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標籤︰農曆新年

標籤︰農曆新年

那些年的新年賀語:美源髮采恭喜大家發財

   「恭喜發財,美源髮采恭喜大家發財」,這句話對...

  這個廣告是已故藝人曾江在多年前所拍攝。「美源髮...

初七人日「三吃四做一禁忌」  

  在中國民間傳統中,新春不但喜慶的習俗多,禁忌也...

  正月初七之所以稱為「人日」,是因為傳說中女媧創...

年初五 趕五窮 迎財神  

   農曆新年在華人社會而言十分重要,因此「新正頭...

  「五窮」,又稱為「五鬼」,是指「智窮、學窮、文...

初一不出門 初二拜家門  

   大年初一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由於中國人對農曆...

  民間有一個說法是「初一不出門,初二拜家門」,明...

初一早 初二早 初三睡到飽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非常重視農曆新年,更有「開...

  中國民間有「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的說法...

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

  「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這句中國人過年時...

  這個風俗流行於廣東地區。除夕夜,家家戶戶會上燈...

年廿六洗福祿  

   一到農曆年底,就每天都有活動,到了年廿六便要...

  所謂洗福祿,意思就是在臘月二十六這天,人們要進...

年廿四開炸 年廿五蒸糕  

  過農曆新年,當然不少了要有各式各樣的糕點。 ...

  今時今日要享用各式過年糕點,到商店和超級市場便...

謝灶:官三民四船家五  

  年近歲晚,不少舊式食肆仍有謝灶的習俗儀式,以答...

  「民間謝灶」,最初源於古人拜火的習俗,後來就演...

送神早迎神遲  

  農曆新年作為中國最重要及最具歷史傳統的節日,相...

  相傳每年農曆十二月廿五,民間諸神便會回到天庭向...

正月十五鬧元宵 一鬧吃 二鬧燈 三鬧謎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就是春節之後的中國傳統節日...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東漢初年,漢惠帝劉盈死後,呂...

爆竹一聲除舊歲 桃符萬象迎新春

  「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象迎新春」,這話將春節...

  原詩為「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

年廿八,洗邋遢

  中國傳統有「年廿八,洗邋遢」的習俗,更有「年廿...

  為甚麼選擇年廿八這一天來洗邋遢呢?廣東話廿八與...

當代中國-新華網評-中國文化|讓歷史文化「從文物來到生活去」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文化|讓歷史文化「從文物來 到生活去」

12
編輯推薦
3:06

香港之最地理篇|最大公園不是維園?最小島嶼只能企1個人?

3:18

香港之最鐵路篇|哪條線最早開通? 哪個站最深? 第一個上蓋物業是?

香港之最文化康樂篇|最美圖書館在哪兒?最早啟用公共泳池是?

香港之最金融篇|最小面值的港幣是?第一間外資銀行不是滙豐?

香港之最股市篇|港股史上最大升跌市幾時發生?哪隻新股最吸金?

2:35

香港之最人口篇|十八區人口最多是?哪區最高收入?最多人未婚?

香港之最房屋篇|這個屋苑人口勝歐洲小國?最高和最「離地」住宅是?

2:24

彩虹邨擬清拆|尼克遜來過打羽毛球 網紅打卡點 曾獲建築獎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2:58

港隊單車造王者 沈金康的傳奇故事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石家莊正定古城 拜訪三國「常勝將軍」趙雲故里

上帝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上帝不救我?

澳門、中山、珠海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1987年12月10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京津塘高速公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開工

「大牌檔」定「大排檔」?

  近年香港興起傳統文化保育熱潮,幾年前就曾經出現過對大排檔去留問題的討論。從公共衛生角度出發,大排檔難以滿足現今社會的衛生要求,但在保育本地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又有相當的保留價值。

  大排檔是香港本地飲食文化的其中一個標誌,簡單而言,指的就是路邊經營的食肆,體現香港人獨特的飲食文化,幾十年來都是香港基層市民生活的寫照。   然而,到底是「大牌檔」還是「大排檔」?一直也有兩種不同的講法。   有人認為應寫成為大牌檔,原因是以往政府對這類食肆發放飲食牌照時,商戶要將牌照放...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