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研發抗疫疫苗藥物 港大傳染病專家朱華晨「愛上」病毒

編輯︰雅言

  15年來一直與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症等新發傳染性疾病打交道的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朱華晨,不久前獲得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該獎是中國唯一為全國女科學家而設的奬項。來自中山大學的她,體現了內地與香港科研的努力。面對新型病毒,她愈做愈起勁,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她走在抗疫最前線,主力研發疫苗和藥物,文靜的外表掩蓋不了內心那股與病毒交鋒的決心。

  不久前有一則新聞:安老院舍普遍拒絕確診後住院的長者返回院舍。醫管局呼籲院舍要以大局為重,不要拒絕接回長者,唯朱華晨博士在視頻訪問中,表示同意和理解院舍的做法。她認為在新冠疫情發展以來,死亡和危殆的人中,長者佔大多數,而院舍的長者很多都未打針的,很容易受到感染。她建議政府為長者設立高度保護的隔離「泡泡」,將確診的長者集中隔離及治療,以保障健康的長者減低感染機會。

  在病毒和社會混亂的信息面前,朱華晨博士願意站出來作解說。

新冠疫情|在中山大學主修生物化學 SARS後追縱惡菌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外表文靜的朱華晨博士,內心有比男生更勇敢的心,她正在為新冠疫苗和藥物做開發工作,希望儘早了解病毒的真面目。(圖片來源:港大醫學微博)

  朱華晨博士在中山大學時本科主修生物化学,研究生期間從事超級雜交水稻的基因工程改良工作,博士學位是遺傳學。原本與病毒學拉不上關係,但非典型肺炎(SARS)一疫,令她改變了。

  2003年SARS在廣東爆發,朱華晨首次感受到病毒帶來的恐慌。那時香港大學管軼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是世界上最早確認傳播源頭是來自於果子狸等野生動物,令病毒迅速受到控制,這她崇拜不已。

  於是於2006年中山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後,朱華晨博士旋即於2007年加入香港大醫學院「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管軼教授研究團隊。

  延伸閱讀:漸凍人醫生一線抗疫:用我的時間換別人的時間

新冠疫情|朱華晨曾研究過豬流感、禽流感及中東呼吸綜合症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朱華晨博士去年獲得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是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以及歐萊雅(中國)聯合創立,是中國唯一一個為全國女科學家而設的獎項,為表揚45歲以下年青女科家在科學上的成就。(圖片來源:港大醫學微博)

  加入團隊後,她的工作主要是追縱病毒。

  首先,探索病毒的演化,找出潛在風險的病原體。然後,了解病毒的行為特徵,利用動物研究病毒的致病性、傳播性和感染性。最後,找出病毒的致病和傳播原理,並提出防控方法,包括開發藥物、疫苗等,以杜絕病毒傳播。

  15年下來,她遇過不同的惡性傳染病,有豬流感(H1N1)、甲型禽流感(H7N9)、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以及現時的新冠病毒(Covid 19)。

新冠疫情|穿梭大灣區多間大學 坦言新冠病毒不易追尋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新冠疫情來勢汹汹,朱華晨說要與時間競賽,找出病毒的原理。(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

  朱華晨博士現在是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公共衛生實驗室科學)、汕頭大學客座教授、汕頭大學-香港大學聯合病毒學研究所粵港新發傳染病聯合實驗室副主任,長期穿梭於大灣區,進行研究及演講。

  她在去年初表示,經病毒分析比對後發現,新冠病毒和過往已知的所有其他病毒,最高相似度僅有88%。那就是說,新冠病毒比以往病毒更嚴重,有很多未知的狀況要去追尋。

  朱華晨博士看到,只要找到病毒的行為,病毒就變得不可怕。

新冠疫情|尋找病毒有用病原體 助開發疫苗解藥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朱華晨博士相信病毒中會有可以利用的有益病原體,能幫助製造疫苗或藥物,造福市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她發現一些病毒的病原體並非一直具有強烈的毒性,它甚至可能是有利於人類發展。她與團隊現在探究病毒,研究潛在、可以為人類所用的病原體,全力投入新冠病毒疫苗與藥物的開發工作。

  延伸閱讀: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用「中國神藥」改變世界

  科研是無數次實驗比對數據的過程,很大多時是枯燥單調的,但朱華晨博士有科學家一貫的特質,形容找到病原體的心情,就好比自己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知道自然秘密的人,忽然打通了與自然界的對話通道,心情比獲獎或發表論文更喜悅。在新冠疫情嚴峻的今天,朱華晨博士正逐步掀開病毒神秘面紗,與它正面對話。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中國疫情死亡率確診率最低農村零成本抗疫

溫鐵軍:中國疫情死亡率確診率最低 農村零成本抗疫

陳貝兒《無窮之路》當選感動中國人物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港人赴內地講脫貧故事 陳貝兒憑《無窮之路》獲獎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新冠疫情|援港鐵路專列開通 時隔15年重啟「三趟快車」

2:13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科大無人駕駛車抗疫cover

新冠疫情|深圳封控區採港科大無人駕駛車送餐 助高風險區抗疫

1:37

新冠疫情|內地援港建「獵鷹號」實驗室 日均檢測量達8萬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網上中醫義診cover

新冠疫情|港兩大醫療機構中醫網上義診 贈藥上門一條龍助患者抗疫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朱華晨cover

新冠疫情|研發抗疫疫苗藥物 港大傳染病專家朱華晨「愛上」病毒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横琴先進超算中心cover

助建疫情預測神器 横琴AI超級大腦快家用電腦30萬倍

1:56
香港疫情-方艙醫院

中央援港建方艙醫院 背後是怎樣的「國家速度」?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傑出名人

沈靖韜

港產鋼琴家|沈靖韜國際大賽奪冠創歷史 「鋼琴神童」怎樣煉成?

創新先鋒

Labubu龍家昇

潮流新寵Labubu之父 香港藝術家龍家昇中西合璧無限創新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編輯推薦
Labubu龍家昇

潮流新寵Labubu之父 香港藝術家龍家昇中西合璧無限創新

沈靖韜

港產鋼琴家|沈靖韜國際大賽奪冠創歷史 「鋼琴神童」怎樣煉成?

朱芸編

哪吒2|動畫電影也是音樂盛典 原來香港音樂人有份打造?

黑暗之中唱出真我 香港視障女高音膺「感動中國」人物

中國電動車的「領航員」 香港科學家陳清泉

香港故宮|港產設計師嚴迅奇 讓古今東西隔空對話

拍拉美吳德川

港產ChatGPT人材 拍拉美吳德川如何令「冇價值」變成功?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香港智慧物流新篇章 盡在《物暢其流》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必先擺脫外國資本控制

2001年6月23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男高音

世界三大男高音放歌紫禁城

冷僻字系列|又双叒叕

   一些重複又重複的事情,網絡上的說法是「又双叒叕」,是怎麼來的呢?

   「又双叒叕」,讀音為「又、雙、若、絕」。

   「又和雙」比較易理解,意思是重覆和一對。

  「叒」(音:若)原是古代神話中的樹木名稱。 《說文解字·叒部》:「叒,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榑桑,叒木也。」

  「叕」(音:絕),聯、綴的意思。《說文》:「叕,綴聯也。象形。凡叕之屬皆从叕。」

   「又双叒叕...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