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編輯︰聞華

     神秘而悠久的藏族文化令人心動,鐫刻着藏族精神文明符號的藏毯,是生活用品,更是藝術品,有人將其與波斯地毯並稱,譽為世界名毯。來自青海加牙村的加牙藏毯,就是藏毯的代表之一,以色彩艷麗、文化融合著稱。古老的織毯工藝已傳承400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隨着機織毯普及,手工地毯逐漸式微,加牙藏毯工藝後繼乏人。如何讓古老工藝在現代社會「活」下去?加牙藏毯的傳承人楊永良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糅合漢藏文化元素的加牙藏毯

      青藏高原特產的綿羊毛,提取自礦物質和植物中的染料,獨特的「八字結」編織手法,源於藏、漢文化的圖案……構成了風格獨特的加牙藏毯

當代中國-文化傳承-加牙藏毯
加牙藏毯屬於安多藏毯,以藏漢文化融合為特色,風格非常獨特。(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傳統加牙藏毯擁有14個系列、70多個品種,商周時期的回字紋、隋唐時期的寶相花、漢族的松鶴延年、藏族的布達拉宮……來自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都在加牙藏毯上留下痕迹,這些美麗的圖案也成為青海多民族融合的見證。

      在青海西寧市湟中區加牙村,精妙的織毯工藝已傳承近400年,選毛、紡線、染色、圖案設計、編織等工序,全部需要手工完成,編織一條毛毯通常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時間,成品質地堅實而富有彈性,不易褪色,可以使用150年至200年。

當代中國-文化傳承-加牙藏毯
加牙藏毯織造技藝非遺傳承人楊永良,在編織過程中修建多餘的羊毛。(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978年改革開放後,加牙村「家家有織機、戶戶聞機聲」,僅1993年一年,生產藏毯近1.1萬張,不僅銷往藏區,更遠銷歐洲、美國、日本。

      不過到了1990年代後期,隨着機織毯興起,手工地毯逐漸式微,後繼乏人。

      2004年開始,青海省政府連續10多年舉辦「青海國際藏毯展覽會」。2006年,「加牙藏族織毯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遺。2013年,湟中縣文化局投資建立「加牙藏族織毯技藝傳習所」。

      加牙藏毯的轉機終於到來。

當代中國-文化傳承-加牙藏毯
青海西寧的加牙藏毯工廠,這裏的藏毯被銷往海內外,機織藏毯比手工藏毯略便宜一些,大約每平方米1,000元至3,000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加牙藏毯傳承人:順應時代 開拓市場

      59歲的楊永良,是加牙藏毯非遺傳承人,自8歲就開始學習編織毛毯,「我織過的地毯可以繞村子一圈。」

      曾經,加牙村只有他和他的妻子還在堅持這門古老的技藝,如今有愈來愈多年輕人開始學習。

當代中國-文化傳承-加牙藏毯
加牙藏毯機織所使用的「槍」重達6斤,要將圖案「打」入織布,對體力和技術都是考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楊永良看來,加牙藏毯已經不再是過去的生活必需品,而轉變成工藝裝飾品;需要順應時代,融合現代審美,大膽創新。

      如今的加牙藏毯,機織和手織齊頭並進,除了傳統圖案和工藝,還創造出極具現代氣息的凹凸紋樣、LED閃光圖案等。上海迪士尼、意大利郵輪、歐洲奢侈品牌,都成為加牙藏毯的客戶。

當代中國-文化傳承-加牙藏毯
最早的藏毯匠人,沒有圖紙,全憑想象編織毛毯。如今,在青海西寧的一個加牙藏毯工廠中,年輕的設計師們正在電腦上設計圖案。(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有了市場和銷路,傳承就相對容易,」楊永良並不滿足於眼下,未來計劃聘請有美術設計、市場運營經驗的人才,設計更多圖案,探索新的市場,「為下一代人鋪路」。

      延伸閱讀:曾是「給西方的禮物」 古老粵繡融入現代生活

王星記扇

改革開放|從公有制、承包責任制到市場化 杭州非遺王星記扇廠浴火重生

1:40

「修復」時光的魔法:故宮傳承百年的鐘錶修復技藝

1:40

《文化新演繹》帶你細看全國各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1:40

千年漁獵文化 鸕鷀捕魚的消失與傳承

1:40

從古老儀式到國際盛會 傳承400年的理塘賽馬節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