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守護者「敦煌女兒」樊錦詩

編輯︰顧順

  敦煌莫高窟與長城、故宮、兵馬俑等並肩齊名,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古典中國文化藝術寶庫。擁有超過1,600年歷史的敦煌莫高窟,經歷過無數大自然的風沙危害,幸而遇上了樊錦詩,一個付出數十年青春的守護者,延續了這個中國文化寶庫、世界文化遺產的璀璨生命。

  每天當遊客散去,敦煌莫高窟顯得那樣的寧靜,然而,一個身影總是悄悄地出現在洞窟裏,似乎在尋找甚麼東西,她就是「敦煌女兒」樊錦詩。

  樊錦詩於1938年在北京出生,她回想中學歷史課文中,有一段介紹敦煌莫高窟的文字,她特別感到興趣,「覺得這個地方太好了、太美了。他們在上海辦過展覽,牢牢地吸引着我。」

樊錦詩曾在訪問談及1962年北大歷史系的實習前,她把敦煌之行想得非常美妙。等到下車時,就傻眼了:這裏完全不是她想象的樣子,當地生活條件的艱苦程度是難以想象的。
樊錦詩曾在訪問談及1962年北大歷史系的實習前,她把敦煌之行想得非常美妙。等到下車時,就傻眼了:這裏完全不是她想象的樣子,當地生活條件的艱苦程度是難以想象的。(網上圖片)


  此外,第一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長常書鴻,他數十年對敦煌古蹟的保護和研究作出的貢獻,獲得無數後人的敬仰。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樊錦詩。

  1963年樊錦詩北京大學畢業,巧合的是她分配到敦煌莫高窟工作,於她來說卻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敦煌有太多她喜愛的東西,等待她去學習和發現;憂的是自少體弱多病,在敦煌實習的1年,這個在大城市長大的姑娘就因水土不服,暈倒在敦煌,結果未完成實習就要離開。

  另一難題是她當時的大學同學、男友被分配到武漢大學,她卻被分配到幾千里外、急需專業人才的敦煌工作。

樊錦詩1963年正式進入敦煌研究院工作,當年除了保育石窟,還要兼顧周邊植樹造林,因為水土流失嚴重,會對石窟造成嚴重的侵害,研究員除草植林也是日常工作之一。
樊錦詩1963年正式進入敦煌研究院工作,當年除了保育石窟,還要兼顧周邊植樹造林,因為水土流失嚴重,會對石窟造成嚴重的侵害,研究員除草植林也是日常工作之一。(網上圖片)

  上世紀50、60年代的年輕知識分子,有很多共同點。他們經歷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國共內戰)的洗禮,親眼見證新中國的誕生。每個人身上都有強烈的、建設國家的精神,那時最常聽到的口號就是「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樊錦詩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她內心經過一番掙扎後,還是服從分配安排,去敦煌報到。

  自此以後,莫高窟旁邊的破廟就成為了樊錦詩的住所。「沒電燈,沒有自來水,那時多喝水就會肚脹。我住的那個房子,天花板是用蘆葦草搭成的。晚上會突然聽到『咚』一聲,掉下來一隻大老鼠。」

敦煌叫人着迷,我的心一直在敦煌,要去守护好敦煌,这就是我的命。這是樊錦詩在2019年獲頒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之後的一句感言。
敦煌叫人着迷,我的心一直在敦煌,要去守護好敦煌,這就是我的命。這是樊錦詩在2019年獲頒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之後的一句感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她在大城市長大,花了很長時間才逐漸適應這樣艱苦的生活。為了梳洗方便,她乾脆剪了個像運動員般的超短髮,往後幾十年也沒有再留長髮。雖是年輕女兒身,但她卻過着「苦行僧」般的生活。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幾十年過去,她成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石窟考古專家、文化遺產管理保護理論專家,她又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長,在半個多世紀的歲月裏,潛心敦煌文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

  2009年,她先後榮獲「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和「時代領跑者——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具影響的勞動模範」兩項榮譽稱號,成為該年文史界唯一獲得兩項殊榮的專家學者。

  儘管獲獎無數,她生活沒有任何改變,依舊常常到洞窟檢查,對她來說,這似乎已經成為她生命中的一種習慣。

  敦煌,早已融入了她的生命。

當代中國-名家-樊錦詩讚揚歷代莫高窟人為敦煌石窟作出無私奉獻

樊錦詩讚揚歷代莫高窟人 為敦煌石窟作出無私奉獻

2021-11-30

華南最大!深圳「大成敦煌」展 1:1還原6大石窟 必看三大亮點

2025-08-01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2:06

「再造」莫高窟 保育大漠中的中國文化

2020-11-05
2:48
當代中國-中國藝術-中國文化-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世上最完整佛教藝術寶庫

2021-10-25

《敦煌:生而傳奇》:劇情式紀錄片 揭秘敦煌傳奇

2021-10-01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2024-04-22

735個洞窟

敦煌莫高窟洞窟有咁多種?

2023-10-29
2:13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敦煌-樊錦詩

中華文化守護者「敦煌女兒」樊錦詩

2020-12-23
當代中國-名家-樊錦詩憶堅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輩們

樊錦詩憶堅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輩們

2021-11-01
2:06

「再造」莫高窟 保育大漠中的中國文化

2020-11-05
2:48
當代中國-中國藝術-中國文化-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世上最完整佛教藝術寶庫

2021-10-25

《敦煌:生而傳奇》:劇情式紀錄片 揭秘敦煌傳奇

2021-10-01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2024-04-22

735個洞窟

敦煌莫高窟洞窟有咁多種?

2023-10-29
2:13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敦煌-樊錦詩

中華文化守護者「敦煌女兒」樊錦詩

2020-12-23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香港劍擊蔡俊彥

走出低潮當上世界冠軍 香港劍擊蔡俊彥如何開創歷史?

2025-07-31

影視巨星

陳豪,模特兒,《溏心風暴》,《破毒強人》

好男人也曾喜愛夜蒲 陳豪逆轉思維 發奮自修演技贏視帝

2025-08-27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香港首間私立大學樹仁創辦人胡鴻烈 曾替紙盒藏屍案被告辯護

2025-08-11

創新先鋒

清華火神隊

機械人「國足」世界杯奪冠 清華火神隊到底是何方神聖?

2025-07-29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香港劍擊蔡俊彥

走出低潮當上世界冠軍 香港劍擊蔡俊彥如何開創歷史?

2025-07-31

影視巨星

陳豪,模特兒,《溏心風暴》,《破毒強人》

好男人也曾喜愛夜蒲 陳豪逆轉思維 發奮自修演技贏視帝

2025-08-27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香港首間私立大學樹仁創辦人胡鴻烈 曾替紙盒藏屍案被告辯護

2025-08-11

創新先鋒

清華火神隊

機械人「國足」世界杯奪冠 清華火神隊到底是何方神聖?

2025-07-29
編輯推薦
國產機械人

國產機械人|檢測應急救援樣樣皆能 香港引進了哪些「國家隊」?

2025-08-26
3:13

抗戰勝利80周年|異國征戰:保衛「生命線」的遠征軍

2025-08-06
3:13

抗戰勝利80周年|南京大屠殺 人類歷史最黑暗的一頁

2025-08-06
3:07

抗戰勝利80周年|400將領殉國 力戰而死 無愧國家民族

2025-08-07
2:35
中國抗日戰爭

抗戰勝利80周年|抗日戰爭是8年還是14年?

2025-07-31
3:17
《義勇軍進行曲》

抗戰勝利80周年|《義勇軍進行曲》如何在抗戰炮火中誕生?

2025-08-07
2:34

抗戰勝利80周年|秘密大營救:在港文化人士如何虎口脫險?

2025-08-25
3:00

抗戰勝利80周年|血戰衛山河 抗戰有哪些主要戰役?

2025-08-04
3:13

抗戰勝利80周年|異國征戰:保衛「生命線」的遠征軍

2025-08-06
3:13

抗戰勝利80周年|南京大屠殺 人類歷史最黑暗的一頁

2025-08-06
3:07

抗戰勝利80周年|400將領殉國 力戰而死 無愧國家民族

2025-08-07
2:35
中國抗日戰爭

抗戰勝利80周年|抗日戰爭是8年還是14年?

2025-07-31
3:17
《義勇軍進行曲》

抗戰勝利80周年|《義勇軍進行曲》如何在抗戰炮火中誕生?

2025-08-07
2:34

抗戰勝利80周年|秘密大營救:在港文化人士如何虎口脫險?

2025-08-25
2:58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3:09

抗戰勝利80周年|教育長征:烽火中的教育奇迹——西南聯大

2025-08-11
2:02
寧夏西夏王陵

尋迹寧夏「世遺」 解鎖失落西夏王朝的千年密碼

2025-07-15
2:37
抗日戰爭

系列專題|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09-02
2:50

抗戰勝利80周年|浴火重生:城市受戰火重創 如何重獲新生?

2025-09-01
2:44

抗戰勝利80周年|國際友人援手 拉貝保護25萬中國人

2025-08-29
3:22

抗戰勝利80周年|3000熱血華僑回國 守護抗戰生命線

2025-08-28
2:58

抗戰勝利80周年|文化守護:故宮「國寶」大遷徙

2025-08-15
3:09

抗戰勝利80周年|教育長征:烽火中的教育奇迹——西南聯大

2025-08-11
2:02
寧夏西夏王陵

尋迹寧夏「世遺」 解鎖失落西夏王朝的千年密碼

2025-07-15
2:37
抗日戰爭

系列專題|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09-02
2:50

抗戰勝利80周年|浴火重生:城市受戰火重創 如何重獲新生?

2025-09-01
2:44

抗戰勝利80周年|國際友人援手 拉貝保護25萬中國人

2025-08-29
周驄《新紮師妹》、曾江+周驄+胡楓

周驄由粵語片男一到御用爺爺 《新紮師妹》問「Sir字點寫」最經典

2025-07-08
現代開筆禮——擊鼓明志

  近年,內地一些學校於開學時會仿古時舉行開筆禮,儀式當中有一項名為「擊鼓明志」,那是甚麼呢?

  「鼓」,在古代官學不是樂器,而是發布號令、規範作息、管理秩序的重要工具。

  《禮記·學記》記載:「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

  「鼓」是擊鼓,「篋」是書箱。意思是:古時大學開學時,官吏擊鼓召集學生,然後學生打開書箱,出示經書,以示恭敬和謙遜地對待學業...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