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棒!少年》 感受困境少年如何重拾熱血和夢想

編輯︰言嘉庸
撰文︰謝小明

  相比足球、籃球、乒乓球等運動,相信大多數內地與香港民眾都對棒球較為陌生。內地紀錄電影《棒!少年》,罕見以棒球作為題材,講述關於困境少年成長和希望的故事,不但獲得無數好評,更被評為「比劇情片還像劇情片的紀錄片」。到底《棒!少年》如何贏得如此高的口碑呢?

《棒!少年》 :困境少年逆風揮棒 真實人生改編

棒球紀錄片《棒!少年》-最佳紀錄片
紀錄電影《棒!少年》獲得無數好評,在電影評論網站豆瓣網評分獲得8.5分(10分滿分),也在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上斬獲「最佳紀錄片」和「觀眾選擇榮譽」兩項大獎。(圖片來源:官方海報)

  棒球在內地一直被視為中產運動,但片中的「強棒天使隊」隊員全部都是孤兒、留守兒童、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殘疾人子女等困境少年,他們被選進北京市郊的愛心棒球基地,接受前奧運國手孫嶺峰、70歲傳奇教練「師爺」張錦新的訓練,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

  2018年「強棒天使隊」被獲邀到美國參加國際青少年棒球賽事,而他們的故事亦被導演許慧晶拍成電影《棒!少年》,並於2020年12月搬上大銀幕。

《棒!少年》-公益棒球隊-孫嶺峰
《棒!少年》的拍攝對象「強棒天使隊」,是一支由全國各地困境少年組成的公益棒球隊。(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乍看片名,可能會以為《棒!少年》是一部講述孩子們刻苦訓練,由弱變強,最終成功奪冠的經典熱血片。然而,電影沒有渲染奪冠的段落,就連片中其中一個高潮位,也是講述孩子們遠赴美國參加比賽卻慘敗收場。

  電影採用紀實的拍攝手法,從多角度敘述一群曾被「放棄」的少年,希望通過努力學習棒球改變命運的真人真事。攝製組在棒球基地跟着孩子們拍攝,捕捉他們生活與棒球訓練的日常,看着這群少年如何重新拾回久違的熱血和夢想。

《棒!少年》張錦新
在電影《棒!少年》中,70歲的張錦新(左)是中國棒球隊的傳奇老教練,基地的孩子們親切地稱他為「師爺」,因為中國棒球隊一半以上的球員都是「師爺」栽培出來的。(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延伸閱讀:B站美食紀錄片集合:遊遍大江南北 吃盡一日4餐

《棒!少年》 :訓練中磨合成長 棒球少年們的苦樂人生

  《棒!少年》集中講述兩個孩子的故事,橫行霸道的馬虎與敏感細膩的梁正雙,這兩個性格截然相反的孩子,卻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

《棒!少年》-棒球少年
棒球是這群少年叫板命運的武器,猶如每個投出的球都是人生賽場上選擇,揮出的每一棒都在擊打命運,《棒!少年》的電影宣傳標語「叫板命運」正是這群少年心聲的迴響。(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在馬虎三個月大時,母親便離家出走,父親在外謀生,自小跟着奶奶長大。雖然剛進棒球基地時的馬虎是個問題少年,吃飯插隊,不愛守隊規,上課喜歡搗亂,一言不合便跟隊員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但他的背景卻令人心生憐憫。而性格安靜沉默的梁正雙(小雙),其身世同樣讓人心痛。小雙剛出生後,媽媽跑了,爸爸也不在人世,雙胞胎哥哥更被賣走,而他則由二伯撫養。

  小雙和馬虎二人性格一動一靜,一起在基地生活、訓練,自然產生很多交集,影片亦用了很大篇幅去講述小隊員間磨合成長的點滴。

  從鏡頭下看到兩個男主角的歡笑與淚水、矛盾與和解,恍如參透出棒球少年們真實的苦樂人生。經過長期的相處,小雙和馬虎兩人慢慢冰釋前謙,在美國參賽時,負傷比賽的小雙因關鍵的失誤輸掉比賽,賽後泣不成聲,馬虎馬上捧着漢堡薯條去安慰他,但小雙十分自責,覺得自己辜負了所有幫助他的人。

《棒!少年》-馬虎-小雙
訓練了一段時間,孩子們終於可以去美國參賽。由於馬虎(右)等隊員超齡,肩膊受傷的小雙(左)成為球隊主力,最終輸掉比賽後,小雙崩潰大哭,馬虎拿着漢堡薯條去安慰他。(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那一幕雖然傷感,但同時也為他們終於變成互相支持的隊友而感動。《棒!少年》讓我們看到小隊員們最真實的成長歷程,也深深感受到棒球帶給他們叫板命運的力量。

《棒!少年》 :多視角敘事記錄 以真誠勇氣打動人心

  《棒!少年》從多視角的方式敘述棒球隊孩子們背後的生活,從而窺探出社會現實與成長環境所帶來的殘酷,引導觀眾對小雙和馬虎出生的複雜環境、對愛心基地運營方式,以及生存處境與人生選擇的思考。

  與此同時,電影所傳達的訊息並非只是運動場上的熱血澎湃,也不是要突出這群失學、邊緣孩子們的苦況,而是讓大家真正見識到一群棒球少年,在艱苦的困境中逆流而上的勇氣,這也是《棒!少年》深深打動觀眾的原因。

《棒!少年》-愛心基地
電影《棒!少年》中提到愛心基地即將被清拆,雖然教練和隊員們都忍不住落下男兒淚,但教練們也不忘藉此機會教育隊員,帶領整支隊伍整整齊齊走到場地進行再見敬禮,才撤離這個昔日的大家庭。(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延伸閱讀:紀錄片《超級工程》系列 見證中國10年科技成就

  延伸閱讀:《蔚藍之境》紀錄片:展示中國海洋生態 鏡頭之美不遜BBC

滿江紅-張藝謀-易烊千璽-沈騰

張藝謀懸疑喜劇《滿江紅》 鎖定中國影史最賣座古裝片

盛夏未來-吳磊-張子楓-陳正道

青春片《盛夏未來》:勇敢奔赴未來的正能量

新年片單|4套經典賀歲片百看不厭 港式幽默伴你度歲

楊紫瓊金球獎影后

楊紫瓊一擊即中金球獎封后 天馬行空《奇異女俠玩救宇...

相關標籤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盤點香港出發高鐵沿線三大熱門城市 這些美食必打卡

旅遊風物

「City As Studio」塗鴉及街頭藝術展覽

周末好去處|中國首個街頭藝術展「City As S...

影視時尚

阿媽有咗第二個-mirror-毛舜筠

MIRROR X 影后毛舜筠 《阿媽有咗第二個》道...

編輯推薦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

【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人間第一香」茉莉花茶 源於這個獨特工藝?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入門篇|盤點「十四五」規劃6大主要目標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石頭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你懂得放下嗎?

1993年3月29日
包產到戶

「包產到戶」寫入中國憲法

事急馬行田

  喜歡下棋的你,一定聽過中國象棋了。   中國象棋易學難精,例如有「馬行日、象行田」的規矩,那麼「事急馬行田」又是甚麼意思?

  《三國志·魏書·李樂傳》就記載了「事急馬行田」的故事。   在魏文帝黃初六年,位處東吳的孫權率兵親征魏國,直逼曹魏轄下的江夏城。   由於駐守江夏的守將文聘被圍困,而曹魏大將軍的侄子厲涼,就受命返京求援。厲涼原計畫3天才能抵達京城,若要縮短行程,必須踩踏田地而不走正常大路,而按照當時規定...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