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2/09/2021
時節一入秋,紅通通的螃蟹就會出現在各大媒體廣告上,提醒你「食蟹的季節又到了」。有句話也是這樣點出秋天是螃蟹盛產的季節:「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可是,究竟為什麼秋天的螃蟹最好吃?今日就跟大家探討一下中國的食蟹流行史!
食蟹自古以來皆有記載
古人在很早以前就有食蟹的習慣,先秦文獻《周禮》就有以下關於食蟹的記載:
《周禮。天官。庖人》說:「皰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凡其死生鮮薨之物以共王之膳,與其薦羞之物及後、世子之膳羞。」
話中的「薦羞之物」實指全國各地的土特產,譬如兩湖地區的魚,青州等地的蟹。同期的《汲冢周書》亦曾提及周成王時,海陽有蟹入貢。追溯古時的海陽,即現今渤海灣一帶,照此推斷,進貢的螃蟹屬於海蟹。由此可見,早期中國人食蟹多半是海蟹,至於淡水蟹還是之後的事。
延伸閱讀:中秋節喝桂花酒有典故 寓意富貴高中狀元
魏晉時期演繹出一套滋味食蟹法 帶動螃蟹銷情
據文獻記載,春秋時期曾爆發過中國早期規模最大的「蟹災」,田間螃蟹橫行,卻無人問津。但是自魏晉以後再沒傳過鬧「蟹災」,皆因吃蟹被賦予了新意義,這就跟一位東晉文人有莫大關係。
「畢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出自《世說新語·任誕》的一句,首次記錄了文人食蟹的方式。
古籍名中「任誕」一詞有任性放縱意思。被記錄在內的名士均主張言行不必遵守禮法,憑稟性行事,不做作,不受任何拘束。他們認為這樣才能回歸自然,才是真正的名士風流。在這種標榜下,許多人以「作達」為名,實際是以不加節制地縱情享樂為目的。
引句提到的「畢茂世」(即畢卓) 為晉元帝時期的吏部郎,官職屬中央六部中的一部,但畢卓偏不把名利當一回事,反而酷愛飲酒食蟹,常常因酒醉耽誤公事,最終把官位都「喝掉」。他大張旗鼓地向世人宣告這種舒暢的生活方式,影響了古人品蟹觀,自此食蟹被文人雅士認定為高雅閒適的情趣,蟹銷量自然增加。
及後在多個朝代,食蟹活動延伸至飲酒、賞菊、賦詩四位一體的雅緻韻事。秋深、菊瘦、蟹肥,秋天食蟹因而成為別個季節沒有的一種優雅享受。
唐代大詩人李白、北宋文人蘇東坡,都是資深食蟹愛好者,他們都曾就食蟹為題材提詩。以「識食」而著稱的蘇東坡更曾經以詩換蟹,可見螃蟹在文人心中價值有多高。
延伸閱讀:中國食蟹市場有多大?
秋天食蟹不只是形式上美味 也有品質保證
「無酒不歡、無蟹不宴」、「無蟹不成席」如今不止被江南民眾所熟知,而是在全國流行的風俗,大閘蟹也成為秋天餐桌上必備的美食。
俗話說「九雌十雄」,農曆9月應食母蟹,10月則食雄蟹。卵生的大閘蟹,一般兩年達到性成熟,每年秋天開始生殖洄游,並在鹹淡水處交配產卵、孵化發育,是個捕捉的好時機。
而且入秋後,水溫逐漸變冷,螃蟹肉質因此收緊,變得緊致且鮮甜細膩。亦有指,秋天正值螃蟹儲存能量準備過冬之時,因此牠們身上的蟹黃、蟹膏都格外肥美。
這種種因素都印證著: 「無論是膏蟹、肉蟹、大閘蟹,螃蟹就是在秋天長得最好吃!」。
延伸閱讀:10種茶具 認識中國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