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 由博物館變身當代中國跨界潮流文創中心

撰文︰郭曉陽

  2020年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上,是特別的一年,不但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在中國歷史上有重要地位,橫跨兩大朝代,又見證當代中國成立;但這個滿載歷史感的地方,近年卻搖身一變,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力量,讓大眾見識到歷史文物文化,也可以與潮流創意相結合。

 

打破老派印象 吸引當代中國年輕人注意

  以往參觀故宮,必然是看看歷史建築,欣賞精美文物,感受宮廷生活;但如今故宮博物院一改風格,希望將沉重的歷史感重新包裝,讓當代中國的大眾在生活中認識故宮歷史,並推出一系列的文創產品,至今已經超過1.2萬種,由一座博物館化身成為頂級網紅。

  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明白到,要讓當代中國年輕人認識歷史和文化,就不能以單一形式將故宮的面貌展現。

  從2013年開始,故宮博物院改革淘寶網店「故宮淘寶」後,不但加強了頁面設計和故宮文化的運用,更讓當中的宣傳詞句更貼近年輕人的需求。

代中國-故宮博物院由博物館變身當代中國跨界潮流文創中心
故宮甚至開設文創兒童體驗店,讓小朋友為故宮的文物小產品塗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4年故宮淘寶號的一篇《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文章,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可愛的表情包,成功引發當代中國年輕人共鳴,改變大眾對年輕人刻板的印象。同年,故宮博物院的新產品「朝珠耳機」獲選中國最具人氣的十大文創產品第一名,更是印證了故宮的邁向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里程碑。此外,還有「奉旨旅行」旅行牌,「朕就是這樣的漢子」摺扇等,都成為非常受歡迎的當代中國文創商品。

當代中國火爆電視劇 提升故宮關注度

  其後,當代中國電視劇《延禧攻略》等又讓故宮更受關注,當時故宮博物院也隨即用宋徽宗的畫作開發出一套「品味清雅」的月餅,大受歡迎。

代中國-故宮博物院由博物館變身當代中國跨界潮流文創中心
電視劇《延禧攻略》令故宮再度成為話題,不少觀眾都有興趣親賭宮廷生活。(網上圖片)

  而最受歡迎的一件要數「迷你故宮小貓貓擺件」,正好迎合當代中國年輕人和貓奴們的喜好,每月可以賣出1.6萬件。

  至今,博物院推出的「故宮日曆」成為不少人家中的必買產品,甚至2018年推出的故宮口紅引發當代中國消費者的一波搶購潮,而當時這款口紅的外觀設計更經歷了1,240次的修改,可見故宮博物院對文創的追求。

代中國-故宮博物院由博物館變身當代中國跨界潮流文創中心
2019年推出即被搶購一空的故宮口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故宮博物院的成功,不但在於當代中國文創產品的銷售,她同時實行不同的合作模式,包括網上的淘寶銷售、又有實體的文創體驗館、兒童體驗館,甚至有Pop-Up store,再加上積極投入影視製作,《上新了.故宮》更請來一眾藝人帶觀眾探索故宮花園,都成為故宮博物院打破沉悶,增加活力的重要因素。

  歷史可以是過去式的,但文化卻擁有恆久的活力。故宮博物院成功由一個歷史建築,轉變成當代中國文化創意中心,正式因為將她獨有的文化特色展現出來,讓大眾重新認識自己的傳統精粹。

北國之城哈爾濱 中國旅遊的滑雪世界

當代中國-上海懷舊街市

當代中國懷舊街市 復刻民國老上海

當代中國-廣州RICHWANT柴主生活館深受當代中國年輕人追捧

廣州RICHWANT柴主生活館 深受當代中國年輕人...

當代中國-東西方文化匯聚體驗當代中國聖誕節慶之旅

東西方文化匯聚 體驗當代中國聖誕節慶之旅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代中國-故宮博物院由博物館變身當代中國跨界潮流文創中心

故宮博物院 由博物館變身當代中國跨界潮流文創中心

603個博物館|中國博物館最多的城市

成都大熊貓博物館開幕 主打高科技互動保育體驗

近120年歷史|中國第一家博物館

180萬件|文物最多的中國博物館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深圳速度-深圳博物館cover

物流 數字通訊 鋼琴主題 深圳多元化博物館展示中國...

中國文化|史上最大科舉考場 夫子廟江南貢院成內地高...

百味中國

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不是來自德州?原來竟是中國「火車美食」霸主

旅遊風物

汕頭南澳島

高鐵沿線遊|短線遊之選!汕頭南澳島 打卡天涯海角無...

影視時尚

愛情神話-上海方言-海派文化

滬語電影《愛情神話》:細味中年男女的愛情觀人生觀

編輯推薦

40萬km²|最大盆地「塔里木」中國西部「聚寶盆」...

高83.4米|中國最高樹木 在這個西藏縣城!

天坑奇觀最多的地方 廣西何以成為「天坑博物館」?

1260km²|中國最大濕地——額爾古納

373米深|中國最深湖泊 水從天上來?

300公里|揭秘中國最長溶洞 探索30年仍未見盡頭

39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 大過350個香...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

我們的故宮|故宮裏的陶瓷枕有哪些?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一圖看清「十四五」規劃8大範疇

十四五入門篇|甚麼是「十四五」規劃?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2015年3月28日
一帶一路白皮書

中國發布首份「一帶一路」 政府白皮書

「一腳踢」究竟有多忙碌?

  當一件事由開始至完結都要一個人去做的時候,感到太吃力我們常會埋怨工作要「一腳踢」,究竟「一腳踢」,踢走的是甚麼?

  從前的大戶有錢人家,會將傭人的工作細分為四個崗位;近身、洗熨、煮飯、打雜,工作崗位愈分得仔細,愈能代表派場。   不過,一般人家可不能這樣分,需要一人做完四個崗位工作,一個人(一雙腳)去走來走去完成工作,後來,這種一人分別擔任不同崗位的情況,就引申成為「一腳踢」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

  辭舊迎新之際,當代中國與你回望2022年,總結今年的難忘時刻,其中哪一件大事令你最印象深刻?立即參加《Our China Story》2022年中國大事投票活動,只需成為會員並投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大事,即可贏取現金禮券!

  • 日期︰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4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