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研發抗疫疫苗藥物 港大傳染病專家朱華晨「愛上」病毒

編輯︰雅言

  15年來一直與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症等新發傳染性疾病打交道的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朱華晨,不久前獲得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該獎是中國唯一為全國女科學家而設的奬項。來自中山大學的她,體現了內地與香港科研的努力。面對新型病毒,她愈做愈起勁,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她走在抗疫最前線,主力研發疫苗和藥物,文靜的外表掩蓋不了內心那股與病毒交鋒的決心。

  不久前有一則新聞:安老院舍普遍拒絕確診後住院的長者返回院舍。醫管局呼籲院舍要以大局為重,不要拒絕接回長者,唯朱華晨博士在視頻訪問中,表示同意和理解院舍的做法。她認為在新冠疫情發展以來,死亡和危殆的人中,長者佔大多數,而院舍的長者很多都未打針的,很容易受到感染。她建議政府為長者設立高度保護的隔離「泡泡」,將確診的長者集中隔離及治療,以保障健康的長者減低感染機會。

  在病毒和社會混亂的信息面前,朱華晨博士願意站出來作解說。

新冠疫情|在中山大學主修生物化學 SARS後追縱惡菌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外表文靜的朱華晨博士,內心有比男生更勇敢的心,她正在為新冠疫苗和藥物做開發工作,希望儘早了解病毒的真面目。(圖片來源:港大醫學微博)

  朱華晨博士在中山大學時本科主修生物化学,研究生期間從事超級雜交水稻的基因工程改良工作,博士學位是遺傳學。原本與病毒學拉不上關係,但非典型肺炎(SARS)一疫,令她改變了。

  2003年SARS在廣東爆發,朱華晨首次感受到病毒帶來的恐慌。那時香港大學管軼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是世界上最早確認傳播源頭是來自於果子狸等野生動物,令病毒迅速受到控制,這她崇拜不已。

  於是於2006年中山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後,朱華晨博士旋即於2007年加入香港大醫學院「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管軼教授研究團隊。

  延伸閱讀:漸凍人醫生一線抗疫:用我的時間換別人的時間

新冠疫情|朱華晨曾研究過豬流感、禽流感及中東呼吸綜合症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朱華晨博士去年獲得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是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以及歐萊雅(中國)聯合創立,是中國唯一一個為全國女科學家而設的獎項,為表揚45歲以下年青女科家在科學上的成就。(圖片來源:港大醫學微博)

  加入團隊後,她的工作主要是追縱病毒。

  首先,探索病毒的演化,找出潛在風險的病原體。然後,了解病毒的行為特徵,利用動物研究病毒的致病性、傳播性和感染性。最後,找出病毒的致病和傳播原理,並提出防控方法,包括開發藥物、疫苗等,以杜絕病毒傳播。

  15年下來,她遇過不同的惡性傳染病,有豬流感(H1N1)、甲型禽流感(H7N9)、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以及現時的新冠病毒(Covid 19)。

新冠疫情|穿梭大灣區多間大學 坦言新冠病毒不易追尋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新冠疫情來勢汹汹,朱華晨說要與時間競賽,找出病毒的原理。(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

  朱華晨博士現在是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公共衛生實驗室科學)、汕頭大學客座教授、汕頭大學-香港大學聯合病毒學研究所粵港新發傳染病聯合實驗室副主任,長期穿梭於大灣區,進行研究及演講。

  她在去年初表示,經病毒分析比對後發現,新冠病毒和過往已知的所有其他病毒,最高相似度僅有88%。那就是說,新冠病毒比以往病毒更嚴重,有很多未知的狀況要去追尋。

  朱華晨博士看到,只要找到病毒的行為,病毒就變得不可怕。

新冠疫情|尋找病毒有用病原體 助開發疫苗解藥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朱華晨博士相信病毒中會有可以利用的有益病原體,能幫助製造疫苗或藥物,造福市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她發現一些病毒的病原體並非一直具有強烈的毒性,它甚至可能是有利於人類發展。她與團隊現在探究病毒,研究潛在、可以為人類所用的病原體,全力投入新冠病毒疫苗與藥物的開發工作。

  延伸閱讀: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用「中國神藥」改變世界

  科研是無數次實驗比對數據的過程,很大多時是枯燥單調的,但朱華晨博士有科學家一貫的特質,形容找到病原體的心情,就好比自己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知道自然秘密的人,忽然打通了與自然界的對話通道,心情比獲獎或發表論文更喜悅。在新冠疫情嚴峻的今天,朱華晨博士正逐步掀開病毒神秘面紗,與它正面對話。

 

非遺傳承|90後回鄉製紙傘 追尋「傳統又時髦儀式感...

陳貝兒《無窮之路》當選感動中國人物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港人赴內地講脫貧故事 陳貝兒憑《...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靠讀唇考上清華博士 失聰女孩江夢...

「冰墩墩」設計師曹雪:全球熱議我卻冷靜 沒有隨隨便...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中國疫情死亡率確診率最低農村零成本抗疫

溫鐵軍:中國疫情死亡率確診率最低 農村零成本抗疫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新冠疫情|援港鐵路專列開通 時隔15年重啟「三趟快...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科大無人駕駛車抗疫cover

新冠疫情|深圳封控區採港科大無人駕駛車送餐 助高風...

新冠疫情|內地援港建「獵鷹號」實驗室 日均檢測量達...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網上中醫義診cover

新冠疫情|港兩大醫療機構中醫網上義診 贈藥上門一條...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朱華晨cover

新冠疫情|研發抗疫疫苗藥物 港大傳染病專家朱華晨「...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横琴先進超算中心cover

助建疫情預測神器 横琴AI超級大腦快家用電腦30萬...

香港疫情-方艙醫院

中央援港建方艙醫院 背後是怎樣的「國家速度」?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李東生

TCL李東生|「終一生 成一事」 堅守40多年屢創...

潮流人物

 TikTok周受資

冷靜應對美議員5小時刁難 TikTok周受資何許人...

小城大事

大熊貓 仿真公仔

一隻公仔50道工序 成都男生劉滔 製仿真大熊貓 遠...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廖啟智,200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男配角,《籠民》,《証人》

懷念「配角王」廖啟智 擅演小人物 曽兩奪金像獎男配...

編輯推薦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

【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人間第一香」茉莉花茶 源於這個獨特工藝?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1993年3月29日
包產到戶

「包產到戶」寫入中國憲法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