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七號|重返「天宮」第一人 湯洪波打破了甚麼「規律」?

編輯︰許可

  誰會是重返「天宮」第一人?神舟十七號太空人名單公布後已有了答案,他就是湯洪波。湯洪波有甚麼故事?為何有航天迷說他執行這次任務是「打破規律」?

湯洪波駕戰機駐防邊疆

湯洪波18歲考入解放軍航校,這是他當年寄回家的照片。(網上圖片)

  湯洪波1975年出生在湖南湘潭農家,自小除上學讀書,還要幫忙做家庭和農活,勤勞刻苦成了他一生的財富。

  18歲那年,湯洪波如願考入解放軍航校;得知成功入圍,他自己買了一掛鞭炮慶祝。

  在航校裏,湯洪波練就了「教科書式」飛行技術,畢業後他成為戰機飛行員,駐守新疆部隊,並憑出色表現,逐步晉升為飛行大隊的大隊長。

  但湯洪波還希望飛得更高、更遠,2009年,他接到當局招募第二批太空人的消息,馬上報名。

湯洪波成「宇宙級攝影師」

湯洪波熱愛攝影,他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曾在雄安新區的學校展出。(網上圖片)

  體檢後某一個晚上,湯洪波和妻子在部隊大操場乘涼,妻子指着夜空說:「沒準你以後就駕駛飛船在上面飛呢。」湯洪波抬眼看繁星點點,心馳神往。

  終於,他通過層層選拔,並在極其嚴格的訓練後,成為中國第二批太空人之一。

  2021年6月,他和「師兄」聶海勝、劉伯明入選神舟十二號任務乘組,那是中國航天太空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是重要里程碑。

  「出差」3個月,湯洪波和搭檔建立了太空站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又執行了太空站階段的首次出艙;喜歡攝影的他,還用相機記錄了很多太空站飛越中國上空的照片,被網友稱為「宇宙級攝影師」。

湯洪波失去「特異功能」?

劉伯明和湯洪波拍檔,完成中國進入太空站階段第一次出艙。(網上圖片)

  駐守中國太空站時會牽掛地球嗎?湯洪波曾表示,初到「天宮」,他特別想念地球,只要有空,就會趴在舷窗邊凝視地球。但到了返回日子進入倒計時,他就覺得時間變得愈發珍貴。

  「快返回地球前的一個晚上,我夢見自己回到北京航天城跟家人團聚。我想給他們展示一下太空技能,翻個筋斗雲,可一跳起來就落地上了,才發現已經失去『特異功能』了,心裏頓時有點失望.....」

  那一年9月17日,神舟十二號太空人完成任務,返回地球。

  湯洪波撤離太空站前,特意回到艙內轉了一圈。他默默唸着:「不久的將來,我一定還會回來!」

湯洪波任神舟十七號指令長

湯洪波(右一)是中國第二批太空人,神舟十七號任務由他擔任指領長,率唐勝傑(右二)和江新林(左一)兩位第三批太空人出征。圖為三人乘車前往發射塔,準備進入飛船出征。(網上圖片)

  現在大家知道,湯洪波的願望很快實現了。

  回到地球,他用最短時間完成身心恢復,並同步展開新一輪訓練。不到一年,他便入選神舟十七號任務名單,更擔任「01」號指令長。

  其實當局公布湯洪波將再次出征,很多航天迷都覺得爆了「冷門」,因為這打破了太多存在於大家心中的「規律」。

  航天迷曾認為,參照四上太空的景海鵬,他出征間隔最短也近4年,按此湯洪波顯然沒到再出征的時間。

  延伸閱讀:開過坦克 飛過戰機 現在駕神舟飛船 江新林的人生「三級跳」

相隔兩年再飛天 湯洪波破紀錄

湯洪波第一次「出差」後迅速回復生理和心理狀態,很快又投入新一波訓練。圖為他進下水下模擬失重訓練。(網上圖片)

  航天迷又覺得,太空人出征前要封閉訓練,起碼一年時間會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但湯洪波2023年初還回到家鄉湖南出席公開活動......

  還有航天迷說,擔任太空站任務指令長的,此前任務都做過乘組的「02」號,而湯洪波在神舟十二號任務只是「03」號......

  確實,很多大家心中的「規律」打破了,湯洪波成為首位重返「天宮」太空人,更是至今兩次任務間隔最短的中國太空人,從上次完成任務返回地球,到神舟十七號出發,只有兩年多一點。

  延伸閱讀: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湯洪波:我要回太空的那個家

搭載的神舟十七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火箭,於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點火發射,約10分鐘後船箭分離,飛船進入預定軌道。同日下午5時許,飛船與中國太空站交會對接,湯洪波等三位太空人進入「天宮」。(圖片來源:Getty)

  當然,航天迷應該會為「猜錯了」而高興,因為打破「規律」反映了中國載人航天的成熟、自信。

  2023年10月26日,湯洪波率領第三批太空人唐勝傑和江新林,乘神舟十七號飛船一飛沖天。

  他出征之前說:「我現在是要回到太空去了,要回到太空的那個家,那個探索宇宙的起點......我覺得應該是一個充滿挑戰,充滿了未知,應該也是一次很美妙、佷浪漫的太空之旅。」

  第一次從太空歸來,湯洪波給自己打了100分滿分,大家期待着,他的神舟十七號任務也將是滿分。

湯洪波再進駐「天宮」,將進行一連串科學實驗。圖為他出征前作植物培養訓練。(網上圖片)

「靈魂擺渡人」劉德文 20年義送近300赴台老兵魂歸故里

中國電動車的「領航員」 香港科學家陳清泉

神舟十七號|開過坦克 飛過戰機 現在駕神舟飛船 江新林的人生「三級跳」

神舟十七號|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靈魂擺渡人」劉德文 20年義送近300赴台老兵魂歸故里

創新先鋒

生態磚塊梁美儀

生態磚塊梁美儀|從重考生到大學教授 廢物利用也能守護海洋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95後小夥奪「世界麵包冠軍」 靠中國原料征服世界

運動健兒

2:58

港隊單車造王者 沈金康的傳奇故事

影視巨星

黎明,新秀歌唱比賽(左)

「四大天王」黎明 90年代紅遍半邊天 他更是樂壇「金句王」

編輯推薦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會員活動

3:06

香港之最地理篇|最大公園不是維園?最小島嶼只能企1個人?

3:18

香港之最鐵路篇|哪條線最早開通? 哪個站最深? 第一個上蓋物業是?

香港之最文化康樂篇|最美圖書館在哪兒?最早啟用公共泳池是?

香港之最金融篇|最小面值的港幣是?第一間外資銀行不是滙豐?

香港之最股市篇|港股史上最大升跌市幾時發生?哪隻新股最吸金?

2:35

香港之最人口篇|十八區人口最多是?哪區最高收入?最多人未婚?

香港之最房屋篇|這個屋苑人口勝歐洲小國?最高和最「離地」住宅是?

1:40

《科技前沿 共享數字經濟》 盡覽中國發展新機遇

2:13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文看清「一帶一路」10年成績單

3:15

一帶一路合作篇|一帶一路10周年 哪些基建項目最矚目?

2:21

一帶一路合作篇|為何要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21

杭州亞運|18屆亞運奪38金 香港金牌運動員逐個睇 哪位贏最多金牌?

2:2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澳門、中山、珠海
丁新豹
丁新豹

大灣區歷史|丁新豹憶澳門最早接觸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灣人才輩出

重慶、蘭渝鐵路、銀川煉油廠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看國家地緣戰略 帶起西部3次工業化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文化深度遊2023前瞻 走進歷史現場

2009年12月5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第五屆東亞運動會

第5屆東亞運動會在香港開幕

「九牛二虎」有幾大力?

  形容一個人力大無窮或者使出很大的力氣,我們會以「九牛二虎之力」來形容。   為甚麼是「九牛」與「二虎」呢?其來源何來呢?

  「九牛」語本《列子·仲尼》:「吾之力者,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能撕裂犀牛的皮革、能拖曳九頭牛的尾巴,可想其力氣之大。   「二虎」則指春秋魯國的大力士管莊子刺二虎的故事,典出《戰國策·秦策二》。   故事的原文指兩虎爭吃一個人,管莊子在兩虎互相鬥爭時殺了兩虎,說:「虎者,戾蟲;人者...

735個洞窟

     歷經千年營建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全人類的文明瑰寶。俗稱「千佛洞」的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在規格、形狀、主題上各具特色,被學者分為9大類,各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