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壤研究背後的故事:「塵中尋寶」如履薄冰

編輯︰紀小婷
撰文︰戴路雨

  象徵月球生命的岩漿活動究竟何時停止?這是全世界科學家關切的議題。2021年10月,中國科研人員利用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得出全新結論,填補了美國和前蘇聯月球採樣任務的空白。而得到如此重要的科研成果,所用的月壤只有僅僅數克,靠的是研究人員兢兢業業的鑽研精神。

用幾克月壤還原月球演化歷史 

  2020年12月,「嫦娥五號」完成月壤採集任務,成功從月球帶回了1,731克樣品,這是中國首次完成地外的天體樣品採集,也是人類44年來再次取回新的月球樣品。

嫦娥五號月壤研究01
繞、落、回被稱為中國探月工程的「小三步」,嫦娥五號於2020年實現「回」這一步,還帶回了大約1.7千克的珍貴月壤。(圖片來源:Getty)

  科學家們都希望能從這些比黃金還要珍貴的樣品中「看到月球的過去」。月壤「落地」半年多之後,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所牽頭的科研團隊,獲得了第一批發放的「嫦娥五號」月壤樣品中的一部分——3克月壤粉末和2個岩屑光片。

  要根據這些月壤粉末來進行科研,可以用「塵中尋寶」來形容。面對這些以克為單位的樣品,科研人員如履薄冰。「嫦娥五號取得的月壤非常細,均值只有60微米」,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獻華院士伸出手掌:「這樣吹口氣就沒了」。

嫦娥五號月壤研究02
月壤得來不易,嫦娥五號採集的1.7千克月壤被分成30多份交給不同的科研機構分頭研究,部分則用於科普展覽。圖為2021年6月,部分月壤運至香港供市民參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處理不當,一打開瓶蓋,月壤就會被地球上的靜電效應弄得「灰飛煙滅」。李獻華的團隊在高純氮氣的手套箱中進行操作,只消耗了0.15克月壤,就完成了第一批研究任務。

  除了小心翼翼的工作態度,怎麼把儀器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也是關鍵。研究團隊特別購買了離子探針、納米離子探針等儀器,並且發明了獨特的技術,將儀器調試到最佳狀態,用工作人員的話說,是將儀器的能力「用到極限」。

  正是在這種極限狀態下,工作人員才能夠在月塵中尋寶。最終,科研人員透過一類新的月海玄武岩,證明月球直到20億年前仍然存在岩漿活動,比以往認知的岩漿活動時間延長了約8億年。這個數據填補了美國和前蘇聯月球採樣任務的空白,進一步還原月球演化歷史。

  延伸閱讀:「嫦娥五號」月壤研究成果面世  還原月球演化歷史

  延伸閱讀:嫦娥五號採集月球樣本亮相 展現中國航天科技實力

從美國贈送到自採月壤 科學家秉持不倦精神

  而在中國取得屬於自己的月壤之前,月球研究更是難上加上。

  連續7年擔任「嫦娥工程」首席科學家的歐陽自遠,是中國著名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他曾經和團隊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潛心研究關於月球地質、探月工程的相關知識。

嫦娥五號-月壤研究-歐陽自遠
歐陽自遠被稱為「嫦娥之父」,曾經進行月壤研究時,歐陽自遠及工作人員只能依靠美國贈送的月壤樣本,如今中國擁有了自主採集的能力,不過不變的是研究人員的鑽研精神。(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他回憶1978年,美國贈送給中國1克月壤樣本,「只有黃豆一般大小」。中國科學家用其中0.5克樣本,花了3到4個月時間,完成了全部的分析測試工作,發表出14篇科學論文。

  40年後的今天,中國成功發射了自己的月球探測器,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月壤。探測能力和科研實力與以前相比已經有雲泥之別,但一直不變的,是科學家和科研人員們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

嫦娥五號-月壤研究04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利用以克為單位的月壤樣本,還原了部分的月球演化歷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斜杠中年」河南民警 7年往返北京80次 記錄故宮四季

北京冬奧|「冰絲帶」設計師 將中國智慧融入奧運建築

紅遍中華的文創雪條 全出自同一個80後設計師之手

星球研究所:地理發燒友創作科普影片媲美BBC?

最新文章
福廈高鐵

福廈高鐵|中國首條時速350公里跨海高鐵 大橋創新設計解決高鐵跨海難題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電器大王」蒙民偉:賣不了1萬部收音機不結婚!1年達標抱美人歸

創新先鋒

科大訊飛劉慶峰

科大訊飛劉慶峰|中國首間在校大學生創辦企業 強勢挑戰ChatGPT?

潮流人物

讀書 KOL;名著解讀

讀書類KOL盤點|10分鐘讀1本名著?他們讓「文化窮人」變富有

小城大事

疑難病例「活字典」!王愛霞報告內地第一例愛滋病 制定首個診治方案

運動健兒

杭州亞運人物篇|首位田徑歸化選手 混血美女鄭妮娜力為何決意代表中國?

影視巨星

陳慧嫻

80年代樂壇天后陳慧嫻 曾為一個承諾放棄火紅事業

編輯推薦

香港歷史最悠久公園|兵頭花園在哪兒? 這些「明星動物」你認識嗎?

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專頁|亞洲體育盛事正式開鑼 共同見證強者封王

杭州亞運會

杭州亞運不止有體育 還有這些「中國風」元素展現文化

誰是中國亞運第一金?被遺忘了的蘇之勃

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科技篇|5G時代的亞運 360度VR觀賽如親臨現場

杭州亞運;首個碳中和亞運會

杭州亞運環保篇|全部設施都用綠色電力 亞運場館怎樣發電?

杭州亞運選手村

杭州亞運前瞻篇|揭秘五星級選手村 最細兩房 餐廳健身室媲美私人會所

杭州亞運人物篇|世界「新蛙王」 覃海洋有多強?

3:39
一帶一路 港企機遇

一帶一路香港篇|港企參與大有可為 盤點4領域成功案例

2:21
北京亞運、廣州亞運、杭州亞運

杭州亞運前瞻篇|回顧亞運會歷史 中國兩度主辦稱霸獎牌榜

5:58
裱糊作-八大作-我們的故宮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裱糊作是什麽?

1:39

從日用品到工藝品 「一壺一世界」的內畫絕技

5:59
故宮八大作彩畫作

我們的故宮|八大作的彩畫作是什麽?

1:40

從河泥到千古名硯 澄泥硯工藝是怎樣復活的?

1:40

《科技前沿 共建一帶一路》 中國創新工程惠及全球

農村,農作物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分布式策略保障糧食安全 預防戰爭風險帶來災難後果

電動車電池;寧德時代
當代中國 時評

從無名之輩到全球霸主 中國建立電動車電池王國

2022年歐洲籃球錦標賽,保加利亞隊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念之間的啟示

2013年9月29日
上海自由貿易區

上海自由貿易區掛牌成立

古代夜市營業至晚上幾多點?

  現代人逛夜市,是愈夜愈精彩,甚至通宵至天光。古時所謂的夜宵又是甚麼時候呢?

  北宋孟元老曾經以宋代京城生活日常為主題寫成作品《東京夢華錄》,提及到北宋時期的夜市,「市營業至11時,到凌晨3時又預備第二天的營業。   古時沒有電燈,夜市至晚上11時已是非常夜了。   延伸閱讀:「半夜雞啼」有甚麼特別? 

8種潮景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浙江錢塘江潮,自古以來就被譽為「天下奇觀」,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8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