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中年」河南民警 7年往返北京80次 記錄故宮四季

編輯︰紀小婷
撰文︰戴路雨

  年近50的蘇唐詩身形魁梧,總是扛着攝影器材,自稱「斜杠中年」。這個在古建築攝影圈頗有名氣的河南阿叔,原本職業是商丘虞城縣的一位基層民警。他利用業餘時間走遍各地,鏡頭中記錄最多的場景,就是故宮

7年拍3萬張靚相 捕捉故宮一磚一瓦

  在過去7年多的時間裏,蘇唐詩像隻遷徙的候鳥,利用周末和假期,往返北京近80次,在故宮博物院的一磚一瓦、一梁一柱之間捕捉光影,積累拍攝了3萬余張絕美的相片。

拍攝故宮08
蘇唐詩用相機記錄故宮的四季變化,圖為他鏡頭中的春日故宮。(圖片來源:蘇唐詩@微博)

  故宮總令蘇唐詩感到驚喜。他拍攝的故宮春天落英繽紛,夏天風移影動,秋天優雅深邃,冬天浪漫靜美;不變的共同點是,這座600多年歷史的古建築群,在他的鏡頭裏褪去了往日的高傲威嚴,充滿着恰到好處的平和與溫柔。

拍攝故宮07
蘇唐詩拍攝的故宮富有特色,他不單將眼光停留在宏偉的建築上,更用心發掘一磚一瓦的細節之美。(圖片來源:蘇唐詩@微博)

  有一次接近故宮閉館時間,天空突然下起暴雨,太和殿上方的天空恰好被堆積的雲層一分為二,一半藍天白雲,一半烏雲密布。「這麽難得一遇的場景,不拍完肯定不願意走」,蘇唐詩說自己厚着臉皮一面跟工作人員「死纏爛打」,一面不停「咔嚓」按下快門。那天的照片,也成為他的代表作之一。

拍攝故宮01
故宮太和殿上方一半烏雲一半晴天,為了捕捉這個畫面,蘇唐詩與準備收工的工作人員不斷周旋,最終才得以拍攝。(圖片來源:蘇唐詩@微博)

  而他最難以忘懷的,是故宮雪景。2019年春節,蘇唐詩搶到一張火車站票,拎着十幾公斤重的攝影器材,站了5個鐘頭去北京,用鏡頭記錄下紅墻黃瓦之上大雪紛揚灑落的美景。

拍攝故宮02
蘇唐詩鏡頭下的冬日古建築,古老又靜謐。(圖片來源:蘇唐詩@微博)

  蘇唐詩拍攝的故宮,也引起了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的共鳴。他曾評價「我被眼前這些照片打動」。2019年,蘇唐詩的攝影作品集《看見,不一樣的故宮》出版,單霽翔專門為其寫序:「我看到了已然落下神壇,走入人間的太和殿廣場,格局依然恢弘,卻多了些和藹可親」。

拍攝故宮03
蘇唐詩的作品在古建築攝影圈小有名氣,他的故宮影相已經集結成書。(圖片來源:蘇唐詩@微博)

  延伸閱讀:《我在故宮修文物》: 傳承千年工匠精神

拍攝故宮等200多處古建築 傳播中國文化

  蘇唐詩出生於書香世家,考入警校後,因學習刑事勘查技術而開始學習拍攝。畢業後,蘇唐詩進入當地公安局工作,負責案件勘查紀實。

  繁重的工作中,攝影逐漸成了他緩解壓力的方法。他從家鄉旁邊的黃河故道拍起,早上5點起床,開40分鐘車去拍一個小時,再回警局工作。一張滿意的相片誕生,往往需要十幾個清晨的默默堅持。

拍攝故宮04
學習攝影原是出於工作需要,沒想到後來成為蘇唐詩一生的愛好。(網上圖片)

  一次帶家人去山東單縣旅遊時拍攝的「百壽坊」古代建築牌坊,令蘇唐詩獲得第一個全國性的攝影古建築獎。他從此決定用自己的作品,讓更多的人看到中國傳統建築之美。

  除了故宮,多年下來,蘇唐詩已經探訪了全國各地200多處古建築。從開封山陜甘會館、應縣木塔,到天津獨樂寺、蘇州園林……雖然受到無數讚譽,但蘇唐詩仍然覺得「自己拍的照片還不夠好」。

拍攝故宮06
蘇唐詩走過一個又一個古城,流連於一座又一座古建築,用鏡頭記錄中國歷史建築。(網上圖片)

  在不斷練習拍攝技巧的同時,蘇唐詩也在持續學習古建築相關歷史和理論知識。他還時常聯系清華大學、蘇州大學的老師一齊討論,話題從追求攝影之「術」延伸到感悟文化之「道」。

拍攝故宮09
蘇唐詩拍攝的武當山,體現出自然、建築、人之間和諧共生的關係。(圖片來源:蘇唐詩@微博)

  蘇唐詩不止一次說:「六百歲的故宮,是有生命的」。他想通過自己的攝影作品,吸引更多人的目光聚焦中國古建築之美,及其背後所承載的中國傳統文化。他說:「我想通過自己的攝影作品,做變化的記錄者、故事的講述者、文化的傳播者」。

  延伸閱讀:1900萬人次|600歲故宮獲新生 參觀人次冠絕全球  

  延伸閱讀:故宮博物院 由博物館變身當代中國跨界潮流文創中心

中國無人機-馮如三號-打破世紀紀錄

中國00後團隊造國產無人機 兩度打破續航世界紀錄

街市女畫家-趙衛紅

街市女畫家趙衛紅「左手煙火 右手詩意」 從賣菜到開...

北京冬奧|「冰絲帶」設計師 將中國智慧融入奧運建築

月壤研究背後的故事:「塵中尋寶」如履薄冰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考察羅布泊神秘失蹤 科學家彭加木發生了甚麼?

傑出名人

「夫妻檔」民兵守孤島32年 王繼才倒在崗位上

創新先鋒

李東生

TCL李東生|「終一生 成一事」 堅守40多年屢創...

潮流人物

 TikTok周受資

冷靜應對美議員5小時刁難 TikTok周受資何許人...

小城大事

大熊貓 仿真公仔

一隻公仔50道工序 成都男生劉滔 製仿真大熊貓 遠...

運動健兒

霹靂舞國家隊;巴黎奧運;街舞;劉清漪

中國成立首支霹靂舞國家隊 17歲劉清漪將閃耀巴黎奧...

影視巨星

廖啟智,200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男配角,《籠民》,《証人》

懷念「配角王」廖啟智 擅演小人物 曽兩奪金像獎男配...

編輯推薦

「City as Studio」會員活動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

【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十四五

十四五經濟篇|「高質量發展」3張王牌:京津冀 長三...

GDP

十四五經濟篇|GDP增速不再是重點 中國能否跨越「...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中國街道,印度街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發展遠超印度 毛澤東鄧小平帶...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2019年3月30日
上海5G

中國首個行政區域5G網絡在上海虹口誕生

咸豐年嘅事 咸豐是指哪一年?

  如果說到一些陳年舊事,廣東話會說:「咸豐年嘅事啦」。   這句話其實話中有話,時表示「不提也罷」。究竟咸豐年發生甚麼事,令到後人會不願再提呢?

  咸豐年其實是歷史上的一個時期,是清朝皇帝的一個年號。   咸豐在位時期由1850至1861年,這段時間在廣東一帶發生了大大小小的亂事。例如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創立太平天國;1857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1860年更是簽訂不平等條約,將九龍割讓予英國。   所以,咸豐年這段時間對廣...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