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移民火星不科學 「天問」總設計師張榮橋:不如打理好地球

編輯︰許可

  張榮橋是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總設計師,被國際科學雜誌形容為「火星探險家」。這位熟悉火星的科學家認為,移民火星是不科學的幻想,人類如果有能力把火星改造成宜居之地,還不如花點時間精力打理好地球。

張榮橋:「天問」也將用於木星探測

   「天問一號」任務進展順利,一次實現對火星的繞、着、巡,創下世界航天史的紀錄,航天迷都關心中國火星探測計劃接下來有甚麼看點。

  「天問一號」總設計師張榮橋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中國的下一步發展目標,是要開展從火星採樣返回先期關鍵技術研究,進一步夯實從火星採樣返回來的關鍵性技術。

很多人或機構都提出移民火星計劃,其中「科技狂人」馬斯克的計劃最「激進」,他曾表示2026年就可將人類送上火星。但張榮橋認為,移民火星的問題一定要科學地看。(網上圖片)

  他稱,中國的行星探測已經列入國家未來發展規劃,「天問一號」之後,「天問二號」就是去採樣並返回,而「天問三號」、「天問四號」也會陸續命名在火星採樣返回,以及木星系探測當中。

  至於航天迷另一個極感興趣的問題,是人類大概多久才能實現移民火星?這情節不單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美國的「科技狂人」、Tesla的創辦人馬斯克也有此目標,他計劃在2050年前,把100萬人送上火星,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建立一座城市。

  對於這問題,作為「火星探險家」的張榮橋強調一定要科學地看。

  延伸閱讀:天問一號總設計師 張榮橋是「火星探險家」

張榮橋:火星難保證人類生存最基本條件

   他說,火星環境跟地球相比差太遠,沒有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溫度跟地球相比太惡劣,人類生存最基本的條件都難以保證。

  「移民火星我認為作為科學幻想可以,但是談火星移民工程,我就覺得是不科學的。如果我們有改造火星的能力,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花點時間精力把我們的地球打理得更好?」張榮橋說。

張榮橋指火星環境太惡劣,不適合人類居住。圖為美國太空總署公布的火星照片,相中火星表面一片死寂。(網上圖片)

  另外,「天問一號」2021年5月15日着陸火星,當時張榮橋激動落淚的場景,令很多人動容。

  他後來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為了這項任務,我們堅持奮鬥了10年,兌現了對國家的承諾。一次實現繞、着、巡,成功來之不易。」

  張榮橋坦言,當國家決定探索火星時,他曾猶豫和思考着「到底該怎麼去」,也想過採取與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類似的步驟,「但我們還是不甘心」。

  延伸閱讀:中國太空人2033年登陸火星 來回三年 

張榮橋:一次實現火星繞、着、巡需有承擔的勇氣 

  他說,中國已經成功實現了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為火星探測奠定了技術基礎。另一方面,中國火星探測起步較晚,中國科學家對火星研究需求迫切,如果還是四平八穩,就不能滿足發展需要,所以「我們要有擔當精神,有承擔風險的勇氣」,最終定下了一次實現對火星繞、着、巡的計劃。

張榮橋透露,「天問」探測器除了探測火星,日後亦會用於探測木星。圖為「天問一」以火星為背景的「自拍」。(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網頁)

  他強調,一次實現繞、着、巡的風險是可控的。為了這巨大挑戰,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在方案設計之初,就做了全面詳實的任務實施計劃,對技術方案進行反覆設計和驗證。

  當然,這背後還是有很多艱難曲折的,「我們在摔打中得到了經驗,提高了能力和水平,確保了最終的任務成功」。

  張榮橋又說,火星探測任務成功,是上千家研製單位和數万名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取得的,「匯成一句話,就是中國力量。

  延伸閱讀:2021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居世界第一

張榮橋強調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是結合中國國情,走出有中國特色的航太發展之路。圖為張榮橋與「祝融號」火星車模型。(網上圖片)

《狙擊手》主角原型 「冷槍之王」張桃芳32天殲21...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扎根世界屋脊 吳天一為高原醫學奉...

緬懷偉人|除了袁隆平 2021年辭世的學界泰斗還有...

生命剩下27天會做甚麼? 核試專家林俊德選擇了繼續...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李東生

TCL李東生|「終一生 成一事」 堅守40多年屢創...

潮流人物

 TikTok周受資

冷靜應對美議員5小時刁難 TikTok周受資何許人...

小城大事

大熊貓 仿真公仔

一隻公仔50道工序 成都男生劉滔 製仿真大熊貓 遠...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廖啟智,200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男配角,《籠民》,《証人》

懷念「配角王」廖啟智 擅演小人物 曽兩奪金像獎男配...

編輯推薦

「City as Studio」會員活動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

【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十四五

十四五經濟篇|「高質量發展」3張王牌:京津冀 長三...

GDP

十四五經濟篇|GDP增速不再是重點 中國能否跨越「...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中國街道,印度街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發展遠超印度 毛澤東鄧小平帶...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2019年3月30日
上海5G

中國首個行政區域5G網絡在上海虹口誕生

咸豐年嘅事 咸豐是指哪一年?

  如果說到一些陳年舊事,廣東話會說:「咸豐年嘅事啦」。   這句話其實話中有話,時表示「不提也罷」。究竟咸豐年發生甚麼事,令到後人會不願再提呢?

  咸豐年其實是歷史上的一個時期,是清朝皇帝的一個年號。   咸豐在位時期由1850至1861年,這段時間在廣東一帶發生了大大小小的亂事。例如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創立太平天國;1857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1860年更是簽訂不平等條約,將九龍割讓予英國。   所以,咸豐年這段時間對廣...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