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美食紀錄片集合:遊遍大江南北 吃盡一日4餐

編輯︰言嘉庸
撰文︰謝小明

  正所謂「飲食人生」,對觀眾來說美食題材的紀錄片,特別有親切感,看着美食和人們的故事,將相隔千里的大家緊密連繫在一起。推薦5部在內地影片分享網站bilibili(俗稱「B站」)爆紅的網絡美食紀錄片,帶你遊遍大江南北,「吃」盡一日4餐。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美食記錄片1
自「B站」播出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第1、2季後大獲好評,2021年便推出了「逃不掉的B站美食紀」計劃,從8月開始播出5部不同類型的美食紀錄片《來夜宵吧》、《我粉你》、《第一餐》、《小城夜食記2》和《人生一串3》,全獲得9分以上的評分*,總播放量均超過2,000萬次,又開掀起新一輪的美食紀錄片熱潮。(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推薦美食紀錄片1:《來夜宵吧》

  去年8月8日開播的紀錄片《來宵夜吧》,聚焦於深夜美食、街頭宵夜文化,但它與其他美食紀錄片不同,每集只有短短10分鐘,沒有旁述作解說,全由食店、攤擋老闆親自介紹,讓觀眾彷彿置身於店前,一邊品嚐美食,一邊聆聽老闆與美食的故事。

  開篇第1集介紹位於成都的「蟹蟹大排檔」,老闆強哥學生時代暗戀的女孩愛吃蟹,驅使他專注「做蟹」,並研發出招牌菜式蟹蟹麵。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美食紀錄片2
《來宵夜吧》B站的評分為9.1分(滿分為10分)。其中第1集介紹位於成都的「蟹蟹麵」更令網友食指大動,老闆強哥的秘製醬料、與炒至金黃色蒜茸成為新鮮肥美螃蟹的最佳搭檔,加上掛滿湯汁精華的麵條,這就是強哥能在成都,這個火鍋、燒烤串之都突圍而出的原因。(影片截圖)

  另外,第4集所提及成都的彭記兔火鍋,據說已經開業30年,秘製的兔肉鍋十分惹味,店主彭阿姨雖然沒有再炒兔火鍋,但如有老顧客要求,彭阿姨還是會親自「出山」。

  每集的影片結尾,製作組都會訪問一些食客「今晚,你想和誰宵夜?」,令整套影集的人情味更鮮活,牽動着電腦前的觀眾,也想和心中想念的愛人、家人、朋友一同去吃宵夜。 

  延伸閱讀:紀錄片《去你家吃飯好嗎》:從家常便飯細味親情溫暖

推薦美食紀錄片2:《我粉你》

  《我粉你》是內地首部聚焦米粉的美食紀錄片,該片從鏡頭深入省會城市、工業城市、街頭巷尾、田間山野,訪尋各地的特色米粉,以獨特的視角講述貼地卻又富有感染力的米粉,背後的故事。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美食紀錄片3
2021年8月18日開播的《我粉你》在B站評分獲得9.4分。貴州凱里酸湯粉的湯底是由當地紅番茄灑鹽裝桶並封存一年,發酵而成的「番茄醬」煮成「靈魂」酸湯,食用時再蘸上辣椒秘製調味料方蘸料,米線飄着一股酸爽的誘人氣味。(影片截圖)

  《我粉你》5集故事介紹10多種口味、煮法不同的米粉。第1集除了聚焦酸、臭「上位」的廣西螺螄粉外,貴州的凱里酸湯粉同樣注目。

  另外,第2集介紹雲南騰沖的「臭油燈燉雞米線」,炒香的現採雞樅菇、當地土雞後,放入兩百年歷史的楸木箱內以臭油燈慢燉8小時的雞湯,米線伴隨木材的甜香與雞肉香的湯汁,隔着屏幕也能聞到香氣,同樣令人難忘。

  還有充滿溫情的貴州蝦子羊肉粉、辣味過癮的素粉,長沙南門口的豬油拌粉等,從鏡頭展示出米粉店老闆們和食客間樸素真實的百味人生,從各省市的民眾對米粉的熱愛與執著,構成一幅極具各地特色的中國米粉地圖。

推薦美食紀錄片3:《第一餐》

  「B站」出品的首部早餐紀錄片《第一餐》,每集30分鐘,一連8集走訪近30個城市尋找各地的傳奇早餐店,深入全國各地探索獨具特色的早餐文化。

  第1集由武漢一位90後熱乾麵店主,以第一人稱的身份說出自己故事作為開篇。他研發的「新式滷水熱乾麵」,大受年輕人喜愛,更在武漢疫情封城期間,網上開直播教大家在家自製熱乾麵。武漢人除了十分喜愛熱乾麵,熱騰騰的鮮魚糊湯粉,以油條來吸滿鮮美魚湯和細滑的米粉,是武漢人最愛的食法。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美食紀錄片4
2021年9月19日首播的《第一餐》B站評分同樣獲得9.4分,不少網友紛紛留言「敲碗」第二季。聚焦全國各地獨具特色的早餐文化紀錄片《第一餐》,當中有很多新奇美味的早餐,例如山東淄博市的煎餅豬頭肉,在脆脆的現做煎餅上加些香炖豬頭肉、肉凍和喜歡的小菜,這就是山東淄博人豪邁的早餐。(影片截圖)

  山東淄博市的煎餅豬頭肉也令人大開眼界,除了豬頭肉,還可在煎餅上加些肉凍和喜歡的小菜;還有上海必吃的生煎包、蟹醬豆腐腦、湯鮮肉香的雞肉湯圓等奇妙的早餐美食,為觀眾們提供支撐一整天工作的正能量。更有網友認為《第一餐》彷如早餐版的《人生一串》,旁白同樣以幽默的方式描繪味道,引起觀眾對美食的慾望,再從美食背後的故事,挑動觀眾的情感。

推薦影片4:《小城夜食記2》

  2019年播出《小城夜食記》第一季大獲好評,去年10月B站再次推出與內地美食up主「餅叔」聯合出品的系列美食紀錄片《小城夜食記2》。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美食紀錄片5
《小城夜食記2》B站評分高達9.8分*,網友都很喜歡「餅叔」帶着觀眾們四出尋找驚世美食。第4集「餅叔」更讓觀眾一睹雲南景頗族的傳統飲食文化,一張張寬大的綠葉就是每道菜式的「菜盤」,「盤」中盛滿景頗人獨特的山珍野味,包括烤雞、烤魚、竹筒肉等,也盛滿着這個古老民族質樸的情懷。(影片截圖)

  由央視記者出身、擁有豐富傳統媒體經驗的「餅叔」的視角出發,以他獨特到位的敘述風格介紹各個小城的美食以及美食背後故事。

  一連6集、每集30分鐘的影片,從甘肅張掖的金牌手抓羊肉與絕配的炒撥拉(即是炒羊肝、羊肚、羊腸、羊心、羊腸等內臟);到雲南芒市的涮牛肉、雲南景頗族綠葉宴,以及山東棗莊的菜煎餅、羊湯和西藏墨脫的石鍋火鍋等,深入內地三四線小城市,解鎖獨各地獨有的特色美食,絕對能開闊觀眾的眼界。

推薦影片5:《人生一串3》

  《人生一串》前兩季走遍了大江南北的燒烤攤,該片最終在B站共收穫超過2億的播放量及400萬條彈幕,紅極一時。來到去年11月開播的《人生一串3》,由原班人馬打造,繼續由總導演陳英傑兼任解說,以幽默風趣的旁白介紹背後串燒美食和背後故事。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美食紀錄片6
2021年11月17日首播的《人生一串3》B站總播放量高達1.3億次,彈幕總數達56.1萬,更獲得9.7的評分。其中製作組第1集介紹吉林延吉的黃牛燒烤,當地最大的特色就是擁有多元的燒烤文化,除了原始風味的山村烤串,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也有正宗韓式烤肉,朝鮮族「金社長」的招牌烤黃牛肉、雪花牛肉,選用當地放養黃牛,肉質鮮嫩無比,看着影片也令觀眾垂涎三尺。(影片截圖)

  每集40分鐘、共6集的影片再次帶領觀眾穿梭從北到南的燒烤攤,看到山東人吃燒烤串,蔥和小餅仍是令人愛不釋手;吉林延吉「金社長」的招牌烤黃牛肉和雪花牛肉;還有帶有油香,肉質彈牙脆爽的廣東中山甜辣脆肉鯇串燒。

  看着各地酒肉夾雜着煙火與故事,不但延續了前兩季「煙火氣」,燒烤拍攝畫面和單元主題的質感厚度也有昇華,《人生一串》再一次延續夢兩季的好口碑。

  延伸閱讀:電影式唯美紀錄片《中國》:穿越時光探索千年歷史

  延伸閱讀:《我在故宮修文物》: 傳承千年工匠精神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電視劇超越

北京冬奧| 《超越》:中國短道速滑人的冰雪人生

《突如其來的假期》:單身女子的生活手記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媽媽的神奇小子-蘇樺偉

《媽媽的神奇小子》:殘奧金牌得主蘇樺偉的傳奇人生

當代中國-影視時尚-梅艷芳上映|與張國榮互換合約合作經典電影《胭脂扣》

梅艷芳上映|與張國榮互換合約 合作經典電影《胭脂扣...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盤點香港出發高鐵沿線三大熱門城市 這些美食必打卡

旅遊風物

「City As Studio」塗鴉及街頭藝術展覽

周末好去處|中國首個街頭藝術展「City As S...

影視時尚

阿媽有咗第二個-mirror-毛舜筠

MIRROR X 影后毛舜筠 《阿媽有咗第二個》道...

編輯推薦

「City as Studio」會員活動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 戰前30年代中西合璧舊騎樓

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當代中國-非凡香港-百年配水庫出土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讚歎

深水埗配水庫|百年歷史古迹出土 港產羅馬式建築令人...

藍屋屹立99年 灣仔打卡唐樓前身為華佗廟、黃飛鴻徒...

【皇都戲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飛拱」 ...

大館

從大館活化變身 看香港刑法百年變遷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百年鐘樓見證尖沙咀火車站的變遷

十四五

十四五經濟篇|「高質量發展」3張王牌:京津冀 長三...

GDP

十四五經濟篇|GDP增速不再是重點 中國能否跨越「...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鳳冠

我們的故宮|古代后妃的鳳冠有多美?

我們的故宮|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禮有幾複雜?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國家形象宣傳片《PRC》 細數中國成就「高光時刻」

福建龍岩漳平,永福茶園櫻花

春暖花海|福建龍岩漳平 粉櫻襯茶山 邂逅最美春景

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入門篇|回顧過去 「十三五」目標都實現了嗎?

中國街道,印度街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中國崛起|張維為看中國發展遠超印度 毛澤東鄧小平帶...

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國外交|沙伊在北京對話 這種信任彌足珍貴

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中國經濟|中國高品質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2019年3月30日
上海5G

中國首個行政區域5G網絡在上海虹口誕生

咸豐年嘅事 咸豐是指哪一年?

  如果說到一些陳年舊事,廣東話會說:「咸豐年嘅事啦」。   這句話其實話中有話,時表示「不提也罷」。究竟咸豐年發生甚麼事,令到後人會不願再提呢?

  咸豐年其實是歷史上的一個時期,是清朝皇帝的一個年號。   咸豐在位時期由1850至1861年,這段時間在廣東一帶發生了大大小小的亂事。例如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創立太平天國;1857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1860年更是簽訂不平等條約,將九龍割讓予英國。   所以,咸豐年這段時間對廣...

130道暗門

  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迹之一,綿延萬里的城牆,承載着無數文明密碼,等待發現和解讀。   天津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歷時4年時間,揭秘鮮為人知的長城「暗門」,在10個省區找到130多處暗門遺迹,讓這些隱藏數百年的「秘密通道」從史書中走到世人眼前。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