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1/05/2022
來自廣東的粵繡,被視為嶺南文化中的一顆明珠,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明清時期曾風靡西方,被稱為「中國給西方的禮物」。不過隨着時代變遷,這個古老的工藝逐漸沒落,一些絕技甚至已經失傳。近年來,官方與非遺傳承人對粵繡工藝進行「搶救性」整理,開設粵繡相關學科,將粵繡工藝應用到手袋、耳環等日常用品上,讓粵繡融入當代生活,希望令粵繡煥發新生,同時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紐帶。
粵繡中的「花佬」是誰?
粵繡與江蘇的蘇繡、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繡,並稱中國四大名繡,於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粵繡是廣繡(廣州)、潮繡(潮州)等廣東民間刺繡工藝的合稱,早在唐朝時期已經聞名天下。到了清朝,臨海的廣東成為對外貿易窗口,粵繡大量出口,風靡一時,將中國的刺繡技術帶到西方,被學者譽為「中國給西方的禮物」。
中國四大名繡各有特色,粵繡以色彩艷麗、構圖飽滿立體著稱,針法多變,廣繡圖案大多取材於嶺南風物和吉祥圖案,如孔雀、荔枝、百鳥朝鳳等等;潮繡則主要圍繞宗族祠堂,以釘金繡獨樹一幟。清朝時期,粵繡更糅合外來審美,成為一時「潮流」,並且繡工經常會加入自己的創新技法,因此作品非常多樣化。
最特別的是,粵繡是以男性繡工為主,清朝時的廣繡行會,只有男性才能加入,稱為「花佬」;到了現代,才逐漸變成以女性繡工為主。年近九旬的粵繡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許熾光,就是最後的「花佬」。
粵繡傳承人:做好設計才是出路
隨着時代變遷,機繡等現代刺繡工藝壓縮了傳統手工技藝的生存空間,粵繡逐漸走向沒落,面臨後繼乏人、絕技失傳的困境。
為傳承這門古老的技藝,有志之士「搶救性」整理了許熾光的口述歷史資料,收集傳統粵繡針法,對傳統廣繡作品進行「複製」,供後人學習。
2009年起,廣州美院、廣州大學等先後開設廣繡相關課程;「繡美校園——2018廣繡進校園」項目於2018年啟動,計劃用3年時間,從幼稚園、中小學到大學,普及廣繡工藝。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廣州非物質遺產保護中心,舉辦廣繡「非遺新造物」等活動,鼓勵將廣繡作品融入當代生活。
「陳氏廣繡」一門三代都以廣繡為事業,年屆七旬的陳少芳是廣繡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師,其子譚展鵬是廣繡省級非遺傳承人,「90後」孫女譚靖榆14歲已開始教學生刺繡,她的學生有5至10歲的小朋友,也有白領、大學生和外國人。
「陳氏廣繡」多年來不斷創新廣繡技法和設計,令廣繡走進生活,用在服飾、布藝、傢品等產品上。在譚展鵬看來,創新設計才是廣繡的出路,設計是對未來生活方式的研究,「設計上去了,產品適合社會消費了,廣繡就活了。」
來自廣州番禺的「90後」廣繡非遺傳承人梁曉曼,出身廣繡世家,她將廣繡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結合,讓廣繡出現在屏風、沙發、手袋、耳環、口罩等日常用品上,更與紅旗等汽車品牌合作,以廣繡裝飾汽車內部,令更多人了解、喜愛廣繡,傳承這門技藝。
在廣東省博物館陳列展示中心主任白芳看來,粵繡(廣繡)作為嶺南文化的精華之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紐帶,粵繡的傳承與創新,亦有助於建設「人文灣區」。
延伸閱讀:四大名繡|百種針法造就雙面蜀繡