗還有他們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靈魂擺渡人」劉德文 20年義送近300赴台老兵魂歸故里

創新先鋒

希望之手湯啟宇

主攻冷門研究 研製「希望之手」 湯啟宇為中風病人重燃希望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95後小夥奪「世界麵包冠軍」 靠中國原料征服世界

運動健兒

港隊單車造王者 沈金康的傳奇故事

影視巨星

黎明,新秀歌唱比賽(左)

「四大天王」黎明 90年代紅遍半邊天 他更是樂壇「金句王」

編輯推薦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會員活動

中國航天|停留太空時間最長中國人 王亞平和世界紀錄還差多遠?

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

張陸 曾夢想當歌手的太空人

乘神舟十四號再征穹蒼 陳冬:要為祖國飛出新高度

王亞平長駐中國太空站半年 女太空人遇「例假」影響大?

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

神舟十七號|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21

杭州亞運|18屆亞運奪38金 香港金牌運動員逐個睇 哪位贏最多金牌?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澳門、中山、珠海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文化深度遊2023前瞻 走進歷史現場

1988年12月2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南極文森峰

中國人登上南極最高峰文森峰

「走鬼」點樣走?

  你們有沒有看過經典港產電影《旺角卡門》?其中一幕是由張學友飾演的烏蠅在戲院前當無牌小販,突然小販管理隊前來驅趕,烏蠅因被由萬梓良飾演的Tony阻礙,結果「走鬼」失敗被抓。

  這一幕出現的小販「走鬼」情境,今時今日在香港真的很難見到,但大概在三、四十年前,小販走鬼可說是市區每天都會出現的情境。   所謂「走鬼」,就是無牌流動小販為逃避執法人員的動作。   當年港英政府僱傭了大批來自印度與巴基斯坦的人當警察,他們其中一個任務就是驅趕街上的無牌流動小販。   由...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